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38 45 4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CCS DBB45/T 2219—20200 田七 七病害害防治 治技术 术规程程 The regu ulations of f controllin ng techniq que of Pan nax notogin nseng dise eases 2020 - 12 - 21 发布 发 壮族自治区 区市场监督 督管理局 广西壮 2021 - 01 0 - 22 实施 实 发 布 目 次 — DB45/T 2219 2020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 ............................................................. 1 5 防治原则 ........................................................................... 1 6 防治技术 ........................................................................... 1 7 档案管理 ........................................................................... 2 附录 A(资料性) 田七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 3 附录 B(资料性) 农药使用要求 .......................................................... 5 附录 C(规范性) 田七栽培中不应使用的化学农药 .......................................... 8 附录 D(资料性) 田七病害田间防治记录表 ................................................ 9 I — DB45/T 2219 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韦继光、欧丽萍、黄荣韶、刘淑梅、李良波、张平刚。 III — DB45/T 2219 2020 田七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田七主要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中药材田七的病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nterval of pesticide pollution 最后一次施药到田七采挖或田七花采收前至少应间隔的天数。 4 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 田七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见附录A中表A.1。 5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6 防治技术 6.1 植物检疫 建新园,宜选择经过检疫合格的种苗。 6.2 农业防治 1 — DB45/T 2219 2020 6.2.1 选地 应选择比较肥沃的壤土和沙质壤土种植。不宜采用地势低洼、重粘土和盐碱地。不宜选择前作是姜 科、茄科、葫芦科作物的土地。 6.2.2 轮作 轮作年限应在8年以上。 6.2.3 种苗选择 生产用种苗应符合以下要求:单条重≥1.5 g,休眠芽饱满,有2条以上完整根系,无损伤,无病斑。 6.2.4 土壤消毒 新植田七园土壤深翻曝晒7 d,并用多菌灵1 kg/667 m 拌细土均匀撒于土面。 2 6.2.5 清洁田园 及时人工拔除田间杂草和发病植株;结合冬季管理,及时剪除地上部分茎叶,清除厢面残株落叶, 连同病残体一道集中深埋或烧毁;然后选用2个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等广谱性杀菌剂喷洒厢面、柱子和荫 棚。 6.2.6 水肥管理 施足基肥,在整地时每667 m 施用腐熟农家肥1 000 kg;开花前追施云大120等叶面肥1次,每亩10 mL 兑水30 kg喷雾;保持土壤湿润。 2 6.2.7 荫棚调节 保持30%~40%的透光度;雨季打开通风口。 6.3 生物防治 宜用木霉菌剂等含拮抗菌的微生物菌肥1 kg/667 m 拌腐熟有机肥料1 000 kg/667 m 施用、每667 m 使用多利维生等植物免疫调节剂100 g兑水45 kg~60 kg喷施。 2 6.4 化学防治 2 2 化学防治应按照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进行,具体用药见附录B中表B.1和附录C中表C.1。 7 档案管理 按档案管理标准,记录表见附录D中表D.1。 2 — DB45/T 2219 2020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田七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田七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见表A.1。 表 A.1 田七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病原物 主要发生规律 叶部受害时多沿叶尖、叶缘及叶片中部开始产生 高温、高湿和过强的 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 田七黑斑病 期可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呈褐色或黑 褐色,叶脉略带黑色,茎杆、叶柄和花轴受害时, 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 Whetzel) 光照;常见5月至8月 份,与炭疽病同时发 生。 发病部位缢缩,凹陷而扭折,空气干燥时呈黄色 坏死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见黑色霉状物。 病原一般由叶片背面气孔侵入,叶部受害初期呈 水渍状病斑,后期变褐色,病斑为圆形,具有明 低温、高湿和过强的 显的同心圆轮纹,随病程发展可见多个病斑合并 为一大斑,后期病部逐渐腐烂。叶柄受害呈水渍 田七圆斑病 状缢缩,继而导致叶片脱落;茎杆受害表现为黑 色、脱皮、凹陷,并由病部发生折垂。茎杆中下 槭 菌 刺 孢 [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 光照;初侵染源为雨 水飞溅传播。常见5 月至8月份,与炭疽病 同时发生。 部无明显霉层,叶柄部或花轴上有灰白色霉层, 干燥时呈板栗色,发生于花序上导致干花和干 种。发病严重时植株大片死亡。 果生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Prihast., L. Cai & K.D. Hyde)、 异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田七炭疽病 可为害田七叶片、叶柄以及茎秆和花果等部分。 alienum B.S. Weir & P.R. 叶片发病初期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黄褐色病斑, Johnst)、豆类炭疽菌 病斑边缘呈红褐色,发病后期发病部位常穿孔破 [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裂。叶柄及茎秆发病则生成黄褐色梭形病斑。 (Schwein.) Andrus & W.D. Moore]和胶孢炭疽菌 高温、高湿容易发病, 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 染,叶片湿润时间长 发病较重;5月至9月 发生较重。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 & Sacc.) 田七发生根腐病时,植株地上部分初期表现为叶 色不正,发病严重时叶片发黄萎蔫,甚至脱落。 根系受害时可导致块根表面开裂或病部腐烂。根 田七根腐病 从根内部先 开始腐烂,用手挤压后腐烂物可挤出,最终根的 心部完全腐烂,只剩下根表皮部分。在潮湿条件 下病部可见浓密的白色霉层。 系腐烂有的表现为根皮腐烂;有的则 出镰刀菌[Fusarium 层 proliferatum (Matsush.) Nirenberg]和榆耳镰孢菌 (Fusarium incarnatum Subraman. & Rao) 为 二、三年生田七常 见病害,高温、高湿, 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 4 6 染, 月至 月发生较 重。 3 — DB45/T 2219 2020 续 表 A.1 田七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病原先从叶片表皮细胞入侵,多为圆形病斑,后 田七白粉病 期病斑上附有白色粉状物,似一层灰白粉,随病 程发展病斑可连成片。 发生初期,叶片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期 田七疫病 叶片似开水烫伤状低垂,病部逐渐变半透明状干 枯;发生于茎杆上时,表现为水浸状扭折;芽部 或块根,芽部凹陷,块根雨水脱皮。 4 病原物 人参粉孢(Erysiphe panacis Bai et Liu) 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 et Cohn) Schroet] 主要发生规律 持续高温干燥天气易 发生该病害 高氮、高温、高湿和 过强的光照;雨晴交 叉天气。传播途径为 土传、 水传、气传 — DB45/T 2219 2020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农药使用要求 B.1 农药使用要求 B.1.1 混合或轮换使用农药 宜选择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合或轮换使用,不应长时间、大面积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农药。 B.1.2 选择最佳喷药时机 应在病虫害的生长发育周期中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喷药。 B.1.3 注意安全

pdf文档 DB45-T 2219-2020 田七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2219-2020 田七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2219-2020 田七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2219-2020 田七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2 02:07: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