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P 65 DB32 备案号: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985-202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on river or lake bank slopes 2021-02-03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3-03 实施 发布 DB32/T 3985-2021 目 前 次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划设计 ..........................................................................................................................................2 5 植物配置 ..........................................................................................................................................2 6 植物栽植 ..........................................................................................................................................3 7 植物养护 ..........................................................................................................................................4 附录 A(资料性)常见耐寒性和耐淹性植物种类 ...............................................................................5 附录 B(资料性)部分常见植物种类示图 ...........................................................................................8 I DB32/T 398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要求进行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南京林业大学、江 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健、王浩、陈昌仁、万静、张敏、徐铭、丁亚、周钧、王蔚、孙永明、张明、 朱敏、李帆、汪露、陆承璇、杨子桐、陈安仁、张欣怡。 II DB32/T 3985-202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湖岸坡植物防护的规划设计、植物配置、植物栽植、植物养护等。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收录的河道、湖泊岸坡植物防护, 其他河湖的岸坡植物防护可参照执行,有水利血吸虫防治要求的河湖岸坡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L 171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本土植物 native plants 河湖所在地原有自然生长分布的植物。 3.2 水生植物 aquatic plants 整个或部分植物体长期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3.3 河湖岸坡防护 river or lake bank slope protection 为防止水流和波浪对河道、湖泊岸坡基土冲蚀、淘刷造成的侵蚀、塌岸等现象采取的防护措施。 3.4 苗木参数 seedling measurement parameters 苗木质量形态指标中的一些重要参数,主要有胸径、地径、球径、蓬径、树高等。 a) 胸径是指乔木或大型花灌木,根部以上1.3 m处的苗木直径; b) 地径是指小型花灌木,根部以上5 cm处的苗木直径; c) 球径是指修剪后呈球形或近球形的球体直径; d) 蓬径是指乔木或大型花灌木树冠部分各方向的平均直径; e) 树高是指苗木栽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 1 DB32/T 3985-2021 4 规划设计 4.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规划设计应以保障堤防安全为目标,满足河湖防洪、排涝、供水及航运等基本 功能,统筹兼顾景观美化、水质净化等。 4.2 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河湖岸坡所在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特性,因地制宜开展规划设计; b) 位于城镇范围内的河湖岸坡,需满足城镇总体规划; c) 河湖岸坡结构防护以外的裸露部位应进行植物防护全覆盖; d) 乔灌木的树冠、根系应与架空线缆、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e) 堤防道路的交叉口、弯道等处宜为草本或低矮灌木,以不影响安全视距为准; f)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不应降低堤防原设计标准,必要时应按GB 50286规定复核; g) 行洪河道内禁止栽植高杆植物,堤身禁止栽植竹类植物; h) 规划设计宜由水工结构、水土保持等专业人员合作完成。 4.3 规划设计的范围,宜包括滩地、迎水坡、堤顶、背水坡和堤后管理范围等。 4.4 规划阶段形成的文件,一般包括规划说明、总规划平面图、分区规划平面图、典型剖立面图、局 部植物防护效果图、绿化分析表、主要树种种类、投资估算等。 4.5 设计阶段形成的文件,一般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布置图、分区平面设计图、分区竖向设计图、 典型剖立面图、植物清单、投资概算等,以及根据需要设置的步行道路、台阶、路灯、亲水平台、局部 造景等设计。 4.6 几种常见河湖岸坡形式植物防护规划的原则: a) 自然式,常见于河流水势平缓的自然河道,宜保留岸坡原有地貌特征,稍作平整,可栽植水 生、湿生植物和固坡植物; b) 斜坡式,常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采用,宜保留原有古树名木和树形好的孤植树,可栽植固坡植 物; c) 直墙式,常用于水位落差小或波浪冲刷严重的堤段,挡墙 2 m 内不宜配置根蘖性强的乔灌木树 种,可栽植爬越挡墙的藤本植物。 4.7 植物种苗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选择无病虫害、存活率高的良种壮苗; b) 水生植物宜选择芦苇、黄菖蒲等防浪、消浪效果明显的种苗; c) 草种(皮)宜选择繁殖易、生长快、耐践踏、耐寒、耐湿、适应性强的; d) 灌木宜选择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害强的种苗; e) 乔木宜选择胸径 5 cm 以上、树高 2 m 以上树干通直的壮苗,有通行要求的分枝点大于 2.5 m。 4.8 位于水利风景区、园林景区、城镇段河湖岸坡植物防护规划设计,可结合GB 51192规定。 4.9 植物防护工程应与河湖岸坡整治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5 植物配置 5.1 植物配置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优先选用本土植物,宜推广适地性好的外来植物; b) 宜选择适应性强、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植物; c) 不宜大面积配置整形植物,或栽植成本、养护成本高的植物; d) 常绿树与落叶树、针叶树与阔叶树可错落配置,常绿乔木配比不宜低于 1/3; e) 有白蚁防治要求的堤防不应配置根系发达的植物; 2 DB32/T 3985-2021 f) 河湖岸坡宜实现植物防护带连续,植物群落应体现水陆梯度和水域岸线的变化; g) 位于堤防管理范围内的办公区、生活区植物配置与岸坡植物配置应有所区别; h) 位于水利风景区或园林景区内的河湖岸坡,可结合 GB 51192 规定。 5.2 河湖迎水岸坡植物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常水位以下区域,一般以自然繁殖的水生植物为主,可在水深 1 m 以内配置适宜的水生植物; b) 常水位至设计洪水位区域,应配置耐淹性强的植物,一般以低矮草为主体,非行洪河道或排 涝河道不影响排涝的情况下可配置耐湿乔灌木; c) 设计洪水位以上区域,一般配置低矮草和灌木; d) 迎水面开阔的岸坡(如:湖泊),一般在滩面或防浪林台上配置消浪植物,宜采用“乔灌结 合”模式,常选用杞柳、垂柳、中山杉、落羽杉、池杉等耐淹性植物,成林后乔木树冠宜控制 在警戒水位与设计洪水位之间,具体要求可按 SL 171 规定。 5.3 堤顶堤后植物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堤顶,一般以灌木和低矮草为主,也可配置株径较小的乔木; b) 堤顶为自然高地的,一般以保留原有植被为主,可补充乔木或灌木,兼顾水土保持和景观; c) 背水坡和堤脚,有防汛查险要求的一般以草本植物为主,没有的可配置乔木; d) 堤后管理范围,宜配置速生、丰产的经济林木树种,造林时应距离堤脚 8 m~10 m,具体要

pdf文档 DB32-T 3985-202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985-202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985-202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985-2021 河湖岸坡植物防护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2 00:00: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