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3.020;95.020 CCS P 18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2022-06-08 发布 2022-07-08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513—2022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建筑 ............................................................................... 3 5.1 主体 ........................................................................... 3 5.2 出入口 ......................................................................... 3 5.3 孔口 ........................................................................... 3 6 结构 ............................................................................... 4 6.1 一般规定 ....................................................................... 4 6.2 构造规定 ....................................................................... 4 7 设备 ............................................................................... 6 8 管线防护 ........................................................................... 7 9 平战转换 ........................................................................... 7 参考文献 .............................................................................. 9 I DB37/T 451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人民防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以下简称“综合管廊人防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人防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设 备、管线防护、平战转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22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 5083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DB37/T 510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综合管廊 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来源:GB 50838—2015,2.1.1] 3.2 干线综合管廊 trunk utility tunnel 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来源:GB 50838—2015,2.1.2] 3.3 支线综合管廊 branch utility tunnel 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来源:GB 50838—2015,2.1.3] 3.4 缆线管廊 cable trench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 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来源:GB 50838—2015,2.1.4] 3.5 城市工程管线 urban engineering pipeline 1 DB37/T 4513—2022 城市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 政公用管线,不包含工业管线。 [来源:GB 50838—2015,2.1.5] 3.6 吊装口 hoisting hole 用于将各类管线、设备、材料吊入、吊出而在综合管廊上开设的洞口。 3.7 通风口 air vent 供综合管廊内外部空气交换而开设的洞口,包括进风口、排风口、排烟口等。 3.8 逃生口 escape hatch 紧急情况下供廊内人员逃生的口部。 3.9 地下监控中心 underground utility tunnel control center 位于地下,对综合管廊本体环境、附属设施进行集中监控、管理的场所。 3.10 防护区段 protective unit 综合管廊落实防护要求中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独立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3.11 舱室 compartment 由结构本体或防火墙分割的用于敷设管线的封闭空间。 [来源:GB 50838—2015,2.1.12] 3.12 战时主要出入口 wartime mainentrance 战时空袭前、空袭后,可供综合管廊维护、抢险、抢修人员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比较方便的出入 口。 3.13 战时垂直式出入口 wartime vertical entrance 通过逃生口出入综合管廊的战时人员出入口。 3.14 管廊防护结构 civil air defence structure for utility tunnel 综合管廊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体和底板,及起防护密闭分隔作用的 墙体、楼板的总称。 3.15 平战转换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eacetime and wartime 综合管廊工程平时状态与战时状态相互转换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4 基本规定 4.1 综合管廊人防设计要求应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人民防空工程专项规划中,并充分利用综 合管廊平时的设备设施,做到统一规划、同步设计。 4.2 综合管廊人防设计应保障在预定武器作用下战时管廊内管线、设备的安全及正常运行。 2 DB37/T 4513—2022 4.3 综合管廊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应与城市防护类别一致,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可采用 6 级,重点区域干线综合管廊抗力级别可适当提高。 4.4 综合管廊人防工程的防化级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舱室无防化要求; b) 有人值守的地下监控中心等附属房间的防化级别为丁级,其隔绝防护时间不应小于 2 h。 4.5 各类管线穿越管廊防护结构时,应采取相应防护(密闭)措施。 4.6 综合管廊人防设计设防要求: a) 宜分类分舱设防; b) 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应采取防护设计,缆线管廊不设防; c) 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排水的舱室,污水管、雨水管独立设置的舱室及燃气舱室,可仅做结 构设防。 5 建筑 5.1 主体 5.1.1 综合管廊人防工程防护区段划分宜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同舱室之间分别划分防护区段; b) 地下监控中心等附属房间单独划分防护区段。 5.1.2 综合管廊人防工程可不划分抗爆单元。 5.1.3 综合管廊人防工程战时主要出入口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当条件限制不能设置在倒 塌范围以外时,口部应有防倒塌堵塞的措施。地面建筑倒塌范围见表 1。 表1 地面建(构)筑倒塌范围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6 级、5 级 地面建筑结构类型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0.5 倍建筑高度 5.00 m 5.1.4 地下监控中心,战时宜设置干厕,配置 1 个防臭干马桶。 5.2 出入口 5.2.1 防护区段战时出入口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结合平时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及监控中心与管廊之间的连通口设置; b) 每个防护区段应设置两个及以上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其中至少一个战时主要出入口,战 时垂直式出入口和连通口不应作为战时主要出入口。 5.2.2 战时主要出入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1.5 m,净高不应小于 2.3 m;门洞净宽不应小于 0.8 m,净高 不应小于 2.0 m;楼梯净宽不应小于 1.0 m。 5.2.3 舱室防护区段间的连通口应设置一道双向受力防护密闭门;监控中心与舱室之间的连通口隔墙 两侧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门洞净宽不应小于 0.8 m,净高不应小于 2.0 m。 5.2.4 舱室战时出入口应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地下监控中心战时主要出入口应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 和一道密闭门。 5.3 孔口 5.3.1 平时逃生口宜优先采用平战两用防护设备。当采用防护密闭门时,应在水平通道内设置。 3 DB37/T 4513—2022 5.3.2 平时通风口应设置具有快速关闭功能的防护密闭

pdf文档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50: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