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电梯安全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2022-06-30发布 2023-01-01实施
浙江省教育后勤基建协会 发布 ICS 13.110
CCS A 01
团体标准
T/ZJHQ 1 —202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HQ 1 —2022
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教育后勤基建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浙江省教育后勤基建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文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嘉兴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术海、林浩、丁峰、李战国、 王跃光、 许天雷、吴通苗、马超英、王嘉珏、
于明州、吴文婷、 闵德钰、席勇、王海明、储家淼、张进标、邓勇、郭伟刚、刘菊权、朱利民、夏泉、
胡立央、袁凯、徐建辉、刘晓玲。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HQ 1 —2022
2 引言
以标准化规范高等学校电梯安全管理,是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援能
力的基本保障。 为加强电梯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件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浙江省高等院校电
梯安全管理工作实际,运用标准化手段进一步提炼高等学校电梯安全管理的内涵和要求,有助于固化工
作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校园安全稳定,提升相关方对电梯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等
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HQ 1 —2022
3 高等学校电梯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电梯管理的基本要求、安全管理、监督与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高等学校的电梯安 全管理,也适用于相关方实施电梯安全管理评价,其他学校类电梯
管理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0060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 1689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8775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
GB 25194 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25856 仅载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28621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T5002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DB33/T 728 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
DB33/T 2018 电梯乘用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 、DB33/T 728 、DB33/T 2018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lift
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
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来源:DB33/T 728 —2016,3.1]
3.2
使用单位 user unit
具有电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也
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HQ 1 —2022
4 [来源:TSG 08-2017]
4 基本要求
4.1 使用单位确认原则
4.1.1 电梯所有权人自行管理电梯的,电梯所有权人为电梯的使用 单位。
4.1.2 新建项目尚未移交给电梯所有权人的,该项目的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4.1.3 电梯所有权人将电梯委托第三方单位的,应当与受托单位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受委托的第三方
单位为使用单位。
4.1.4 电梯所有人将电梯用于出租的,租赁期内, 出租单位为使用单位 ,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
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约定 。
4.1.5 未确定使用单位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
4.2 组织机构
4.2.1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是指使用单位中承担电梯安全管理职责的内设机构,其职责是贯彻执行电梯
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负责落实使用单位的主要义务。
4.2.2 电梯数量 30台以上(含 30台)的使用单位,应成立校级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
任人。
4.2.3 校级电梯安全管理机构由后勤、设备管理、保卫、基建、学生、人事等部门组成,根据使用单
位工作实际确定牵头部门,统筹领导电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相关事宜。
4.3 人员配备与经费投入
4.3.1 明确作为电梯使用单位最高管理者的主要负责人,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电梯安全节能负总责。
4.3.2 配备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 负责人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证书, 其职责如下 :
a) 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电梯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电梯的安全使用;
b)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
c) 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电梯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
d) 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e) 组织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
f) 对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g) 组织隐患排查,并联系与督促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4.3.3 单个校区每 10台电梯应至少配备 1名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不足 10台的至少配备 1名电梯兼
职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a) 组织建立特 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b) 办理电梯使用登记;
c) 组织制定电梯操作规程;
d) 组织开展电梯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e) 组织开展电梯定期自行检查;
f) 编制电梯定期检验检测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
g) 按照规定报告电梯事故,参加电梯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h) 发现电梯事故隐患时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决定停止使用电梯,并及时报告本单位安全
管理负责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HQ 1 —2022
5 i) 纠正和制止电梯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4.3.4 安全管理员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上岗,每年定期接受安全教育、电梯使用、应急救
援等培训。
4.3.5 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专项经费,用于电梯的日常维护、大修改造、检验检测、维护保养、购买保
险及相关人员培训等方面。
4.4 管理制度
4.4.1 建立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4.4.2 建立电梯安全管理“一梯一档”台账,台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c) 电梯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
明、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证书等;
d) 安装、改造和修理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改造修理监督检
验报告、验 收报告等技术资料;
e) 电梯定期检验检测报告;
f) 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g) 电梯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维护保养记录;
h) 电梯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检验、检修、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
i) 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
j) 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及其他电梯随机文件;
k)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记录与定期维护保养记录;
l) 零配件选用情况记录;
m) 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n) 维护保养单位的资质、维护保养人员的资格证书;
o) 电梯全生命周期必要的视频、音频等电子档案。
5 安全管理
5.1 采购
电梯采购时应综合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a) 产品性能、质量保证承诺、售后服务;
b) 配备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 监测装置,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免费开放电梯运
行参数信号接口 ;
c) 电梯制造单位的信用情况、应急救援能力,且 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控制密码, 以免影响电梯正
常使用或维护保养 。
5.2 安装、改造和维护保养
5.2.1 电梯的安装、改造和维护保养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应符合 GB 7588、GB/T 10060 、
GB 16899 、GB/T 18775 、GB 25194 、GB 25856 、GB 28621 、DB33/T 728
T-ZJHQ 1—2022 高等学校电梯安全管理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45: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