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54 ICS 11.220 B 41 备案号:60763-2019 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54/T 0159—2018 牛羊东毕吸虫毛蚴孵化诊断方法 2018-07-20 发布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08-19 实施 发 布 DB54/T 0159—2018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牛羊东毕吸虫病的诊断................................................................................................................................. 1 4 诊断结果.........................................................................................................................................................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实验用品与试剂........................................................................................................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样本采集、保存、送检........................................................................................... 4 I DB54/T 015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枝、刘金明、石斌、李浩、夏晨阳、陆珂、唐文强、朱传刚、单曲拉姆。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II DB54/T 0159—2018 牛羊东毕吸虫毛蚴孵化诊断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羊东毕吸虫病及其流行区的定义、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结果判定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牛羊东毕吸虫病的诊断、防治效果考核、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牛羊东毕吸虫病 由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枭形目、分体科、东毕属的各种吸虫寄生于牛、羊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系 统所引起的疾病。 2.2 东毕吸虫病流行区 存在东毕吸虫的中间宿主,有牛和羊感染的地区。 3 牛羊东毕吸虫病的诊断 3.1 临床诊断 牛、羊等家畜感染东毕吸虫后,临床症状因家畜品种及其年龄和感染强度而异。本病一般为慢性经 过的消耗性疾病,个别情况下出现急性病例。急性病例主要为幼龄牛羊或从外地新引进的牛羊在突然感 染大量尾蚴后发生。其症状为发热、食欲减退、呼吸促迫、下痢、消瘦等,可造成大批死亡。慢性病例 指感染剂量较低的吸虫后无典型病症或症状较轻者,或急性病例耐过后的慢性感染者。慢性病例的症状 为消瘦、可视粘膜苍白,略有黄染,被毛杂乱,下颌及腹部多有不同程度水肿,腹围增大,消化不良, 多有稀便或下痢;重度感染者食欲停止、久卧不起、呼吸缓慢,最后衰竭而死亡;幼畜发育停滞,母畜 不发情,不孕或流产。 来源于东毕吸虫流行区的家畜,有以上症状者,列为疑似病例,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3.2 3.2.1 实验室诊断 实验步骤 3.2.1.1 取样 每头(只)家畜的粪样分别进行1次独立的孵化试验。将采集的粪样分成2份,每份粪量为牛粪50g, 羊粪10g。 1 DB54/T 0159—2018 3.2.1.2 羊粪加样 取羊粪10g加入长颈平底烧瓶并编号,往长颈平底烧瓶内加入25℃水至瓶口下4cm~5cm处。 3.2.1.3 牛粪加样 将50克牛粪放入铜筛中,铜筛置塑料量筒上部,加水淹没粪样,用竹筷搅拌至稀浆状,捞出铜筛, 沥干后再次浸入,搅拌,如此3次。再将塑料量筒中的粪样静置沉淀15min~20min(室温超过20℃时静 置时间不超过10min),弃上层清液,将沉淀物倒入长颈平底烧瓶,加水至瓶口下4cm~5cm。 3.2.1.4 毛蚴孵化 用玻璃棒将折叠好的1cm~1.5cm厚的松软脱脂棉推入长颈平底烧瓶,使脱脂棉刚好浸入液面,补加 水至液面高出脱脂棉2cm~3cm。往长颈平底烧瓶颈部加脱脂棉时不能有气泡,产生气泡时,用挑虫针轻 轻地挑动脱脂棉使气泡溢出。 将装好粪样的长颈平底烧瓶放置于20℃~30℃环境中,在光照(日光或灯光)条件下进行孵育,避 免阳光直射。如室温低于20℃,可将长颈平底烧瓶放入25℃温箱(内加入日光灯)或水浴锅中进行孵化。 3.2.2 毛蚴观察 孵化3h,将长颈平底烧瓶向着光源(或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并以黑色遮光板为背景,肉眼或用放 大镜观察瓶颈部脱脂棉以上清水部位。每个样品每次观察应在2min以上,孵化后5小时再观察一次。 3.3 结果判定 3.3.1 东毕吸虫毛蚴形态及运动特征 毛蚴眼观为针尖大小、灰白色、梭形,折光性强,在脱脂棉上层清液中作水平或斜向直线运动。 3.3.2 阴性、阳性判定 发现毛蚴,则判定为阳性;阴性样本复查1次,如未发现毛蚴,则判定为阴性。 4 诊断结果 4.1 疑似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动物,出现本病临床症状。 4.2 确诊 粪便孵化发现毛蚴。 2 DB54/T 0159—2018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实验用品与试剂 A.1 A.1.1 实验用品 孵育室(箱) 室温低于20℃时,采用温箱或在房间内开启取暖设备,以维持20℃~25℃的环境条件,也可以用水 浴锅维持孵化温度为25℃。孵育室(箱)需满足日光或灯光的光照条件。 500mL烧杯或塑料量杯、长颈平底球瓶(500ml)、40目~80目的铜筛滤杯、温度计、水浴锅、玻璃棒、 挑虫针、洗瓶、棉花、镊子、遮光板(黑色)、记号笔、竹筷、粪桶、放大镜、显微镜、吸管、载玻片、 盖玻片、取暖炉、盆、水缸、水桶、闹钟。 A.2 A.2.1 试剂 水 蒸馏水或桶(瓶)装饮用水,也可用自来水、河水、池水、井水等。处理方法如下:自来水,在容 器中存放12h以上或阳光下暴晒8小时以上;河水、池水、井水等,加温至60℃,冷却;混浊的水,每50L 水加明矾3g~5g,充分搅拌,澄清。用NaOH或HCL调节pH值至6.8~7.2。 自来水在盛器中存放去氯过程中需敞口,不能盖盖子。 3 DB54/T 0159—2018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样本采集、保存、送检 B.1 样本采集 直肠采集新鲜粪样,采粪量:牛100g,羊20g~25g。每采集一头(只)家畜更换手套一次,粪样采 集时间为每年的9月底~12月初。 B.2 样本保存 采集的粪样保存于无毒、无污染的自封袋内,标记采集地点、畜种、性别、年龄、采粪日期,4℃ 保存。 B.3 样本送检 4℃条件下保存送检,7天内完成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54-T 0159-2018 牛羊东毕吸虫毛蚴孵化诊断方法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159-2018 牛羊东毕吸虫毛蚴孵化诊断方法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159-2018 牛羊东毕吸虫毛蚴孵化诊断方法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159-2018 牛羊东毕吸虫毛蚴孵化诊断方法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6: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