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8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45/T 1730—2018 DB 山豆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 seed 2018- 04 - 2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05 - 20 实施 发 布 — DB45/T 1730 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1 5 选种 .............................................................................. 2 6 育苗 .............................................................................. 2 7 苗期管理 .......................................................................... 3 8 定植 .............................................................................. 3 9 田间管理 .......................................................................... 3 9 病虫害防治 ........................................................................ 3 10 种子采收和储藏 ................................................................... 4 11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组培育苗培养基配方 .............................................. 5 I — DB45/T 1730 2018 II — DB45/T 1730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杨、韦坤华、缪剑华、蒋妮、韦范、李林轩、黄永才、唐美琼。 III — DB45/T 1730 2018 山豆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豆根种子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选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与储藏、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的山豆根种子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栽培品种 Radix et rhizome sophora tonkinensis Sophora tonkinensis 本品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 Gagnep),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和根茎。 3.2 山豆根种子 Radix et rhizome sophora tonkinensis seed Sophora tonkinensis 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 Gagnep)的荚果,去掉果荚后获得种子。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温度 适宜年平均温度 18 ℃~22 ℃,最适生长温度 22 ℃~32 ℃。 4.2 水分 适宜年平均降水量为1 500 mm~2 000 mm,灌溉水符合GB 5084的规定。 1 — DB45/T 1730 2018 4.3 光照 幼苗期荫蔽度为50%~60%,定植1年后荫蔽度为15%~20%。 4.4 海拔 适宜海拔为300 m~800 m。 4.5 土壤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渗水透气良好的砂质壤土,石灰岩地区的砂质壤土最佳,壤环境质量符 合GB 15618的规定。 5 选种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山豆根植株,在每年10月份荚果成熟期采收其荚果,去掉果荚将种子取出洗 净,留待育苗。 6 育苗 6.1 播种育苗 6.1.1 苗床准备 用洁净河沙或土质疏松细腻的砂质壤土做苗床,苗床宽0.8 m~1 m,高40 cm,长度无限制。 6.1.2 播种 按行距20 cm,株距5 cm,将山豆根种子播入沙床,种子上覆沙厚度不超过1 cm。 6.1.3 浇水 播种后浇水,保持苗床湿润,播种后15 d~30 d出苗,出苗后适当减少浇水量。 6.2 组培育苗 6.2.1 诱导培养 将山豆根种子灭菌后接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参见附录 A 中的 A.1)进行培养,诱导出丛生芽。 6.2.2 增殖培养 将丛生芽接入增殖培养基(参见附录 A 中的 A.2)进行增殖培养,培养 25 d 为一代。 6.2.3 生根培养 将增殖三代后的组培苗接入生根培养基(参见附录 A 的 A.3)进行生根诱导培养,诱导出根 30 d 后,将装有山豆根组培苗的组培瓶打开,在大棚中进行炼苗,一周后将苗取出,移栽至苗床。 2 — DB45/T 1730 2018 7 苗期管理 7.1 排灌水 每周浇水1~2 次,保持苗床湿润。山豆根忌涝,及时排除雨季的内涝积水。 7.2 除草施肥 苗期每两个月除草1次,施肥2次,每 667 m 每次施腐熟农家水肥500 kg或尿素10 kg 按1:50兑水淋 施。叶面追肥1次,喷施浓度为100 mg/L的赤霉素(Ga )1次,每 667 m 施量为15 L。施肥方法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2 3 2 8 定植 8.1 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地块,每667 m 施有机肥(厩肥、草皮灰、人畜粪混合)1 000 kg, 施肥后垦地起畦,畦宽70 cm,高15 cm~20 cm。 2 8.2 定植 宜在每年的3月~4月进行,按株行距为55 cm×60 cm开穴,穴长15 cm×穴宽15 cm×穴深8 cm;将育 好的山豆根苗移至穴中,根部入土4 cm~5 cm,覆土压实浇定根水。 9 田间管理 9.1 营养生长期管理 应注重防治草害,可在畦面覆膜或铺上稻草、蕨草。每年4月、7月~8月和11月各除草1次。可在11 月除草后追肥1次,每667 m 施放20 kg尿素+20 kg过磷酸钙+20 kg氯化钾。应注意防涝,雨季及时排水。 2 9.2 花期管理 花期为每年3月~4月;山豆根开花时,可用工具支撑山豆根花枝。5月山豆根达盛花期,用25 mg/L NAA或0.01 mg/L芸苔素内酯喷施花枝,可减少花朵掉落。花期除草1次,雨季及时防涝排水。 9.3 荚果期管理 用工具支撑保证荚果枝立于空中,在结荚初期和荚果膨大期各喷施25 mg/L NAA或0.01 mg/L芸苔素 内酯1次。结荚期除草1次,雨季及时防涝排水。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遵循“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原则。使用农药防治时,应符合 NY/T 393—2013的规定。 3 — DB45/T 1730 2018 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杂草,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保持适当的荫蔽度和湿度,防止土壤积水。轮 作倒茬,翻耕土壤,曝晒。 9.2.2 物理防治 发现严重虫害时,可手动或者设诱虫灯将其捕杀;剪除或拔除病虫害严重的山豆根植株进行烧毁; 及时修剪、清除枯枝老叶。 9.2.3 化学防治 山豆根花果期最常见的病害为根腐病,虫害主要有豆荚螟、棉铃虫、扁豆小灰蝶和斑须蝽。具体防 治方法见表 1。 表1 山豆根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名称 防治方法 根腐病 250 g/L 丙环唑 EC 500~800 倍液灌根、25%%嘧菌酯 SC 500~800 倍液灌根 豆荚螟 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 SC 6 mL/667 m2~10 mL/667 m2、5%多杀霉素 SC 20 mL/667 m2~30 mL/667 m2 棉铃虫 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 SC 6 mL/667 m2~10 mL/667 m2、5%多杀霉素 SC 20 mL/667 m2~30 mL/667 m2 扁豆小灰蝶 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 SC 6 mL/667 m2~10 mL/667 m2、5%多杀霉素 SC 20 mL/667 m2~30 mL/667 m2 斑须蝽 10%醚菊酯 SC 6 mL/667 m2~10 mL/667 m2、50%噻虫胺 WG 20 mL/667 m2~30 mL/667 m2 10 种子采收和储藏 10.1 种子采收 山豆根最佳的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初,采用分批采收的原则;成熟的山豆根种子具备 以下特征:荚果外壳坚硬,色泽淡黄或黄绿色,种子饱满坚硬,荚果外壳微微裂开,露出的种子种皮光 滑有光泽,为黄褐色或
DB45-T 1730-2018 山豆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9:08: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