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38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87—2022 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07- 20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8 -01 实施 发 布 DB 5305/T 8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协作单位:腾冲市界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隆阳区种子管理站、隆阳区潞江镇农业综合服 务中心、隆阳区蒲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琰聪、谢志坚、孟静娇、刘婷婷、陈国斌、杨建国、杨纪明、陈晓艳、张中 华、刘争毅、杨丽坤。 I DB 5305/T 87—2022 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区域,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 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烟后玉米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后玉米 在烟叶采烤至上二棚烟叶时套种的玉米。 3.2 共生期 烤烟与玉米共同生长的时间。 3.3 大喇叭口期 芯叶丛生,上平中空,侧面形状似喇叭,一般处于玉米11~13叶展开的时期。 3.4 抽雄期 玉米田50 %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时期。 4 种植区域 4.1 适宜区域 1 DB 5305/T 87—2022 海拔700 m~1 500 m的烟区,年均温16 ℃~23 ℃,年降水量700 mm~1 100 mm,无霜期320 d~ 350 d的区域。 4.2 次适宜区 海拔1 500 m~1 700 m的烟区,年均温15 ℃~16 ℃,年降水量1 100 mm~1 200 mm,无霜期300 d~ 320 d的区域。 5 播前准备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备案,适宜本地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 广适的玉米良种。 5.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包衣种应符合GB/T 15671的规定。 5.3 清除杂草 玉米播种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6 播种 6.1 播种期 6.1.1 海拔在 1 200 m 以下的热区,玉米播种可随烟叶采收进度适时进行,但最迟不能超过 8 月上旬。 烤烟和玉米的共生期在 15 d~20 d 之间。 6.1.2 海拔在 1 200 m~1 500 m 的次热区,玉米播种时间最迟不超过 7 月下旬。烤烟和玉米的共生期 在 20 d~25 d 之间。 6.1.3 海拔在 1 500 m~1 700 m 的温暖区,玉米播种时间最迟不超过 7 月中旬。烤烟和玉米的共生期 在 25 d~30 d 之间。 6.2 播种量 2 每667 m 用种量1.8 kg~2.0 kg。 6.3 种植密度 2 每667 m 种植3 500~3 800株。 6.4 播种方法 6.4.1 单行套种 在烟垄上的烟株之间播种两塘玉米,株距25 cm~30 cm,播后覆土3 cm~5 cm,两塘留三苗。 6.4.2 双行套种 在烟垄两侧离烟株20 cm处各打塘播种一行玉米,播后覆土3 cm~5 cm,单株留苗株距29 cm~32 cm, 双株留苗株距59 cm~64 cm。 2 DB 5305/T 87—2022 7 田间管理 7.1 育苗待补 玉米播种时,用育苗盘或育苗床同期育少量玉米苗,以备补苗。 7.2 查苗补苗 玉米苗3叶1心前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于阴雨天或晴天下午带土移栽,浇足定根水。 7.3 间苗定苗 玉米苗5~6叶期进行间苗、定苗,按计划密度去除病、弱、杂苗,留壮苗。 7.4 中耕管理 2 在烟叶采烤完一周内及时清除烟株,同时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 追施氮肥(N)2.9 kg~3.4 kg作 2 为苗肥;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每667 m 追施氮肥(N)7.4 kg~8.4 kg作为穗肥。氮肥施在距离 玉米植株根部10 cm处。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5 水分管理 烟后玉米生长前期降雨量大,应注意排水;生长后期降雨较少,视土壤墒情和玉米长势及时灌水, 速灌速排。 7.6 病虫草鼠害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7.6.1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白斑病、锈病、纹枯病、穗腐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草地 贪夜蛾、玉米螟和蚜虫。具体防治方法参照附录A。 7.6.2 草害防治 杂草3~4片叶时,选择无风的晴天用15 %硝磺草酮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7.6.3 鼠害防治 玉米雄穗散粉后用0.5 %溴敌隆母液拌成毒饵投放,防治1~2次。 8 适时收获 8.1 玉米作青贮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籽粒乳线达 1/2,为最佳收获时期。 8.2 玉米收获籽粒时,当籽粒胚下端出现黑色层,籽粒乳线消失,脱水变硬,果穗苞叶变黄,为最佳 收获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 5305/T 87—202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保山市青贮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大斑病、小斑病、 发病初期用 50 %或 70 %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2 000 倍液,或 80 %代森 灰斑病、白斑病 锈病 纹枯病 穗腐病 地老虎 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发病初期用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25 %丙环唑乳油 2 0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播种时用 2 %戊唑醇湿拌种剂按照 0.3 %剂量拌种;发病初期在玉米植株茎基部用 5 %井冈霉素水剂或 4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抽雄期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重点喷玉米果穗及植株下部茎叶;发病初期用5 %井冈霉素水剂1 200~1 500倍液, 或50 %多菌灵悬浮剂700~800倍液,或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施玉米 穗部。 玉米出苗期在傍晚用 2.5 %氟氯氰菊酯乳油 2 000~4 000 倍液,或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00~2 500 倍液喷雾防治。 出苗后至抽穗前对幼虫抓住低龄期于清晨或傍晚,用 0.57 %甲维盐乳油和 5 %虱螨 草地贪夜蛾 脲乳油 1∶1 混剂或 12 %甲维▪虫螨腈悬浮剂或 16 %甲维•茚虫威悬浮剂 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10 d~15 d 喷 1 次,连续防治 3 次,注意轮换交替用药;对成 虫可用性诱剂和杀虫灯进行诱杀。 大喇叭口期每 667 m2 用 5 %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 500 g 和 0.3 %辛硫磷颗粒剂 1 kg 玉米螟 拌 5 倍细沙土,或每 667 m2 用 50 g 白僵菌粉拌土 2 kg 制成毒土颗粒剂放入喇叭口 内;玉米抽穗后可用 50 %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 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 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 4 大喇叭口期、穗期蚜虫株率达 50 %时,用 37 %联苯•噻虫胺悬浮剂和 70 %吡蚜酮可 湿性粉剂 2∶1 混剂 2 000~3 000 倍液喷雾防治。

pdf文档 DB5305-T 87-2022 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87-2022 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87-2022 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87-2022 保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4:34: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