ICS B38 保 65.020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79-2022 保山市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2022- 07-20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08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7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 推广所、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王锦艳、周兴王、欧智勇、李生雄、张朝钟、梅俊 辉、尹正钦、何荣满、李谦、孙利娟。 I DB5305/T 79—2022 保山市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育秧准备、育秧棚制作、播种、 苗期管理和起秧。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水稻生产区域的水稻机插秧育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0395.9 农林机械安全 第9部分:播种机械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稻机插秧技术 用插秧机械代替人工栽插以及与之配套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3.2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培育适合机插秧要求的水稻育秧方式和配套的育秧技术体系。 3.3 秧盘 采用聚丙乙烯或聚乙烯(PVC)经注塑、机压加工制成的标准机插水稻专用秧盘,分软盘和硬盘两种。 3.4 秧龄 水稻的秧龄是指水稻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3.5 发芽率 是指在适宜条件下,经浸种吸足水分的种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测试种子的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数的百 分率。 1 DB5305/T 79—2022 4 生产要求 4.1 一般要求 根据耕作制度、土壤类型、种植规模等选择育秧方法、设施设备和农机具,农机操作人员应进行过 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注意安全生产。播种机械使用符合 GB 10395.9 规定。 4.2 土壤质量要求 符合GB 15618规定。 4.3 灌溉水质量要求 符合GB 5084规定。 5 育秧准备 5.1 秧盘 选择规格为 30 ㎝×60 ㎝×2.8 ㎝的标准硬盘或标准软盘,根据大田生产规模准备秧盘,用量 2 300~330 个/hm 。 5.2 种子 5.2.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要求。 5.2.2 种子用量 2 2 根据品种特性、千粒重和发芽率等因素确定播种量,大田用种量24.0 kg/hm ~33.0 kg/hm 。 5.3 育秧基质 基质选用水稻专用育秧基质或自制营养土。 5.3.1 专用育秧基质 使用专用育秧基质,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基质,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说明书。 5.3.2 5.3.2.1 自制营养土 床土选择 选择无杂草、病虫、杂物的土壤或未经过熟化的生(原)土。 5.3.2.2 凉晒风干 将选择的生(原)土放置在育秧附近地点进行自然风干,要求放置地点通透性好、有避雨设施,时 间 50 d~60 d。 5.3.2.3 2 粉碎过筛 DB5305/T 79—2022 将风干后的床土粉碎。过筛去掉土中的杂物和石块,颗粒直径大小:床土1 ㎜~3 ㎜,盖土1 ㎜~ 2 ㎜。 5.3.2.4 营养土配制 按每立方米过筛床土用15-15-15复合肥5.0 kg、壮秧剂18.0 kg~20.0 kg、有机肥180.0 kg~200.0 kg进行搅拌混合。盖土不配制任何肥料。自制营养土质量符合NY/T 1534的规定。 5.3.2.5 熟化 将搅拌混合后的营养土集中堆积熟化,时间20 d~25 d。 6 育秧棚制作 6.1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育秧,塑料大棚的建造参照GB/T 51057执行,并具备喷灌设备。 6.2 小拱棚 6.2.1 材料准备 可竹片或金属材料作拱架,要求拱杆长200 ㎝~220 ㎝,拱高55 ㎝~60 ㎝。农用地膜采用0.01 ㎜, 质量符合GB 13735规定。 6.2.2 秧床制作 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肥力均匀的田块作秧床。播种前机械碎田平整,按140 ㎝墒 面开墒,沟宽45 ㎝~50 ㎝、深15 ㎝~20 ㎝。 7 7.1 播种 播种期确定 播种期以移栽时间而确定,秧龄25 d~30 d为宜。播种期早或气温低的地区秧龄可适当延长3 d~5 d,播种期推迟或气温较高地区要严格控制秧龄。 7.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 1 d~2 d,用浸种药剂 25%氰烯菌酯悬浮剂或 25%咪鲜胺 2 ml 对水 5 kg 浸种 3 kg~4 kg,浸种时间 48 h~72 h。 7.3 播种量 采用水稻专用播种机播种,根据千粒重大小和发芽率高低确定播种量,千粒重≤25 g、发芽率﹥90% 的种子每盘播种80 g~90 g;千粒重﹥25 g、发芽率在80%~90%的种子每盘播种90 g~100 g。 7.4 播种要求 床土厚度1.8 ㎝,盖土厚度1 ㎝,种子均匀一致,盖土不露种。 7.5 暗化处理 3 DB5305/T 79—2022 播种后在暗化室进行催芽处理,秧盘堆摆高度 8~10 层,温度控制在 28 ℃~32 ℃,暗化处理时 间 48 h。 7.6 摆盘 待芽长达 0.3 ㎝~0.5 ㎝时,将秧盘及时摆放至秧床。秧盘纵向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秧盘之间 紧密整齐,秧盘底部与床面贴合。 8 苗期管理 8.1 温度管理 前期温度保持在28 ℃~35 ℃。移栽前7 d~10 d进行通风、炼苗处理。 8.2 湿度管理 播种后土壤湿度保持在90%以上,出苗后视田间水分适时浇水。 8.3 肥水管理 2 移栽前5 d~7 d,用尿素75 kg/hm 对水7500 kg浇灌。 8.4 病虫害防治 8.4.1 病害 主要有立枯病、青枯病和稻瘟病。 ——立枯和青枯病:用 75%敌克松 300 倍液浇施或喷雾。 ——稻瘟病:用 40%稻瘟灵或 45%硫磺•三环唑 200~300 倍液喷雾,或 75%三环唑 2 000 倍液喷雾。 8.4.2 虫害 主要有稻飞虱,视田间发生情况及时防治,选用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4 000~5 000 倍液或 50%吡 蚜酮 3 000~4 000 倍液或 10%噻嗪酮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9 9.1 起秧 软盘育秧 起秧时连盘带苗揭起后平放,运输时脱盘后卷成筒状,运输至移栽地时及时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 舒展。秧苗应随起随运随插,要采取遮荫措施防治秧苗失水枯萎。 9.2 硬盘育秧 运输时可脱盘后卷成筒状,也可带盘运输,其余措施同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305-T 79-2022 保山市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4:33: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