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11.020 WS C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46—2011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 Reference method for reticulocyte counting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1-09-3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WS/T34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明婷、谷小林、施丽飞、李臣宾、申子瑜。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WS/T346—2011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立并运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实验室。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参考方法referencemethod 一种可清楚和准确描述的用于特定检测的技术,该技术要有依据,可提供足够准确和精密的实验数 据以评价其他实验方法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若有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的准确性必须与决定性方法进 行比较,并且须标示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 3总则 为了保证参考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立参考方法的实验室必须与其他参考实验室进行结果 比对。 4原理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含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 形成蓝色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参考方法中,采用显微镜(明场或相差)对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制备的 血涂片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确定网织红细胞与红细胞的比值后,使用参考方法(ICSH,1994)计数红细 胞,网织红细胞比值乘以红细胞计数结果,即为网织红细胞的绝对数。网织红细胞绝对数的表达方式为 每升全血中含有网织红细胞的数量。 5血液标本的要求 5.1血液标本的采集应使用真空采血管或注射器采血后注人含抗凝剂的洁净试管中,要注意防止 溶血。 5.2使用EDTA·K,抗凝剂,加人血液后抗凝剂的终浓度为3.7μmol/mL~5.4mol/mL(1.5mg/ mL~2.2mg/mL)。 5.3标本采集后要求在4h内进行染色。 5.4检测前应先轻柔地颠倒试管以混匀标本,颠倒次数至少为8次(试管的最佳颠倒次数取决于试管 的种类和容积大小)。血液加入抗凝管后,管内剩余空间应至少占试管体积的20%。 5.5不能使用旋涡混勾器和滚轴混匀器。 1 WS/T346—2011 6染料和染液配制 6.1推荐使用的染料为新亚甲蓝。 6.2染液的配制方法:将1.0g新亚甲蓝(染料应干燥)溶解于100mLpH为7.4的等渗磷酸盐缓冲 液(150mmol/L的NaHzPO,18mL,150mmol/L的NazHPO82mL)中。 6.3待染料溶解后,必须充分混匀并过滤,然后将其装人干净的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于2℃~8℃条件 下,染液可稳定1个月。 6.4使用前取适量的染液用过滤器或滤纸(要求孔径为11μm)再次进行过滤,以去除沉淀的染料和其 他颗粒物质。 7 实验器具 7.1巴斯德移液管。 7.275mm×10mm的玻璃试管。 7.3载玻片(经酸处理)。 8操作过程 8.1将100μL过滤后的染液加至75mm×10mm的试管中,再将约100μL的全血加至该试管中,加 盖并充分混匀后,在室温条件下染色3min~5min。 8.2将细胞悬液重新混匀,在载玻片上推成薄血膜。血膜长度至少有2.5cm,血膜末端离玻片的末端 至少有1cm的距离,且整个血膜周边应留有光滑连续的空白区。可用热吹风等方式使血膜快速干燥 (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 8.3在低倍镜下(总的放大倍数为100倍)先浏览血膜的细胞分布情况,以确认细胞均匀地分布于适当 的计数区域内,然后在油镜下计数血膜上的红细胞,如出现任何干扰因素(如疟原虫、Heinz小体),则不 业标准 适用于参考方法。 9计数 9.1要获得准确的计数结果,就必须把每个视野中的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准确地区分开来。要求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通过视频监测器或者两人共用一台双头双筒的显微镜同时计数。 服务平台 9.2每份检测标本都应选用3张血涂片进行计数。 9.3计数过程中视野的移动顺序如图1所示。 2
WS-T 346-2011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8-12 06:36:1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86.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3009.1-2016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第1部分防护要求.pdf
GB-T 42627-2023 机械安全 围栏防护系统 安全要求.pdf
DB11-T 140-2015 三相配电变压器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T 8566-2022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pdf
GB-T 43766-2024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技术要求.pdf
信通院 白皮书-移动应用-App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白皮书-1225.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体验报告3.0.pdf
GB 18040-2019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设备配备.pdf
GB-T 31989-2015 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pdf
GB-T 42347-2023 机械预冷设备通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T-CPUMT 008—2022 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指南.pdf
GB-T 13024-2016 箱纸板.pdf
ISO 20653 2023 Road vehicles — Degrees of protection (IP code) — Protection of elect.pdf
DB14-T2442—2022 政务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山西省.pdf
GB-T 42422-2023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框架.pdf
DB23-T 3477—2023 黑龙江省企业数字化采购指南 黑龙江省.pdf
斯元商业咨询 网络安全科技供应链报告:厂商成分分析及国产化替代指南 2022.pdf
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pdf
T-CESA 1254—2023 智慧博物馆建设总体要求.pdf
GB 26783-2011 消防救生照明线.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686.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