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38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766—2014 秦艽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4 - 04 - 0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766—201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育苗技术 .......................................................................... 1 低海拔地区育苗在秋季进行,产地育苗于春季进行。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秦艽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 4 I DB51/T 1766—2014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编写单位: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科院经作所、甘孜州农科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涛、杨晓、罗孝贵、胡尚钦、童文、丰先红、孙佩、黄璐琳。 II DB51/T 1766—2014 秦艽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粗茎秦艽种苗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和种苗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粗茎秦艽低 海拔异地育苗和产地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1/ 336 无公害农产品(或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 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 338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粗茎秦艽 龙胆科植物粗茎秦艽 Gentiana crasscaulis Duthie ex Burk。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DB51/336规定。土壤pH 6.0~8.3,有机质含量﹥1.0%,氮磷钾含量较丰富,土层深厚,疏 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秋季育苗的地区冬季极端气温不能低于0℃。 5 5.1 育苗技术 种子采收 选用3年生以上的无病虫害的健壮粗茎秦艽植株,大部分蒴果变黄,种子成褐色或棕色时用剪刀将 果穗剪下,放通风阴凉处后熟7d~8d,脱粒,晒干备用。 5.2 种子处理 采用当年收种子,用200mg/kg 赤霉素浸泡24h后,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5.3 育苗时间 1 DB51/T 1766—2014 低海拔地区育苗在秋季进行,产地育苗于春季进行。 春季育苗:土壤解冻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早春。秋季育苗:气温在0℃以上的低海拔区于9 月底至10月下旬育苗。 5.4 苗床准备 肥料施用应符合 DB51/338。 选择地势平整排灌方便的地块,深耕25cm,按厢宽1.3m开厢;每667㎡苗床均匀撒施N 3.0 kg、P2O5 2.0kg、KO2 5.0 kg、腐熟有机厩肥或饼肥100kg;再用0.5%辛硫磷兑水100倍均匀喷雾于地表防治地下害 虫,立即浅耕整平。 5.5 播种 每667㎡苗床用0.3kg种子,拌30倍的草木灰均匀撒入苗床内,覆盖0.5cm细土后拱盖地膜。 5.6 定苗 待苗长出2~4片叶时,按株距2cm间苗,20d后按株距4cm定苗。 5.7 揭膜、遮阴 春季育苗的气温稳定通过20℃时揭膜,秋季育苗的次年2月下旬揭膜,秦艽幼苗不耐高温和烈日暴 晒,揭膜后用遮阳网以遮阳防止烈日烧伤秦艽幼苗,并降低叶斑病的发生。 5.8 追肥 第一次间苗后用清粪水浇苗床;移栽前半月施一次肥,每667㎡用N 2.5 kg兑清粪水1000 kg浇施。 5.9 病虫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药使 用应符合DB51/337规定。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5.9.1 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害、生长健壮的植株培育种子。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茬,清洁田园。 5.9.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5.9.3 物理防治 用黄板、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5.9.4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5.9.5 起苗时间 春(秋)季育苗均于次年5-6月,秦艽种植区气温稳定通过12℃时起苗移栽。 5.9.6 2 种苗标准 DB51/T 1766—2014 划分为三个等级。 表1 秦艽种苗等级划分标准 叶片长度 根长 根粗 cm cm mm 8-10 10-14 >10 7-10 无 二级 6-8 8-10 8-10 4-7 无 三级 <6 <8 <8 <4 无 等级 叶片数量 一级 有无病虫害 3 DB51/T 1766—2014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秦艽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发生时期 危害症状 危害叶片,呈不规则形状,叶背 锈病 6月开始发病,7 有锈孢子器,淡褐色或红褐色, 月~8月发病最重 周围有黄色晕圈堆积呈褐色,后 期破裂 叶斑病 6月开始发病,7 月~8月发病最重 黄叶病 蚜虫 蛴螬、蝼蛄等 地下害虫 7月~8月高温干旱 时发生最重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源。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粉剂 1000倍液,每7d~10d喷施1次,连喷2次~ 次 危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或多角形, 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 黄褐色,潮湿时背面有灰色霉状 500倍,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溶 物 液,每10d喷施1次,连续喷2次~3次 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 磷酸二氢钾加铁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喷施,每 害,叶片褪绿变黄 15d喷施1次,连续喷2次~3次。 用20%的吡虫啉2000倍液、25%的抗蚜威 取食叶片,受害叶片失绿变黄 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d~10d喷施1次, 连续交替喷施2次~3次,或用黄板诱蚜 危害幼苗根部、茎基、咬食幼苗 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喷施于地 嫩茎,幼苗枯死 表,出苗后再喷1次。 备注:如有新的适合秦艽生长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应优先选用; 秦艽苗床病虫害防治的施药时期距药材采收期很长,所以未注明安全间隔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1/T 1766—2014

pdf文档 DB51-T 1766-2014 秦艽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766-2014 秦艽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766-2014 秦艽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766-2014 秦艽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15:5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