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62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735—2018 火炬花培育技术规程 2018 - 11 - 2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26 实施 发 布 DB41/T 173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阳市道路绿化管理站、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秦魁兴、梁彩霞、孟涛、黄建伟、张群、李辉、冯卫军、申伟、刘少强、 崔院院、张伟、张馨心、王云飞。 I DB41/T 1735—2018 火炬花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火炬花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选择、播种育苗、分株育苗、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 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火炬花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火炬花 火炬花(Kniphofia uvaria (L.) Oken)百合科,火把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20 cm, 茎直立;叶丛生、草质、剑形,叶片中部或中上部开始向下弯曲下垂,很少有直立;总状花序着生数百 朵筒状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红色,5~6月开花;种子棕黑色,成不规则三角形;9月结果。原产于 非洲东部与南部,近几年,在我国有较多栽培。生长强健、耐寒,喜温暖与阳光充足环境,对土壤要求 不严,忌雨涝积水。 4 育苗地选择 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层厚度50 cm以上,土壤PH值在6.5~8.5,具备灌溉条 件,易于排水保墒的沙壤土为宜。 5 播种育苗 5.1 苗床育苗 5.1.1 整地作床 铺设 30 cm 厚营养土,整成 120 cm~150 cm 宽畦,灌透水。营养土配方为 40%粗沙+40%腐殖土 +20%草炭。 5.1.2 营养土处理 1 DB41/T 1735—2018 新配制的营养土应结合整地,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施药量为1000 g/㎡配 制好的药液,施药后及时翻土搅拌均匀。 5.1.3 种子选择 选择颗粒饱满、品质好、无病虫害、纯度高的种子。 5.1.4 播种时间 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3月下旬~4月上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为宜。 5.1.5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浸泡3 min后捞出。 5.1.6 播种 播前苗床喷水;播种时种子拌粗沙,撒播均匀;播后盖细土0.5 cm~1 cm。播种量为0.4 g/㎡~ 0.5 g/㎡。 5.1.7 播种后管理 播后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幼芽萌发时及时灌水,幼苗高至5 cm时控制浇水,每隔10 d喷施 一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5.2 穴盘育苗 5.2.1 基质选择与处理 播种基质采用泥炭土配珍珠岩或蛭石4:1。人工或机器上穴盘。基质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基质湿度50%~70%。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的规定。 5.2.2 穴盘选择 采用规格为200或288育苗穴盘。 5.2.3 播种时间 同5.1.4。 5.2.4 播种 将种子置于穴中央,使种子和基质紧密结合,覆盖一层0.5 cm的基质。播种好的穴盘放置于育苗架 上。 5.2.5 播种后管理 同5.1.7。 6 分株育苗 6.1 整地作床 同5.1.1。 2 DB41/T 1735—2018 6.2 土壤处理 同5.1.2。 6.3 分株时间 应在花期过后,9月~10月为宜。 6.4 分株 选健壮完整母株,由根颈处每2~3个萌生芽切下为一株,每株保留2~3条根系。分株后切口蘸50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溶液消毒。按株行距30 cm×30 cm栽植,定植后浇透水,避免植株倒 伏,并要注意通风排水。 7 栽后管理 7.1 水肥管理 不旱不浇,旱时尽量浇透水,避免高温时段浇水。每15 d浇稀薄液肥一次,以氮肥为主。肥料使用 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2 生长期管理 及时拔除杂草、修剪干枯叶;花后剪除残花枝不使其结实,避免养份的流失。 7.3 越冬管理 土壤封冻前要灌透水,然后应在植株根茎部位培土或进行地面覆盖,保护越冬,以防冻害;早春去 除覆盖物,注意倒春寒的袭击,防止植株受损伤。 8 病虫害防治 火炬花主要病害是锈病,主要虫害是金龟子。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见附录A、附录B。农药使用应符 合GB/T 8321的规定。 3 DB41/T 1735—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火炬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火炬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措施见表A.1。 表A.1 火炬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为害植物的叶、茎。受害部位可 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 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造成 锈病 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 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 1、及时清理病株。 2、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7 d 后喷施第二遍,15 d后喷施第三遍进行处理。 发而迅速枯死。 4 DB41/T 1735—2018 BA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火炬花主要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火炬花主要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见表B.1。 表 B.1 火炬花主要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1、 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夜间使用 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 金龟子 幼虫对植物的根系进行危害,成虫咬 食叶片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 剩主脉,群集为害时更为严重。 杀虫灯进行诱杀。 2、药物防治:3月~4月底幼虫危害期间采取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12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200倍~3000倍液灌根处理;5月~6月成虫 盛发期间喷施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10%吡虫 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可有效杀死成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1-T 1735-2018 火炬花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735-2018 火炬花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735-2018 火炬花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735-2018 火炬花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43: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