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4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918—2020 圆齿野鸦椿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 2020 - 08 - 24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24 实施 发 布 DB35/T 1918—2020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栽培技术 .......................................................................... 1 3.1 3.2 3.3 3.4 3.5 3.6 4 基本要求 ...................................................................... 林地选择 ...................................................................... 整地 .......................................................................... 苗木选择 ...................................................................... 种植 .......................................................................... 抚育管理 ...................................................................... 1 1 1 2 2 2 药用林采收、包装、贮存、运输 ...................................................... 3 4.1 采收 .......................................................................... 3 4.2 包装、贮存、运输 .............................................................. 3 5 病虫害防治 ........................................................................ 3 6 档案建立与管理 .................................................................... 3 6.1 档案建立 ...................................................................... 3 6.2 档案管理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圆齿野鸦椿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 4 I DB35/T 1918—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中益制药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 大鹤国有防护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双全、严洪、刘伯斌、倪林、邹小兴、毛艳玲、邱远望、黄秀勇、黄维。 II DB35/T 1918—2020 引 言 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常绿小乔木,是福建省珍稀乡土树种,也是重要的 观赏与生物医药原料树种,是民间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利用价值。制定本 文件对促进其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提升其观赏价值及药用品质,更好地服务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III DB35/T 1918—2020 圆齿野鸦椿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的栽培技术,药用林采收、包装、贮存、 运输,病虫害防治,档案建立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圆齿野鸦椿药用林和观赏林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DB35/T 84 造林技术规程 DB35/T 1756—2018 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3 栽培技术 3.1 基本要求 栽培按照GB/T 15776—2016、DB35/T 84的规定执行。 3.2 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600 m以下,土壤肥沃、土层疏松、酸性或中性沙壤土pH值5.0~7.0,坡向东南、西南, 坡度25°以下的地块。 药用林的环境:空气、土壤分别符合GB 3095、GB 15618规定的二级及二级以上指标要求,灌溉水 符合GB 5084规定。 3.3 整地 3.3.1 造林地清理 采用带状或块状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剩余物。 1 DB35/T 1918—2020 3.3.2 整地挖穴 药用林:利用枝叶的采用水平带状挖沟整地,沟宽40 cm、深40 cm,株行距1 m×2 m;利用果实的 采用挖明穴,穴规格为60 cm×50 cm×30 cm,株行距2 m×2 m。 观赏林:采用水平带穴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为60 cm×60 cm ×50 cm,株行距2.5 m×2.5 m。 3.3.3 施基肥 药用林中利用枝叶的,每亩施有机肥320 kg、钙镁磷肥30 kg;利用果实的,每穴施有机肥2 kg和 钙镁磷肥0.1 kg~0.25 kg,回少量表土与基肥混匀。 3.4 苗木选择 苗木规格按照DB35/T 1756—2018的规定执行。 药用林:利用枝叶的选择1年~2年生的Ⅰ级、Ⅱ级苗木;利用果实的选用3年生的Ⅰ级、Ⅱ级苗木, 4年生的苗木高度大于200 cm、地径大于3 cm,定杆高度80 cm~100 cm。 观赏林:选用果实量大、色彩艳丽、冠型匀称的苗木。行道树选择枝下高1.8 m以上、胸径3 cm以 上高定杆苗。 3.5 种植 在2月至3月或小阳春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水。容器苗定植时轻脱容器袋,将土球完整放入穴中, 四周的土壤回填、压紧,并且注意植苗时要扶正、踩实。 3.6 抚育管理 3.6.1 基本要求 抚育管理按照GB/T 15781—2015的规定执行。 3.6.2 缺株补植 造林后1个月左右,检查成活率,对缺株、死株、弱株及时进行补植。 3.6.3 中耕除草 造林后头3年,每年进行2次除草和松土,第1次在5月至6月,第2次在9月至10月。第4年应视林分实 际需要进行除草或其他抚育措施。 3.6.4 施肥 种植后第2年开始,每年结合锄草、抚育进行施肥,根据生长的情况酌量施用,每年在春秋锄完草 后、夏季挂果后各施肥1次。 药用林:利用枝叶的每年每株施肥总量控制范围为:尿素、氯化钾各10 g~15 g、过磷酸钙20 g~ 30 g,第1年施肥以低限施用,在两行间沟施。利用果实的每年每株施肥总量控制范围为:尿素、氯化 钾各30 g~120 g、过磷酸钙60 g~240 g,第1年施肥以低限施用,以后每年增加1倍,至上述高限,施 肥时在树冠滴水线下环状沟施,每次施肥的位置不同。 观赏林参照利用果实的药用林执行。 2 DB35/T 1918—2020 3.6.5 修剪与冠型管理 药用林:利用果实的,定杆高度80 cm~100 cm,培养侧枝,整形修枝,达到中间通透良好、树冠 圆满的要求。 观赏林:根据不同景观用途进行修剪,以整型为主,主枝轻剪;应剪口平滑,疏技时应保证剪口下 不留残桩。生长后期剪除重叠枝、交叉枝条。 4 药用林采收、包装、贮存、运输 4.1 采收 药用林:利用枝叶的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采用地面25 cm以上的植物体,采后切碎晒干或 烘干,烘干温度≤70 ℃。利用果实的应在果实成熟后,一般每年10下旬至12月采收,晒干或烘干,烘 干温度≤70 ℃。 4.2 包装、贮存、运输 包装:按照GB/T 191的规定执行。 贮存:应在低温下贮藏,温度为0 ℃~10 ℃;保质期一年。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 运。运输途中应防雨、防冻、防晒,保持通风散热。 5 病虫害防治 药用林采取物理与生物防治措施;观赏林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GB/T 8321(所有部 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施药。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见附录A。 6 档案建立与管理 6.1 档案建立 生产档案:生产单位应建立生产档案,完整、真实、全程记录产地环境质量、栽培管理和销售情况, 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种源来源、种植、采收、贮存、销售等各项作业的过程,档案保存至销售后2 年。 技术档案:包括栽培土地利用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各项作业的时间及其 实际用工量,以及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等。 6.2 档案管理 专人记载管理,整理汇总,审查签

pdf文档 DB35-T 1918-2020 圆齿野鸦椿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918-2020 圆齿野鸦椿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918-2020 圆齿野鸦椿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918-2020 圆齿野鸦椿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55: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