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38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69—2018 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 2018 - 05 - 22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8 - 22 实施 发 布 DB35/T 1769—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环境质量要求 ...................................................................... 1 4 育苗技术 .......................................................................... 1 5 栽植 .............................................................................. 3 6 病虫害防治 ........................................................................ 4 7 采收 .............................................................................. 5 8 产地初加工 ........................................................................ 5 9 包装、储藏 ........................................................................ 5 10 生产过程记录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华重楼种苗质量等级标准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华重楼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华重楼栽培管理登记表 ............................................ 8 I DB35/T 1769—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沙县大山专业种植合作社、晟辉 (三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沙县茶坪森林人家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清、雷伏贵、吴祥辉、陈如沧、叶炜、胡启镔、江金兰、曹奕鸯、杨学、 周建金、莫智龙、颜沛沛、张述嘉、庄劲涛、黄萍。 II DB35/T 1769—2018 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Hara栽培的产地环境 条件、育苗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初加工、包装和运输等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华重楼的生产区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适用于本文件。凡没有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环境质量要求 3.1 空气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规定的二级以上(含二级)要求。 3.2 灌溉用水 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3 土壤 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1995 中二级以上(含二级)要求。 4 育苗技术 4.1 圃地 4.1.1 选地 宜选择海拔300 m ~1000 m、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不应在贫瘠易 板结的土壤中种植,忌连作。 4.1.2 整地作床 1 DB35/T 1769—2018 2 2 2 将土壤深翻25 cm~30 cm, 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0 kg/hm ~30000 kg/hm 和过磷酸钙500 kg/hm ~ 2 1000kg/hm 作基肥,再深翻混匀,曝晒一个月,达到杀虫灭菌的目的。按宽120 cm、高30 cm、沟宽30 cm 做苗床,畦面呈龟背形。床面上撒一层3 cm~4 cm厚筛过的腐殖土。 4.1.3 搭建遮荫棚 搭建高 180 cm 以上的遮荫棚,采用遮阳网遮荫,透光率为 25%~30%。 4.2 种子繁殖育苗 4.2.1 优选种株 8 月份至 9 月份,选用母本纯正 ,植株健壮无病植株,作为种株。 4.2.2 采种时间 9月份至10月份,当果实开裂,外种皮为深红色时采收种子。 4.2.3 播种前处理 将果实堆放,塑料薄膜覆盖,堆沤10 d~15 d,搓洗去除外种皮,用清水清洗,去除飘浮的杂质, 捞出晾干。将种子与干净河沙按1︰5的比例,再按种子重量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50%) 100︰1的比例拌匀后,装入催苗框中,放置通风良好的室内到次年3月至4月。每隔15 d翻动一次,保 持在湿度为30%~40%的沙子中。 4.2.4 播种 2 2 次年3月至4月,按播种量为150 kg/hm ~225kg/hm 进行撒播。播后覆土1 cm~1.5 cm,在床面上覆 盖一层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mb.) Berhn.]苗床上搭设高30 cm~50 cm的塑料薄膜小拱 棚,小拱棚两端开口通风。 4.3 根茎繁殖育苗 4.3.1 优选种株 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害感染的植株作为母株,挂牌,作为母株。1月至3月,选择晴天 采挖。选择顶芽饱满,无病斑和破伤的根茎作为种根茎。 4.3.2 带顶芽切块繁殖 在顶芽往下第二节处横切,切口沾草木灰后,待切口处晾干。按行距15 cm~20 cm开沟,顶芽朝上 种植。 4.3.3 不带顶芽切块繁殖 去掉基部末端两节,每两节横切为一个切块,切块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泡30 min,切口沾草木灰 后,晾干。按株行距15 cm~20 cm开沟,将切块平放种植。 4.4 苗期管理 4.4.1 水分管理 干旱时应及时浇水,育苗地应保持土壤湿度50%~60%。在雨季,育苗地应及时排水。 2 DB35/T 1769—2018 4.4.2 除草 齐苗后,及时浅锄松土,人工除草,避免伤根,禁止使用除草剂。 4.4.3 追肥 2 2 出苗后施腐熟厩肥或饼肥1次,用量为10000 kg/hm ~20000 kg/hm ,不用或少用化肥。 4.5 种苗出圃 4.5.1 种苗调查 出圃前应进行种苗调查,按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4.5.2 起苗 起苗时间与移栽同步。起苗前,要确保苗床土壤湿润,尽量避免损伤根茎。剔除不合格苗。 4.5.3 种苗分级 种苗质量等级分为Ⅰ级苗、Ⅱ级苗。质量等级标准见附录A。 4.5.4 检疫 外运前应进行检疫,检疫不合格不得外运。检疫方法按GB 15569规定执行。 4.5.5 包装 20 株为一包装单位。应标明种苗名称、数量、批号、产地、生产单位、起苗日期等信息。 4.5.6 运输 种苗运输应通风透气、保湿。 5 栽植 5.1 林下种植 5.1.1 林地选择 宜选择海拔300 m~1500 m,交通便利,无污染。郁闭度0.2~0.7,坡度小于45°,土层深厚的针 阔叶林或竹林林地。 5.1.2 林地清理与整地 清除种植带内的灌木,沿等高线整床,床宽100 cm~120 cm。 5.1.3 栽植方法 苗床先浇透水,待水渗透完,按株行距(20 cm~30 cm)×(20 cm~30 cm)种植,芽头朝上,覆 土搂平,稍加镇压,再在床面上盖一层厚2 cm的芒萁或碎草。 5.2 林下容器栽培 3 DB35/T 1769—2018 5.2.1 容器选择 选用高 20 cm~30 cm,口径为 25 cm~35 cm 的限根容器或无纺布营养袋。 5.2.2 基质 3 3 3 按优质园土:泥炭土:细砂=5:2:1进行配比,再加有机肥5 kg/m ~10 kg/m 及过磷酸钙0.5 kg/m ~ 3 1 kg/m ,混匀后装袋备用。 5.2.3 栽植方法 地面整平后,将容器按株行距(100 cm~150 cm)×(100 cm~150 cm)摆放,装上配制好的基质, 每个容器栽植一棵苗。并及时浇透定根水。 5.3 大田种植 5.3.1 地块选择 选择海拔 300 m~1500 m,交通便利,无污染,排水良好,砂质壤土地块。 5.3.2 搭建荫棚 见4.1.3。 5.3.3 栽植方法 见5.1.3。 5.4 移栽时间 适宜移栽时间为2月份至4月份。 5.5 栽培管理 5.5.1 水分管理 方法参照4.4.1。 5.5.2 除草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除杂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除草时避免伤植株。禁止使用除草剂。 5.5.3 追肥 方法参照4.4.3。 5.5.4 摘蕾 非留种的植株,在其现蕾后及时摘去花蕾。 6 病虫害防治 6.1 总体原则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4 DB35/T 1769—2018 6.2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并用5%石 灰水灌注消毒。 6.3 物理防治 6.3.1 频振式杀虫灯 每隔80 m~100 m安装一盏灯,距地面高1.5 m~1.8 m。雷雨天不开灯。 6.3.2 人工捕杀 人工捕杀地上地下害虫。 6.4 生物防治 2 2 用400亿孢子/g 球孢白僵菌乳粉剂20 kg/hm ~30 kg/hm ,与细土混拌成菌土,撒施。 6.5 化学

pdf文档 DB35-T 1769-2018 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769-2018 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769-2018 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769-2018 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42: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