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730—2018 大果榆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11 - 2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26 实施 发 布 DB41/T 173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黄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国有济源市大沟河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长荣、张光宇、李红运、谢会芳、李晓晨、明新伟、李玮、任迎丰、王志刚、 李伟波、乔永胜、李皓、李兴思、常富智、赵楠、翟立海、李丽。 I DB41/T 1730—2018 大果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果榆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种子育苗、大苗培育、造林、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大果榆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果榆 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是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种,高达20 m,树皮暗灰色或灰黑色, 纵列,粗糙,叶面密生硬毛或有凸起的毛迹,宽倒卵形,厚革质,边缘具大而浅钝的重锯齿,翅果宽倒 卵状圆形,果核位于翅果中部,根系发达,侧根萌生能力强,具固土保水作用,耐寒冷及干旱瘠薄。花 果期4月~5月。 4 播种育苗 4.1 圃地选择 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 4.2 整地 2 播种前整地,深翻20 cm以上,每667 m 均匀撒施有机肥2000 kg、复合肥50 kg,结合整地翻入土 壤。施肥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1 DB41/T 1730—2018 4.3 作床 床宽2 m,埂宽30 cm,高15 cm~20 cm,压实。长度因地形而定。 4.4 种子采集与贮藏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龄树,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白色时,即可采收。采后置于通风处阴干, 清除杂物。可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装入透气袋中贮藏。贮藏应按GB/T 10016的规定执行。 4.5 播种量 2 每667 m 播种2.5 kg~3 kg。 4.6 播种时间 宜随采随播,也可当年进行秋播。 4.7 播种方法 条播,开沟深度2.0 cm~3.0 cm,行距20 cm~30 cm。播种时应先灌水,待水分全部渗入土中、土 不粘手时播种。播后覆土0.5 cm~1.0 cm,稍镇压。 4.8 苗期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及时拔除杂草。 2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间去过密苗;苗高5 cm~6 cm时定苗,每667 m 留苗3万株左右。间苗后 2 灌溉,并及时除草、松土。6~7月追肥,每667 m 施硫铵4 kg,追2~3次肥,8月初停止追肥。 4.9 出圃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或土壤解冻后至枝条萌芽前。 出圃按GB/T 6001 的规定执行,苗木分级参照GB 6000 中白榆(Ulmus pumila)规定执行。 表1 苗木分级 苗木等级 Ⅰ级苗 Ⅱ级苗 根系 树种 苗木 名称 种类 苗龄 地径 (cm)> 播种 白榆 苗 移植 苗 2 苗高 (cm )> 根系 长 >5 cm 长 1 度 级根数 cm 根幅 cm 1 150 25 5 0.6 70 25 4 2 300 25 10 1-0 0.5-1 地径 (cm )> 0.6~ 1 0.4~ 0.6 综合控制指 苗高 (cm)> 长度 cm >5 cm 长 1 级根数 根幅 cm 80~150 20 4 40~70 20 4 25 8 1.5~ 200~ 2 300 标 色泽正常, 充分木质化 色泽正常, 充分木质化 色泽正常, 充分木质化 DB41/T 1730—2018 5 移植苗培育 5.1 移植圃整理 深耕、细耙、整平后,第一次移植时候按株距50 cm~100 cm,行距100 cm~150 cm,第二次移植时 按株距100 cm~150 cm,行距200 cm~300 cm,挖30 cm×30 cm×30 cm的栽植穴,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 kg~ 20 kg。 5.2 移植时间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或土壤解冻后至枝条萌芽前。 5.3 苗木选择 选择Ⅰ级或Ⅱ级苗木。 5.4 移植 将苗木放入穴正中央,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土填到穴深3/4时,向上提苗,使苗木 基部原土痕与地面平,踏实后覆土,灌透水。 5.5 移植苗管理 视墒情灌水,每次灌水后及适时松土除草。翌年后,每年6月,结合灌溉每株施复混肥0.2kg。根据 培育目标及时调整密度。施肥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灌溉用水应按GB 5084 的规定执行。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低于1800 m、坡度低于30°的阳坡或半阳坡,土层厚度20 cm以上,pH值6.0~8.0的壤土 或沙壤土。 6.2 造林密度 营造防护林,片林按株距2 m~3 m,行距3 m~4 m;孤植、列植视施工要求而定。 6.3 造林时间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或土壤解冻后至枝条萌芽前。 6.4 整地 穴状整地。移栽前挖好树穴,穴径大于根幅直径20 cm~30 cm,分别放置表土和心土,清理杂质。 6.5 苗木规格 根据施工需要选用符合规格的移植苗。 6.6 栽植 按5.4。 3 DB41/T 1730—2018 6.7 土、肥、水管理 根据墒情适时灌溉,及时中耕除草,适当修剪树冠。 7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虫害防治用药应按GB/T 8321 的规定执行。 4 DB41/T 1730—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果榆主要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果榆主要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大果榆主要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为害症状 化学防治 生物、物理防治 黑绒金龟子 幼虫为害根部,啃食 1、在成虫盛发期,直接向被害苗木部位喷洒 1、成虫出现盛期,震落捕杀或 植物根部圆周韧皮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2000~8000 倍液,5 d 灯光诱杀. 部,使大果榆幼株不 喷 1 次,连续喷洒 3 次。 能吸收养分而整株死 2、48%乐斯本乳油 150~200 ml/667m ,兑水 亡;成虫主要取食叶 200 kg,浇灌根部;或 150 ml/667m 拌干细 部。 土 15 kg~20 kg 埋施。 主要为害叶部。 幼虫发生盛期,以 4.5%氯氰菊酯乳油加水稀 1、幼虫发生盛期,震动树干使 释 2250~3000 倍,均匀喷雾。 其落地捕杀; 榆天社蛾 2 2 2、秋后在树干周围挖蛹; 3、成虫发生盛期,夜间灯光诱 杀。 榆毒蛾 主要为害叶部。 幼虫发生盛期,以 4.5%氯氰菊酯乳油加水稀 1、秋季在树干束草或在干基放 释 2250~3000 倍,均匀喷雾。 木板、瓦片等诱杀幼虫; 2、成虫用黑光灯诱杀; 3、用 苏 云 金 杆 菌 或 青 虫 菌 500~800 倍液喷杀幼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1-T 1730-2018 大果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730-2018 大果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730-2018 大果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730-2018 大果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40: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