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05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与安全生产关键 控制点识别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on screening of high-risk vegetables with pesticide residu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for safe production 2020 - 12 - 30 发布 1 管理局 辽宁省市场监督 2021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348—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忠、郭春景、吴限鑫、李丽娜、林秋君、李广、李会、任志莹、张馨予、 陈芳、王在亮、杨丽。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31023348 2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与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及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的筛查及控制高风险农药残留量的关键施药时间节点提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32465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 NY/T 788 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NY/T 789 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 Vegetables with high risk of pesticide residues 是指一种或几种蔬菜,其成熟期产品存在禁用、限用和启动再评价的高风险农药残留,或是农药残 留检出率较高、超标率较高或存在多种农药残留的蔬菜之类的统称,由属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基于 农药残留的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通过会商会讨论确定。 3.2 关键控制点 Critical control point 是指安全危害能被控制的,能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个点、步骤或过程。 4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 4.1 筛查原则 4.1.1 预防性原则 根据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规律、农药使用情况和以往的监测数据等,假设其可能有风险,并 开展相应的筛查工作,在确定其风险程度后及时反馈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和管理部门,对筛查后认 定为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的,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和降低相应的风险。 3 DB21/T 3348—2020 4.1.2 针对性原则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的筛查是依据生产现场调查结果、生产台账、消费者反馈和舆情信息分析等数 据分析,针对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品种,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 保证筛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的必要性提供直接证据。 4.1.3 规范性原则 以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的具体要求,保证筛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1.4 可行性原则 应综合考虑筛查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筛查方法和筛查人员业务水平等影响因素,结合考 虑筛查成本和经费支持的额度,保证筛查工作的切实可行及筛查后高风险因子产生的关键控制点识别工 作的开展。 4.2 筛查工作程序 筛查工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筛查对象和内容的确定; ——筛查方案的制定,包括资料的收集分析、样品采集地点及数量和采用的检测方法等内容; ——筛查的组织与实施,包括筛查工作的分工、筛查工作的准备和筛查等过程; ——筛查报告的编制; ——组织召开专家组会商会。 4.3 筛查对象和内容的确定 4.3.1 筛查对象 主要包括下列蔬菜: ——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大宗类蔬菜品种; ——管理部门开展的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品种; ——病虫害发生较重且较难防治的蔬菜品种; ——连续采摘的蔬菜品种和反季节栽培的蔬菜品种等。 4.3.2 筛查内容 主要筛查蔬菜中农药的种类及其残留量,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目前蔬菜中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及其残留量; ——高毒农药种类及残留量; ——其他再评估农药的种类及残留量; ——现场调查使用过的和隐性添加的农药种类及其残留量; ——历次检测验证结果中检出率较高、超标率较高的农药种类及其残留量。 4.3.3 风险因子确定 包括: ——蔬菜中高风险农药。 ——在汇总分析历次监测数据,充分调查不同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农药使用情况基 础上,确定需要筛查的蔬菜种类和农药残留风险因子。 ——对于当前没有明确检测方法的农药残留参数,筛查内容中不予确定。 蔬菜中高风险农药见附录A,农药使用情况依据附录B的汇总结果。 4.4 筛查方案的制定 4.4.1 资料收集分析 重点围绕筛查对象和内容的确定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具体按照4.3.3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 4.4.2 样品采集地点、面积、数量 4 DB21/T 3348—2020 依据筛查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主产区作为样品采集的地点,结合种植面积、种植特点、产量等情 况,确定样品的采集方法,具体按照NY/T 789中的要求执行。 4.4.3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应参考相关标准执行,没有相关标准的,如参考相关资料时,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应得到实 验室的确认和证实,具体按照GB/T 32465中的要求执行。 4.5 筛查的组织与操作 4.5.1 分工 应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筛查方案的制定、采样点的布设、生产情况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检测 分析、质量控制和筛查报告的编制等进行合理分工。 4.5.2 准备 做好筛查工作所需要的物资、装备、器械、药品试剂等准备。 4.5.3 操作 蔬菜生产基地现场调查按照附录B内容执行。样品采集的方法按照NY/T 789执行。样品的检测分析 按照筛查方案中的规定执行,样品的采样部位、检测部位和采样量按照NY/T 788附录A要求执行,在检 测分析过程中应做好检测质量控制,具体按照GB/T 32465的要求执行。 4.6 筛查报告编制 筛查报告:筛查的背景、筛查对象、筛查内容、筛查的执行情况、筛查结果、筛查结论和检测质 量控制;在筛查结果中包括不同种类农药残留检出率情况、不同种类农药残留超标率和不同品种蔬菜样 品农药检出多残留分布情况;筛查结论中应明确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品种和风险因子。 4.7 专家会商 邀请政策法规、农药管理、风险评估、蔬菜栽培、植物保护、检验检测和农技推广等专业的专家, 讨论确定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的种类和风险因子。 5 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 5.1 识别原则 5.1.1 预防性原则 提前对蔬菜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予以识别并加以控制,确保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水平去除或减低 至可接受程度,防止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5.1.2 必要性原则 蔬菜的生产过程不足以保证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安全水平,必须通过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 识别,及时调整蔬菜生产技术内容,确保蔬菜产品的消费安全。 5.1.3 可行性原则 关键控制点的识别应本着规范、重现性强和可操作的特点,通过模拟试验,最终找到最佳、最有效 的控制点,保证蔬菜安全生产。 5.1.4 协同性原则 通过识别过程所确定的关键控制点,须结合蔬菜栽培和农药学等专业知识的要求,须符合农药管理 使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保证确定的关键控制点、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三者间协同一致。 5.2 识别工作程序 识别工作程序包括资料收集整理、田间模拟试验设计、最终残留量试验、残留消解试验和识别总结 报告。 5.3 资料收集整理 5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资料:当地主栽品种、种植季节、栽培方式、生长期、成熟期、病虫草害防治 及农药使用存在的具体问题等。 高风险农药残留因子资料:化学物质登录号(CAS)、供试农药产品名称和剂型、有效成分含量、 登记作物及防治对象、推荐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期和次数、施药间隔及安全间隔期、植物中 代谢资料、农药残留储藏稳定性资料、残留物、检测方法和国内外该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等。 5.4 田间模拟试验设计 5.4.1 试验点数 验点数不少于 3 个,若有设施栽培情况则至少应有 1 个点是设施栽培模式。 5.4.2 试验地点 考虑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和不同栽培方式所筛查的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品种和高风险因子存在的较 大差别,在地点选择上要选择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相近的区域。 试验地点优先安排在作物主产区,且选择地势平整的地块,试验地点的前茬作物和试验中均不得施 用与供试农药类型相同的农药,试验地点尽可能选择在不同县(市、区)域范围内。 5.4.3 试验品种 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且应与筛选为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的季节和栽培方式相同的适宜栽培品种。 5.4.4 试验小区 每个试验点设置 3 个重复试验小区和 1 个对照小区,面积均不少于 50m2,小区间隔不少于 1m。 5.5 最终残留量试验 5.5.1 施药剂量 按照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最高使用剂量施用。 5.5.2 施用次数、间隔和时期 依据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最多施药次数和最短施药间隔,结合推荐的安全间隔期、推荐 的施药时期、病害发生时期和农药的持效期,参考实际防治时期来确定施药时期。对于未标注安全间隔 期的,也需结合其他三个因素确定施药时期,同时记录施药时作物的生长期和实际采收间隔期。 5.5.3 采收间隔期 采收间隔期按照 NY/T 788 的规定执行。 5.6 残留消解试验 残留消解实验一般按照 NY/T 788 的规定执行。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农药性质和作物生长情况设置 采收时间点。 5.7 识别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应包括:试验对象(蔬菜品种和农药风险因子)、供试农药、田间试验设计情况、最终残 留试验和残留消解试验结果分析、提出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时间节点)和合理使用建议。其中残留试 验结果

pdf文档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与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技术导则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与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技术导则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与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技术导则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348-2020 农药残留高风险蔬菜筛查与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识别技术导则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01: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