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8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894—2015 广东紫珠药材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12 - 21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3 - 15 实施 发 布 DB36/ T 894—201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栽培环境 .......................................................................... 1 5 育苗 .............................................................................. 2 6 苗木出圃 .......................................................................... 3 7 栽植 .............................................................................. 3 8 园地管理 .......................................................................... 4 9 病虫害防治 ........................................................................ 4 10 采收 ............................................................................. 4 11 产品质量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广东紫珠主要病虫害防治 .......................................... 5 I DB36/ T 894—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培林、林小凡、罗坤水、邓绍勇、龚斌、黄丽莉、房海灵。 II DB36/ T 894—2015 广东紫珠药材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东紫珠药材培育的栽培环境、育苗、栽植、园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品质 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范围的广东紫珠药材规范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3.1 广东紫珠药材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来源于马鞭草科紫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广东紫珠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夏秋二季采收其干燥茎枝和叶入药。 4 4.1 栽培环境 气候土壤 喜温暖气候,生长温度范围12℃~35℃,最适温度25℃~28℃,能耐极端低温-10℃,极端高温40 ℃;喜湿润环境,年降雨量1 400 mm~1 700 mm为宜;喜光,忌烈日;喜肥。 山地和丘陵地形的农田、旱地、坡地等均可种植,以排水良好、疏松、湿润、土层较深厚的沙壤或 壤土、土壤pH值5.5~7.5为宜。 4.2 环境质量 1 DB36/ T 894—2015 选择生产基地时应先进行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基地以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监测。基地环境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二级标准,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二类(旱作)的标准。 5 育苗 5.1 圃地选择 苗圃宜设在小气候环境适宜,交通方便,有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的东坡或东南坡旱地或农 田。地下水位1 m以下,土层厚50 cm以上,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 g/kg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 5.2 苗床准备 2 2 育 苗 前 翻 耕 、 平 整 、 耙 地 ; 施 有 机 肥 30 000 kg/hm ~ 45 000 kg/hm , 或 45% 三 元 素 复 合 肥 2 2 2 (N:P:K=15:15:15)1 500 kg/hm ,撒施生石灰(1 000 kg/hm ~1 500 kg/hm );深耕细整,清除草 根、石块,深翻25 cm~30 cm,碎土耙平,作成约宽120 cm、高25 cm的苗床。 播种育苗圃在整地做床后每平方米床面用40%福尔马林 30 ml加水2 kg~3 kg均匀喷洒,并用薄膜 覆盖,4 d~5 d后揭去薄膜,耙松床土,待药味充分散尽后再播种。前作为水稻则不需土壤消毒。 5.3 5.3.1 播种育苗 种子采集与处理 10~11月份选择优良健壮植株,采集饱满、紫色、有光泽的成熟鲜果;及时用清水洗除果肉,清滤 出种子;用1%高锰酸钾或1%多菌灵浸种消毒30 min,然后晾干、沙藏。沙藏用的河沙须干净,湿度以 手捏有印为宜,贮藏期间保持适当湿度。也可将鲜果直接沙藏,在播种前2 d~3 d用清水洗净晾干,再 进行播种。 5.3.2 播种育苗方法 时间: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方法:在整好苗床按行距20 cm~25 cm开深约3 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细土1 cm~2 cm,再盖上稻草或铁芒萁,覆盖厚度以大约不见床土为度。 播种量:15 kg/hm2~22.5 kg/hm2。 播后管理: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并分次间苗,最后按株距约8 cm定苗。 5.3.3 播种幼苗的病害预防 初出幼苗易发猝倒病,在2~4叶时高温高湿易受病菌危害,表现为叶和嫩芽茎渍水状腐烂,成片死 苗。预防措施:出苗期加强病情监测,2~4叶开始每7 d~10 d以波尔多液喷叶预防;发病初期应及时清 除病株及其周围表土,对圃地所有幼苗喷1 500倍的45%咪鲜胺水乳剂和200倍的2%农抗120水剂。 5.4 扦插育苗 时间:春季以3月为宜,也可夏季扦插。 插床准备:打碎细土、平整作床后,覆盖黑色地膜。 插穗剪制:选1~3年生健壮母树的粗度0.6 cm以上木质化主干枝,取基部至中部截成长12 cm~15 cm(2~3个节)的小段作插穗。 插穗处理:用500 mg/kg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0 s。 2 DB36/ T 894—2015 扦插方法:按株行距约8 cm插于苗床中,先用小竹筷之类在苗床垂直钻洞,然后将穗条插入,插条 入土深近2/3,仅留一个节在地上。插后苗圃床面浇透水。 若夏季扦插宜以双层遮荫网遮荫(遮阴度约70%)。 5.5 苗期田间管理 除草:经常性中耕除草,控制田间杂草。 浇水:适时适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不得有渍水。 追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至9月之前可追肥3~4次。可施充分腐熟的稀薄禽畜粪水、或喷 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肥等,施肥总量约尿素10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 6 6.1 苗木出圃 起苗时间 育苗当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份起苗,根据栽植时间而定,要求随起、随运、随栽。 起苗应尽量保持根系完好。 6.2 苗木规格 苗木类型 等级 地径(cm) 高度(cm) 其他指标 Ⅰ级 ≥0.5 ≥50 Ⅱ级 ≥0.3 ≥30 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无 Ⅰ级 ≥0.6 ≥50 机械损伤。 Ⅱ级 ≥0.4 ≥30 苗木色泽正常,顶芽完好, 播种苗 扦插苗 7 7.1 栽植 移栽时间 春季萌芽前进行移栽。宜选择雨前、阴天、细雨等天气。 7.2 移栽前苗木处理 移栽前苗木用少量钙镁磷肥拌黄泥浆(磷肥浓度2%~3%)沾根,也可用浓度20 mg/kg的GGR6号溶 液调泥浆。 苗木在栽植前切断过长主根;截干:主干(枝)留约10 cm截除(也可在定植后略高出土面剪取苗 干)。剪下的枝干可制作成插穗育苗或直插栽培。 7.3 栽植密度 较肥沃土壤条件,如农田和下坡位的旱地种植株行距宜30 cm×40 cm;较瘠薄旱地、新开垦土地种 植株行距可20 cm×30 cm。 7.4 移栽方法 3 DB36/ T 894—2015 移栽前全垦或条垦整地,深约25 cm~30 cm,平地做成畦,坡地做成种植条带,带宽约1.2 m。在 栽植带上按照栽植株行距穴栽,每穴宜施约0.25 kg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堆沤腐熟的火土、厩肥)及15 g 钙镁磷肥或25 g复合肥,并与土拌匀。每穴栽1株,栽正、舒根、踏实,栽植深度宜略高于苗木出圃土 痕。 8 园地管理 8.1 中耕除草 根据杂草滋生情况,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2次。 8.2 排水与灌溉 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夏秋干旱要及时灌水。 8.3 追肥 4月以氮肥为主追施1次农家肥或化肥,如充分腐熟的禽畜粪水18 000 kg/hm2,或者雨前或雨时撒施 尿素约15
DB36-T 894-2015 广东紫珠药材培育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7:25: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