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8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496—2015 建佛手栽培技术规范 Cultivation techniques regulation of Fujian Bergamot 2015 - 02 - 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5/T 149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福建中正药 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敏健、潘葳、林忠宁、罗钦、刘明香、刘文静、张云銮。 I DB35/T 1496—2015 建佛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佛手栽培的基地选择、整地、定植、苗期管理、结果管理、修剪、花果管理、病虫 害防治、越冬与冻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南部及沿海地区等主要产区的芸香科植物建佛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佛手 指主产于福建省南部及沿海地区的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果实,是我国佛手四大品种之一,花为紫色或紫红色,果实成熟时色泽橙黄、光亮,香气浓郁、持久, 果实指形清晰呈佛手状。 4 4.1 基地选择 温度 年平均温度应在19 ℃以上,冬季极端低温为0 ℃以上,1月份平均温度应在10 ℃以上,10 ℃以上 的年活动积温6500 ℃以上。 4.2 土壤 土壤pH值以5.5~6.5为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壤土、砂壤土,土壤应符合 GB 15618的规定。 4.3 地形 1 DB35/T 1496—2015 可选择平地或坡地栽培,坡地栽培应选择坡度小于25º,宜选择南向缓坡。 4.4 水源 应选择水源较丰富或可以引水灌溉的地方,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4.5 空气 应选择距城市、工矿企业、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5 km以上,生态环境良好,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5 整地 5.1 挖穴 平地行距2.5 m~3.0 m、株距2.0 m~2.5 m;坡地株距1.5 m~2.0 m,定点挖穴;定植穴长、宽、 深各为60 cm。 5.2 施基肥 在挖好的定植穴中,每穴施有机肥1.5 kg~2.0 kg、钙镁磷肥0.75 kg~1.0 kg,酸性土壤每穴还 要加0.5 kg石灰,然后将表土回填并与基肥拌匀,回填高度应高出地面30 cm以上。 6 定植 6.1 时间 分春季定植和秋季定植,春季定植是在佛手春梢萌芽前,以2月中下旬为宜,秋季定植是在佛手苗 木秋梢老熟后至11月上旬定植。 6.2 苗木 6.2.1 6.2.2 6.3 建佛手苗应从种源清楚、有种苗资质的单位引进。 建佛手苗木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定植前处理 要逐株检查、修剪,剪除植株主干枝30 cm以下的侧枝和病枝,保持植株高度在40 cm~50 cm,适 当短截过长的根系,用50 %多菌灵800倍液和48 %毒死蜱1000倍液的复合药剂对苗木进行消毒和防疫, 苗木浸泡时间5 min~6 min。 6.4 定植方法 将经过处理的建佛手苗放在定植穴中央,理顺根系,回填新土并压紧,浇足定根水,并用周边土做 成圆形土墩,土墩应高出地面30 cm以上。 7 苗期管理 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应开沟排水,干旱季节应每天浇水一次,平时每周浇水1~2次,时间宜 在早晨或傍晚,保证幼苗成活。春季新梢至10 cm~20 cm时开始浇肥,每隔15 d~20 d浇施一次0.3 % 2 DB35/T 1496—2015 尿素加0.5 %含量45 %(N:P:K=15:15:15)的复合肥混合液,按(1.5~2.0)kg/株浇施。幼苗成活后, 去除主干上抽生位置不当的萌芽。 8 结果期管理 8.1 水分管理 8.1.1 排灌水 雨季,佛手园应以排水为主,防止地面积水。夏季晴天每周浇灌水1次,春、秋季每10 d~15 d浇 灌水1次,旱季和夏日高温季节,可根据土壤干旱程度适当增加浇灌水次数。 8.1.2 浇灌水时间 夏季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16时后进行浇灌水,冬季或早春应在午后气温较高时进行浇灌水。 8.2 施肥管理 8.2.1 基肥 秋冬季施基肥,以枯饼、骨粉、腐熟食用菌等有机肥按(7.5~10)kg/株挖条沟深施。 8.2.2 追肥 生长季施以氮肥为主的混合肥,年施3~4次,每次用45 %复合肥(N:P:K=15:15:15)按(250~500) g/株,平地采用环状施肥,坡地采用条沟施肥,同时于花芽分化前(10~11月)以0.2 %的尿素加0.3 % 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或以辅以“绿叶金刚”或“氨基酸钙”等商品专用叶面肥,保证花芽分化。 8.3 修剪 8.3.1 定干 苗木主干于50 cm~60 cm处剪截,主干上保留4~6个充实饱满的芽,以备抽发春梢培养主枝。 8.3.2 培养主枝和副主枝 当新梢生长到10 cm~15 cm长时,定梢确定主枝和副主枝的数量和位置,选3~4个均匀分布、上下 错开、生长健壮的新梢做主枝,主枝上培养副主枝培养,多余新梢全部抹除。 8.3.3 夏剪 当夏梢萌发长至3 cm~5 cm时及时抹梢,每隔3 d~5 d检查一次,做到随发随剪,一直到放秋梢为 止。剪除树冠内部病虫害枝和落花落果枝。 8.3.4 冬剪 在采果后1个月内进行,结合冬季清园进行修剪,重点剪除病虫枝、枯枝、第二次生理落果后下垂 枝、果梗等,并将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8.4 8.4.1 花果管理 促蕾 3 DB35/T 1496—2015 在秋梢生长老熟后(10~11月)采用环剥、环割等处理,促进花芽分化。 8.4.2 保花保果 从花蕾期开始,隔10 d~15 d,用0.1 %~0.3 %尿素、0.3 %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喷施,可视 土壤缺素状况添加微量元素,或用2 %草木灰和1 %过磷酸钙浸出液等叶面肥每隔10 d连喷2~3次,以提 高坐果率。红黄壤佛手园容易缺硼,可在叶面肥中添加0.1 %~0.2 %硼砂,滨海盐碱地佛手园容易缺锌、 锰,可添加0.2 %硫酸锌或0.2 %硫酸锰,每隔10 d连喷2~3次,保证坐果率。 8.4.3 控花 在春季修剪时应疏去部分花量过密的枝梢,提高坐果率,也可疏去(短剪)部分有叶结果枝;在盛 花期、谢花末期分别进行两次摇花,摇去畸形花、花瓣及授粉受精不良的幼果,减少养分消耗。 8.4.4 疏果 疏果前,先对佛手园作大致判断,从坐果多的佛手树先疏。疏果应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6月下旬 至7月中旬),疏去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多留内部和中下部果,少留上部和外围果,按叶 果比(40:1)~(50:1)选留,弱树叶果比可适当加大。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治理原则。 9.2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烟病和溃疡病等,虫害有潜叶蛾、红蜘蛛、凤蝶、卷叶蛾、介壳虫及蚜虫等。 9.3 农业防治 佛手园合理间种牧草或绿肥植物,防止新垦佛手园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湿度,冬季刈割后用作地面 覆盖和绿肥,形成良好种植生态环境;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 自身抗性;冬季彻底清园,剪除病枝叶、徒长枝并集中烧掉,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150倍液喷雾,减少 病虫源。 9.4 9.4.1 9.4.2 9.5 物理防治 用太阳能诱虫灯诱捕潜叶蛾、凤蝶等。 2 每 666.7 m 放置 20 张黄板诱杀蚜虫等。 生物防治 9.5.1 按照糖:醋:水=1:3:100 的比例配制溶液,该溶液每 500 ml 加入 2 ml 的 48 %毒死蜱农药,并 2 放入 5 g~10 g 香蕉皮或 5 g~10 g 菠萝皮,制作成引诱剂,每 666.7 m 放置 15 瓶(30 ml~40 ml) /瓶以诱杀卷叶蛾等。 9.5.2 改善种植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创造利于天敌的环境条件,有选择地人工繁殖或 释放对佛手果实外观没有损害的天敌(如捕食螨)进行防治虫害。 4 DB35/T 1496—2015 9.6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GB 4285和 GB/T 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同时,加强病虫害预测,并根据佛手田 间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对症下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B。 10 越冬与冻害防治 10.1 越冬处理 在霜冻前用塑料薄膜或扎成捆的稻草对建佛手树体进行遮盖,以免受冻。 10.2 冻害防治 10.2.1 轻微冻害 出现卷叶、黄叶或生长衰弱时,用 0.2 %尿素和0.3 %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 春天转暖后,及时追施含氮为主的速效肥,以恢复树势。 10.2.2 中度冻害 在春季开始萌动后对受冻枝条进行修剪,不要在冬天修剪,以免使冻害程度加深。 10.2.3 深度冻害 春天将主干上部冻坏部分锯掉,重新培养树冠。 11 采收与贮藏 11.1 采收 要求先熟先采,分期分批采收。待佛手果实颜色由青黄色转向黄色或金黄色时,达八成熟后,可以 采摘,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采摘必须轻剪,轻放,禁止强拉硬扯,防止果实损伤。 11.2 贮藏 采收后的果实不得露天堆放过夜,避免日晒雨淋,采收的果实在加工前,应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贮 藏或2 ℃~8 ℃冷藏。 5 DB35/T 1496—201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建佛手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建佛手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见表A.1。 表A.1 建佛手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苗木等级 茎干、根系状况 高度(cm) 嫁接口直径(cm) 病虫害情况 嫁接口状况 Ⅰ 茎干直立,根系发达、侧根 4~5 条,无盘根和曲根。 50 以上 0.8 以上 不带病虫害 愈合良好 Ⅱ 茎干直立,根系
DB35-T 1496-2015 建佛手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28: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