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38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 3 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2021 - 09 - 01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9 - 10 实施 发 布 1 DB5305/T 63.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DB5305/T 63.2—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DB5305/T 63.4—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DB5305/T 63.5—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 本文件为第3部分。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所确定的技术指标按绿色食品A级标准执行。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生态修复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佳聪、杨晏平、万晓军、蒋华、谢胤、王生进、吴建花、余祖华、李碧琳、 杨晓霞、李归林。 I DB5305/T 63.3—2021 引  言 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兼用树种,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 栽培种之一,在生态经济林建设及园林绿化中有重要地位。保山是腾冲红花油茶原生分布区,腾冲红花 油茶是我市传统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的历史达350年以上。在前期多年试验研究 的基础上,通过本文件的制定,规范我市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苗培育、丰产栽培、病虫 害调查及防治、茶果采收和分级技术标准,实现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文件使用者需求不同,《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 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工作。 ——第 2 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适于苗木经营和管理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 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生产和管理。 ——第 3 部分:丰产栽培技术。适于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建设和管理,有 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经营管理。 ——第 4 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 调查和防治方法,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 5 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适于基地生产和加工企业。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茶籽采收 和质量分级,有利于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生产经济效益。 II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 3 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红花油茶丰产栽培的种植区域、规划设计、建园、抚育管理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红花油茶丰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发布稿)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无术语和定义。 4 种植区域 4.1 4.1.1 适宜区域 气候条件 海拔1 600 m~2 300 m,年平均气温 12.5℃~14.8℃,极端最低气温高于-5℃,极端最高气温低 于30℃,大于10℃有效年积温不低于4 200℃;年平均降雨量不低于1 000 mm,花期无经常性大风。 4.1.2 地形地貌 选择坡度25°以下的地块作种植地。坡地种植的,要求地形完整,坡向以西坡、西北坡、西南坡、 东北坡为宜。 4.2 产地环境 1 DB5305/T 63.3—2021 4.2.1 土壤质量 园地土壤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要求地下水位不高于1.5 m;土层厚度不低于1.0 m,1.0 m土层 内没有黏土层或岩石层;土壤pH值5.2~6.5,以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0%,排水良 好的微酸性火山灰壤、紫色壤、黄壤、黄棕壤为宜。 4.3 环境质量 应符合GB 15618和NY/T 391的规定。远离污染源,距离干线公路500 m以上;周边2000 m内无工业 重污染、大气污染和城市“三废”污染,光照充足。 4.4 灌溉水质量 具灌溉水源,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规定。 4.5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5 规划设计 5.1 作业规划 5.1.1 作业小区 连片面积较大、地块立地类形差异较大的划分作业小区,每小区立地基本一致,施工作业方便高效, 2 每小区面积宜小于4 hm ,坡地种植的,长方形小区的长边与等高线方向一致。 5.1.2 道路系统 分干道、支道和小道。干道宽5 m~6 m,贯穿园地,外与公路相通,内与支道相连;支道与干道垂 直,宽4 m~5 m;小道宽3 m~3.5 m,是区分小区的界线。 5.1.3 排灌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5.1.4 其他设施 包括办公用及生活用房、农机器具及工具用房、肥料农药仓库、果实田间处理用房等,设在种植地 中心地带,与干道及支道相通。 5.2 5.2.1 作业设计 品种配置 选用通过审(认)定、适宜种植地栽植、花期基本一致、可以互为授粉品种的2个~4个良种作主栽 2 品种。同一品种长方形条块状集中种植,面积控制在0.1 hm 左右;不同品种交替重复配置。 5.2.2 2 种植密度及配置方式 DB5305/T 63.3—2021 根据主栽品种特性、地形、土壤肥力、经营强度确定种植密度及配置方式,坡地种植时行距略小, 土壤肥力较好或经营强度较低的适当增加株行距。株行距以(3 m~4 m)×(5 m~6 m)为宜,配置方式 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三种方式。 5.2.3 苗木选择 选择苗龄3 a~5 a,I级、II级嫁接苗,苗木出圃前连续全光照时间不低于90 d。 6 建园 6.1 整地改土 6.1.1 清园 整地前清除园地内灌木丛、杂草、杂物等。 6.1.2 整地 a) 坡度小于或等于 10°的缓坡地及平地,按照设计行距,沿等高线开宽、深各 80 cm~100 cm 的 种植槽进行整地;整地时,表层熟土与深层土分开堆放。 b) 坡度大于 10°坡地的整地,先按照设计行距,沿等高线修筑梯面宽 4.5 m~5.0 m、梯面内倾 2°~ 3°、内侧开宽、深各 30 cm 排水沟的等高梯地,然后在修筑好的梯面上,居中稍靠外开宽、深 各 80 cm~100 cm 的种植槽。 6.1.3 改土 整地完成日晒30 d后,按照每米沟槽施用腐熟有机肥30 kg~50 kg、普通过磷酸钙(16%)肥2 kg~ 3 kg、复合肥(15-15-15)0.2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50%辛硫磷1.5 g与熟土混匀后回填, 边回填边踏实,回土高出地面20 cm~30 cm,呈垄状。 6.2 定植 改土结束15 d~30 d内按以下要求进行。 ——全年均可定植,12 月~翌年 2 月为宜; ——大小苗分开定植在不同区域; ——按设计株距,沿定植槽中心线挖比苗木营养土球略宽、略深的定植塘; ——撕除育苗容器,将苗木连同营养土球植入塘内、扶正; ——边填土边压实,定植后嫁接口高于地面 3 cm 以上,做直径不低于 60 cm 的树盘; ——浇足定根水,用 1 m×1 m 地膜覆盖树盘,用土密封压实。 6.3 定植第一年管护 按以下要求,加强第一年的抚育管护。 ——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及时补浇水; ——适时检查地膜通漏并及时修补通漏处; ——发现植株死亡,及时补植同龄苗木; ——进入雨季及时揭除地膜,中耕除草; ——3 月~4 月苗木萌发前 15 d~20 d、萌发后每 20 d~30 d 浇一次复合肥(15-15-15)溶液, 浓度 0.2%~0.5%,并随着施肥次数增多逐渐增加浓度,8 月底停止施肥; 3 DB5305/T 63.3—2021 ——适时防治病虫害,扶直苗木主干,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7 抚育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扩穴改土 9月~11月,结合施基肥,在树冠滴水线周围开挖深度和宽度均不低于30 cm的施肥沟槽(穴),每 株施腐熟有机肥不少于20 kg、普通过磷酸钙(16%)3 kg、尿素(46%)0.1 kg,随树冠逐渐扩大,改 土范围逐年增加。 7.1.2 中耕除草及深翻土壤 4月~8月适时中耕除草,保持树盘无杂草或杂草高度10 cm以内;9月~11月结合施基肥改土,全园 深翻土壤,翻挖深度25 cm~30 cm。 7.1.3 间作 行间间作豆科植物、谷麦、绿肥、牧草等矮杆、浅根、非攀援、非块茎类作物。 7.1.4 覆盖 用稻草、玉米杆、杂草、阔叶树落叶等覆盖树盘或种植带,覆盖物距离树干基部约20 cm、覆盖物 压实厚度不低于5 cm。 7.2 7.2.1 施肥 施肥方法 施用肥料应符合NY/T 394规定。采用环状沟、放射状沟、条状沟或穴状施肥方法,肥料施入树冠滴 水线周围地表下30 cm~40 cm处,施肥后沿施肥沟(穴)向下深挖土壤使肥料与土壤拌和,然后覆土。 7.2.2 施肥时间及数量 3月上旬,株施尿素(46%)0.2 kg~1.5 kg,复合肥(15-15-15)0.1 kg~1.0 kg;5月下旬至6 月中旬,株施复合肥(15-15-15)0.3 kg~3.5 kg;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株施有机肥20 kg~40 kg、 普通过磷酸钙(16%)0.5 kg~3 kg。 7.2.3 施肥要求 施肥数量根据树龄大小、树冠体积大小、结果数量多少确定,树龄大、树冠体积大、结果多的树增 加施肥数量,反之则降低施肥数量。 7.3

pdf文档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1:11: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