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120.01 B38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346—2013 草珊瑚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2013 - 08 - 01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35/T 1346—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三明市三元区林业局、三明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生华、李尔丁、张建华、邢建宏、王文鉴、陈瑞玲、魏榕梓。 I DB35/T 1346—2013 草珊瑚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珊瑚(Sarcandra labra(Thunb.)Nakai)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准备、播种 苗培育、扦插苗培育、苗木质量、苗木出圃和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草珊瑚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 15569-200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肿节 草珊瑚茎和枝上的膨大节部。 3.2 密集扦插 为提高圃地利用率,密度显著高于普通扦插密度的一种扦插方式。 4 4.1 圃地准备 环境 圃地土壤应达到GB 15618-1995中二级以上(含二级)要求,环境空气应达到GB 3095-1996中二级 以上(含二级)要求,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2005的要求。 4.2 选地 1 DB35/T 1346—2013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为圃地。并采用 轮作制度。 4.3 整地 2 整地前应清理杂草、清除草根、石块。秋末冬初进行翻土,深度20 cm~25 cm,整平碎土;每1 hm 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 kg~3500 kg或复合肥350 kg~400 kg作基肥。翌年种植前再翻耕一次,深度20 cm。 4.4 作床 2 育苗前作床,床高约25 cm,宽约1 m,步道宽约30 cm,并敲碎床面土块。每1 hm 用多菌灵2.5 kg 均匀撒入床面并翻拌均匀,耙细整平后,覆盖5 cm厚黄心土。 4.5 搭建遮荫棚 在圃地上方搭建遮荫棚,高约2 m,采用遮阳网遮荫,透光率25%~35%。有条件的可在遮荫棚内布 设喷灌设施。 5 播种苗培育 5.1 种子准备 5.1.1 采种 l1月~l2月,在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集果皮由绿色转变为红色的成熟果实。 5.1.2 处理 将果实堆沤3 d~4 d,搓洗去除果皮,用清水分选,把沉入水中的种子捞出晾干。 5.1.3 沙藏催芽 将种子用干净、无污染的新鲜河沙层积贮藏,每隔7 d左右翻动1次;用沙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松手 即散为宜,沙与种子比例为3:1。播种前20 d~30 d,适当加大沙藏湿度,至种子露白。 5.2 播种 2 2月~3月,采用点播或撒播。点播株行距5 cm×10 cm;撒播每1 m 约180粒种子。播后用细黄心土 覆盖,厚度为盖住种子1 cm,再用塑料小拱棚遮盖苗床。 5.3 苗期管理 5.3.1 浇水 播后7 d~20 d为出苗期,应保持床面湿润。在苗木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10月后应控制 水分。 5.3.2 排水 雨季要加强圃地巡察,发现积水应及时排除,做到不积不淹。 5.3.3 2 追肥 DB35/T 1346—2013 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可在6月~10月的清晨或傍晚,用0.5%尿素溶液适量追肥。 5.3.4 除草、松土 雨季过后,撤除塑料小拱棚。苗木生长期间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适当进行中耕松土。松土要浅, 不伤根,不压苗。 5.3.5 间苗、定苗 5月至8月进行1次~2次间苗,间除生长不良和受伤断干的幼苗,并间密补稀,按保留密度5.0万株 2 2 /667 m ~5.5万株/667 m 定苗。起苗前1个~2个月,逐渐撤除遮荫网。 5.3.6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做好苗期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采取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 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6 扦插苗培育 6.1 穗条 6.1.1 采集 选取健壮植株上l a~2 a生枝条,剪成长10 cm~15 cm的穗条,上下各带一肿节。上肿节上方剪成 平口,下肿节下方剪成45°斜口。每50支一捆,放在清水中保湿、待用。 6.1.2 处理 用50 mg/kg 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泡穗条2 min~3 min,浸泡至下肿节;或在1000 mg/kg奈乙酸溶 液中快蘸后扦插。 6.2 扦插 6.2.1 时间 3月~4月早、晚或阴天进行扦插。当天采条当天插完。 6.2.2 密度 密集扦插株行距3 cm×3 cm,不进行移植的株行距5 cm×10 cm。 6.2.3 方法 处理好的穗条斜插入土,深度2 cm~3 cm,压实,浇透水,并用塑料小拱棚遮盖。 6.3 移植 6.3.1 时间 密集扦插苗长出1片新叶时移植。 6.3.2 方法 3 DB35/T 1346—2013 苗木按高、粗分类栽植,株行距6 cm×12 cm,栽植后压实、苗正不窝根,栽后浇透水。 6.4 苗期管理 见本标准5.3。 7 7.1 苗木质量 分级 合格苗木分为Ⅰ级、Ⅱ级,分级指标见表1。 表1 苗木质量分级指标 Ⅰ级苗 苗 龄 种类 苗高 地 径 根系 长 Ⅱ级苗 根幅 地 径 侧根 数 ≥ (cm) ≥ (cm) (cm) (cm) 0.2~ 0.3 10~15 8 - 30~40 0.3~ 0.5 15~20 12 - 10 15~20 0.2~ 0.3 - - 6~10 0.2~ 0.3 - - 8~12 - - 10~15 (cm) (cm) > > 1-0 20 0.3 15 10 - 15~20 1-1 40 0.5 20 15 - 0.3 - - (cm) 根系 长 侧根 数 ≥ 苗高 (cm) 根幅 > 播种苗 1-0 扦插苗 20 0.2-0.8 20 0.3 - - 12 15~20 1-1 35 0.4 - - 15 25~35 0.3~ 0.4 注:综合控制指标:根系发达、顶芽饱满、色泽正常,无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和机械损伤。 7.2 检验方法 按GB 6000-1999执行。 7.3 检验规则 按GB 6000-1999执行。 8 8.1 4 苗木出圃 苗木调查 DB35/T 1346—2013 出圃前应进行苗木调查,按GB/T 6001-1985规定执行。 8.2 起苗 起苗时间依种植时间而定,尽量做到随起随种。起苗前一天对圃地进行灌水,起苗时应保持根系完 整,不折断苗干。起苗后应及时在蔽荫避风处进行选苗、修根、分级,统计合格苗木产量,剔除不合格 苗。起苗后苗木不能立即外运或栽植时,要进行假植。 8.3 检疫检验 8.3.1 检疫 外运前应进行检疫,检疫不合格不得外运。检疫方法按GB 15569-2009执行。 8.3.2 检验 苗木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圃,并附检验证书。检验方法按GB 6000-1999执行。 8.4 包装 每100株捆成一把。根据运输距离,选择粗包装(直接用箩筐等盛装)和细包装(用纸箱等包装),做 到保持根部湿润不失水。 8.5 运输 及时发运,轻装轻卸,防止重压。运输过程注意保湿,避免风吹、雨淋、日晒。苗木运到目的地应 及时栽植或假植。 9 9.1 档案管理 田间记录 内容包括圃地地点、繁殖材料、育苗时间、数量及面积;施用肥料和农药的种类、时间、用量和方 法;产量质量和出圃时间;主要培育措施以及经济效益等。 9.2 档案 应由专人负责建立档案,持续记载生产计划、技术措施方案和田间记录等,并逐步实行档案的现代 化管理。 5 DB35/T 1346—2013 参 考 文 献 [1]GB/T 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DB35/T 1346-2013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草珊瑚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35/T 1346—2013 * 2013 年 10 月第一版 2013 年 10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346-2013 草珊瑚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03: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