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80
A 18 CERACU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团体标准
T/CERACU 203—2020
计算机核心课程规范
操作系统
Specification for Core Courses of Computer Science —
Operating System
2020 - 11 - 27发布 2021 - 05 - 01实施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RACU 203—2020
I 目 次
目次 ................................ ................................ ................. I
前言 ................................ ................................ ................ II
计算机核心课程规范 操作系统 ................................ .......................... 3
1 范围 ................................ ................................ ............... 3
2 术语和定义 ................................ ................................ ......... 3
2.1 术语 ................................ ................................ ............. 3
2.2 定义 ................................ ................................ ............. 3
3 缩略语 ................................ ................................ ............. 3
4 同义词 ................................ ................................ ............. 4
5 概述 ................................ ................................ ............... 4
6 课程目标与总体要求 ................................ ................................ . 5
6.1 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 ............................... 5
6.2 考核要求 ................................ ................................ ......... 5
7 基础知识点及要求 ................................ ................................ ... 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RACU 203—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 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CERACU)提出,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标准
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
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大学、电
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重庆 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向群、向勇、陈渝、罗宇、王雷、李善平、孙卫真、赵霞、张亮、宫晓利、
翟高寿、杨兴强、谷建华、张羽 、田卫东、蒲晓蓉、廖勇、陈莉君、杨宏雨、朱敏、孟祥武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RACU 203—2020
3 计算机核心课程规范
操作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 高等学校 计算机操作系统 课程的知识点集合 、知识体系结构 ,规定了 课程的
教学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 高等学校计算机 操作系统 课程、教材、 教学过程 和教学评价 。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术语
学时 class hour
学时指教学的时间单位。 1节课的时间称 1学时。本文件中 1学时为50分钟左右。
学时也称“课时”。
2.2 定义
知识体系 body of knowledge
知识体系是由 一套完整的概念、术语和活动的集合组合而成 ,被相关的学术团体或专业协会所
定义的专业领域 ,它是任意知识组织的一种知识表示形式 。
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
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 也是最具体的内容 。
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或者通过练习可以掌握。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 (Direct Memory Access )
FCB:文件控制块( File Control Block )
IPC:进程间通信(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
LRU:最近最久未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RACU 203—2020
4 MMU:内存管理单元( Memory Management Unit)
PCB:进程控制块 (Process Control Block )
SPOOL:假脱机( 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s On L ine)
TLB:快表(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
4 同义词
下列同义词 适用于本文件。
内核态: 核心态;管态;系统态。
用户态:目态。
陷入指令 :访管指令 。
命令行解释器 :SHELL;命令解释器 。
陷入:陷阱。
处理器:处理机。
进程控制块 :进程表 。
死锁解除:死锁撤销;死锁恢复。
地址转换 :地址翻译;地址映射
内存紧缩:内存压缩 。
内存抖动:内存颠簸。
页框:页帧。
页面置换算法:页面淘汰算法 ;页面替换算法 。
写时复制:写时拷贝。
外部设备 :外设。
设备管理: 输入输出 管理;I/O管理。
设备独立性:设备无关性 。
5 概述
本文件主要包括 与具体商用操作系统 无关的操作系统 基础知识点 及要求。
课程授课和学习中应该以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覆盖。主讲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培养目标的
要求,采用不限于课内教学的方式引导和教授其它扩展知识点 ,扩大学生知识面。
知识体系 由知识点构成, 按照分层 定义,结构层级不超过 三级,每个知识点 可以容纳下级知识
点,也可以是原子知识点 。能力要求 给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层次的具体要求 。学时要求 是应至
少达到的学时下限 ,不设上限, 包括总学时 、理论学习学时( 包括听课、自学的各种形式) 、实践
学时(包括实验课 、项目实训等各种形式) ,“其他”可根据不同 专业的需要扩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RACU 203—2020
5 知识点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点属性
属性项 数据类
型 取值范围 可选(O)
/必备(M) 说明
标识符 字符串 长度不超 过20 M 在本文件中唯一标识知识点
名称 字符串 长度不超过40 M 应采用行业内共识的知识点名称
说明 字符串 长度不超过400 O或M 说明知识点内涵。 非原子知识点 O,原子知识点 M
能力要求 容器类
型 包含一级、二级、三
级三个子项 M
一级 字符串 长度不超过 1000 O 说明某知识点 “一级”要求的具体含义
二级 字符串 长度不超过 1000 O 说明某知识点 “二级”要求的具体含义
三级 字符串 长度不超过 1000 O 说明某知识点 “三级”要求的具体含义
学时要求 容器类
型 包括理论、实践、 其
他三个子项 O/M 顶层知识点为 M;非顶层知识点 为O
总学时 整数 大于0 O/M O/M规则同“学时要求 ”。此项为生成项, 等于理论、
实践、其他三项之和
理论 整数 大于或等于 0 O/M O/M规则同“学时要求 ”。理论、实践、 其他至少一项
不为0,且三项总和与总学时相等
实践 整数 大于或等于 0 O/M O/M规则同“学时要求 ”。理论、实践、 其他至少一项
不为0,且三项总和与总学时相等
其他 整数 大于或等于 0 O/M O/M规则同“学时要求 ”。理论、实践、 其他至少一项
不为0,且三项总和与总学时相等
6 课程目标与总体要
T-CERACU 203—2020 计算机核心课程规范 操作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1:51: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