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8/T 49—2021 景东晚芒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6-1 发布 2021 - 7 - 1 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8/T 4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景东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景东彝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景 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普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市金山区蔬菜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丕钦、石凤兴、张雄、罗美莲、刘会、李发祥、杨亚琼、苏礼芹、陈佳、 陈杰、刘晓艳、罗文荣、罗杰、王晓、徐进。 I DB5308/T 49—2021 景东晚芒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景东晚芒生产的园地选择、苗圃培育、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 分级、包装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景东晚芒生产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476 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芒果 NY/T 3011 芒果等级规格 NY/T 5025 无公害食品 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景东晚芒 Jingdong wanmang 属漆树科芒果属常绿乔木(学名:Mangiferaindica Jingdongwanmang ),树体分枝率高、枝叶 茂盛、叶革质、互生、披针形,叶面光滑平展,叶长15 ㎝-30 cm,叶宽5 ㎝-9 cm,叶柄长2.5 ㎝-5.5 cm; 花小,杂性,成顶生圆锥花序,花轴长22 ㎝-24 ㎝,花瓣浅黄色,花药淡紫色;果核扁椭圆形,多胚; 果象牙形、果蒂膨大、果肩瘦削、果喙有明显的喙状突起、外观光滑、果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芳香, 果熟时外观金黄色,果肉黄色。具有坐果率高、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优质高产、晚熟的特点。景东 晚芒于2012年12月12日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名景东晚芒(编号:云R—SV—MI— 013—2012);于2017年11月29日被云南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良种编号:云 S-SV-MI-007-2017)。 3.2 本地小芒果 Local mango 属漆树科芒果属常绿乔木(学名:Bendi Xiao Mangguo),树体分枝高、枝叶茂盛、叶革质、互生、 披针形;花小,杂性,黄色,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果皮从生长到成熟均为绿色,果肉黄色,香甜浓郁, 1 DB5308/T 49—2021 多汁,成熟标志为手捏微软,果实外观光滑,果核大,坚硬肾形,果肉少,纤维多,食用时纤维常挂齿。 本地俗称小杨桃、蔓芒等。 3.3 斑点 specle 果皮由于物理碰撞、病害、虫害等原因引起的不规则斑块。 4 园地选择 4.1 基本条件 宜选择无污染、环境优良、海拔1400 m以下、坡度25度以下、开阔向阳的区域。 4.2 气候条件 景东晚芒适宜于年均温18 ℃-25 ℃、最低温度不低于0 ℃、年降雨量600 mm—1500 ㎜、年日照时 数大于1800 h、花期日均温度大于20 ℃、有效积温在6300 ℃以上区域。 4.3 土壤条件 土壤宜选择砖红壤、红壤、黄壤,有机质含量≥10 g/kg,土壤pH值5.5—7.5,耕作层厚度不小于 0.3 m,地下水位1 m以下。其他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4 环境空气 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 4.5 灌溉用水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5 苗圃培育 每年6-7月采用12 cm×18 cm规格的育苗杯装上营养土,砧木品种宜选择本地小芒果,剥去硬壳放 入育苗杯内,盖土厚度为2 cm—3 cm,之后管理培育至基部茎粗1 cm以上的实生袋苗为砧木,于次年3 月-6月用景东晚芒枝条为接穗,嫁接在15 cm—20 cm处。嫁接方法采用切接。嫁接后随时进行水、肥、 病、虫、草害管理。当嫁接苗抽两次稍并木质化后可以出圃移栽。 6 定植前准备 6.1 种植密度 每667 ㎡种植55株、45株或33株,规格3 m×4 m、3 m×5 m或4 m×5 m。 6.2 开挖种植塘 开挖时间为1月-2月,规格为0.8 m×0.8 m×0.8 m,开挖时生熟土分开堆放,让阳光暴晒,熟化土 壤,杀灭病菌虫卵。 6.3 回塘 2 DB5308/T 49—2021 3月-4月,先将熟土回塘,每塘生土与25 kg以上有机肥混合后再回塘,使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7 定植 7.1 定植时间 有灌溉条件的3月-5月定植、无灌溉条件的6月-8月雨后晴天定植。 7.2 定植方法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损伤小的苗木移栽。塘内开挖与移栽苗木营养袋稍大的定植穴,除去 袋后将苗木置入穴内扶正回土,从外向内压实,回土高出塘面15 cm,浇透定根水,若遇干旱间隔7 d 灌水一次。雨天或暴风雨后需及时排除积水防涝。 8 施肥 8.1 幼树期施肥 定植成活抽出新稍后施第一次肥,间隔3个月再施一次,每株每次施三元复合肥(15:15:15)0.1 kg。 冬季清园时每株施有机肥10 kg。次年于5月、7月、9月在根部开挖环沟,每株施三元复合肥(15:15:15) 0.2 kg。冬季清园时每株施有机肥2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8.2 结果树期施肥 8.2.1 促花肥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花芽分化前每株根部施用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0.3 kg。 8.2.2 谢花肥 末花期每株施三元复合肥(15:15:15)0.3 kg。 8.2.3 壮果肥 当大部分果实横径达2.5 cm左右时,每株施三元复合肥(15:15:15)0.3 kg。 8.2.4 促梢肥 采果后每株开沟环施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1.0 kg。 9 整形修剪 9.1 幼树期 修剪步骤:一定干;二抹芽,留2-3个芽;三新稍长至30 cm—40 cm短截。修剪前先施肥,剪后喷 药,整个时期均可进行。 9.2 结果期 9.2.1 花前 3 DB5308/T 49—2021 花芽萌动前20 d-30 d,剪除枯、病虫、过密、弱、徒长和位置不当枝,以利通风透光。 9.2.2 果实发育期 抹除春梢,剪除无果花枝及妨碍果实生长的枝叶。 9.2.3 采果后 回缩过长结果枝,剪除果柄、病虫、过密、细弱、徒长和位置不当枝。 10 高接换种 三年芒、象牙芒等老树均适宜改造嫁接成景东晚芒。嫁接改良方法有主干嫁接和高枝嫁接,主干嫁 接于离地60 cm处截断,采用插皮接方式,每株接2个-4个接穗;高枝嫁接于离地1.5 m处截去原枝,采用 切接方式,每枝接1个-2个接穗。嫁接时间选择在3月-6月晴天为宜。 11 病虫草害防治 11.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果实蝇、蓟马、象甲、叶瘿蚊、扁喙叶蝉、横线尾夜蛾等。 11.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原则。 11.3 防治措施 11.3.1 植物检疫 选用无检疫性病虫苗木,推广保健栽培。 11.3.2 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种苗,及时清除烧毁园内病枝、株,石灰液涂白树干。 11.3.3 药剂防治 主推生物农药,控制化学农药用量,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使用药剂应符合NY/T 1276、NY/T 5025 和NY/T 1476的规定。防治措施见附录A。 11.3.4 草害防治 宜选择种植矮杆豆科、绿肥作物;秸秆覆盖果树根部四周;使用除草器械除草等生态除草技术。 12 花果管理 12.1 保花保果 12.1.1 保花 4 DB5308/T 49—2021 盛花期喷50 mg/L —100 mg/L赤霉素或40 mg/L—50 mg/L奈乙酸保花。花期遭遇低温,抹花后,用 3 mg/L—5 mg/L浓度赤霉酸喷雾,6 d一次,连喷6—7次,促其重新开花。 12.1.2 保果 若果实发育期遇旱时每15 d每株灌水20 L—30 L,喷0.2%—0.3%磷酸二氢钾液或叶面宝、爱多收等 2次,中间间隔7 d—10 d。 12.2 疏花疏果 12.2.1 疏花 根据树势、树龄、气候环境等进行疏花,树势弱、花枝多、老树、幼树、畸形花宜多疏,反之少疏; 树顶部多疏,中部少疏。疏花宜在花序抽发后花蕾开放前进行,并剪除细弱枝。 12.2.2 疏果 幼果果径0.5 cm至膨大前完成2—3次疏果。先摘除畸形、病虫、密生果,再摘除发育不良果、小果, 留无创伤、形正果,强枝、强穗多留,弱枝、弱穗少留,每花序留1-2个果。 12.3 套袋 果实长达6 cm—8 cm时,剔除病虫危害果、畸形果、多余果,杀虫、杀菌剂喷雾后用18 cm×27 cm 专用袋套袋护果。 13 采收 13.1 采收时间 9月上旬开始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宜选择清晨露水干后或者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高温和雨天 采收。 13.2 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为: a) 采用两剪法采果,第一剪留 3 cm—5 cm 果柄剪下,第二剪留 0.3 cm—0.5 cm 果柄,剪去多 余果柄。若流胶,果柄向下置于架子上至胶流尽。 b) 采下果实,放于软物衬垫果篮或塑料筐,轻拿轻放。 c) 放置果实,果柄向下,一层果实垫一层清洁柔软衬垫,避免胶汁相互污染。 d) 采收工具要洁净、无污染,采收、搬运避免暴晒、雨淋。 13.3 采后处理分级 采后处理分级要求: ——剔除病虫害、机械损伤、开裂、腐烂果实,置于阴凉通风场所。 ——芒果质量标准应符合 NY/T 3011 的规定。 ——景东晚芒果实分级指标见下表 1。 5 DB5308/T 49—2021 表1 景东晚芒果实分级指标 等级 果长(cm) 果重(g) 表皮 一级果 16 cm-22 cm 350 g以上 斑点少于5% 二级果 14 cm-16 cm 300 g以上 斑点5%-10% 三级果 12 cm-14 cm 300 g以上 斑
DB5308-T 49—2021 景东晚芒栽培技术规程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2 02:06: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