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1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504—2017 浅水莲藕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12 - 0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06 实施 发 布 DB41/T 150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站、镇平县霖锋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令建、王大莉、郭国安、张建晓、彭欣、乔新平、赵永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樊乐乐、张会娇、魏娜、王从群、薛艳霞、庞瑞平、孙岚、王建立、李侃、 侯岩、宋小娟、李戈。 I DB41/T 1504—2017 浅水莲藕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浅水莲藕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莲池建造、整地施基肥、品种和种藕、种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浅水莲藕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水莲藕 指在水深10 cm~30 cm的莲池中进行莲藕栽培的方式。 3.2 莲鞭 由种藕顶芽萌发伸长的匍匐茎,条形似鞭。 3.3 浮叶 指莲鞭抽生后发生的叶柄柔软,不能挺立而浮于水面的叶片。 3.4 立叶 在莲鞭上次后生长的叶柄粗硬并带刺,挺出水面的高大叶片。 3.5 终止叶 在莲鞭长出的最后一片叶,叶片小而厚,叶色浓绿,叶柄短、细而光滑。 4 产地环境 1 DB41/T 1504—2017 莲藕栽培应选择有机质丰富,pH5.6~pH7.5,含盐量小于0.2%,耕作层35 cm~50 cm,保水保肥性 好的肥沃粘质土壤。要求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工业“三废”的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的规定。 5 莲池建造 地块选好后,从地面下挖30 cm~40 cm深的长方形池,长宽依据地形和需要而定,挖出的耕层土集 2 中堆放一侧,每池面积最大不超过0.5 hm 。 池底整平、夯实;池四壁逐层填土夯实,做成高40 cm~45 cm、宽1 m以上的土埂;然后向池内回 填耕层土,土深25 cm~30 cm。 向池内灌水,充分搅动形成泥浆,待泥浆静止澄清后第二次在池内充分搅动成泥浆,泥浆静止澄清 后第三次在池内充分搅动成泥浆,待泥浆澄清后,弥合土缝即成。 6 整地施基肥 种植前7 d~10 d,清除杂草、残枝败叶和枯根茎。施基肥,每667 ㎡施干沼渣或腐熟干猪牛等粪 肥150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50 kg,硼肥0.6 kg,锌肥1 kg。灌水,用旋耕 机搅动池内泥土成浆状,耙平,保持水层2 cm~3 cm。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7 品种及种藕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中早熟品种。 藕种选择藕头饱满、顶芽完整、藕身肥大、藕节细小、后把粗壮、色泽光亮整齐一致;无损伤、无 畸形、无病虫害;应保证最小藕藕枝有1个顶芽、2个节间、3个节;每株不低于1 kg,藕种从挖出至种 植以不超过10 d为宜。一般每667 ㎡藕种用量400 kg,每667 ㎡适宜芽头数600个。 8 种植 8.1 种植时间 应在春季日平均气温15 ℃以上,10 cm地温达到12 ℃以上时开始种植。种植适宜时间为4月中旬至 下旬。 8.2 种植密度 适宜种植密度为行距2 m、株距1 m。 8.3 种植方法 种植池保持4 cm的浅水,先按株行距排放种藕,后种植。池四周边行藕头全部朝向池内,边行离埂 1 m,池内种植行从两边相对排放,至中间两行间的距离适当加大至3 m。栽植深度10 cm,每穴排放整 藕一支。种植穴在行间呈三角形排列,走向均匀,种藕藕头呈15°角斜插入泥5 cm~10 cm,种藕尾稍 翘露泥面,以藕不漂浮为宜。 2 DB41/T 1504—2017 9 田间管理 9.1 追肥 肥料应符合NY/T 394中4.2和5.2的规定。 第一次在出现浮叶,刚长出1~2片立叶(种植后25 d~30 d)时施肥,每667 ㎡追施硫酸钾型三元 复合肥(N-P-K为15-15-15)30 kg,或者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10 kg,撒施;第二次在荷叶封行 前,出现5片~6片立叶后(7月上旬即小暑前后或者种植后50 d~60 d)时施肥,每667 ㎡追施硫酸钾 型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25 kg,喷施,喷施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 根据长势可在终止叶出现(立秋前后或者种植后75 d~80 d)时第三次施肥,每667 ㎡喷施尿素和 硫酸钾各10 kg,喷施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 不应在烈日下追肥。 9.2 水层管理 水层按前期浅、中期深、后期浅的原则管理。 莲池应常年保持水层,种植期至萌芽阶段水深3 cm~5 cm,开始抽生立叶至封行前5 cm~10 cm, 封行期至结藕期10 cm~20 cm,结藕期至枯叶期5 cm~10 cm,莲藕留地越冬期间3 cm~4 cm。 追肥前适当降低水位,施肥后1 d~2 d再保持原水层。 9.3 转莲鞭 在莲藕生长期间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莲鞭伸向田埂时,应在晴天下午及时将其前端一至二节带根挖 起,然后顺势将生长方向转至池内,并按原深度埋入泥中。 9.4 摘莲蓬 在开花坐果期,及时将成熟莲蓬摘除。 9.5 摘老叶 立叶布满池面,应及时摘除枯萎浮叶和枯黄立叶。 9.6 除草 种植前,结合整地清除杂草,提高水位可控制杂草滋生;种植后至荷叶封行前,随时人工拔出杂草。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不准使用禁限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 10.2 防治方法 10.2.1 腐败病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藕的消毒、栽植无病种藕。宜于种植前 3 d~5 d,每 667 ㎡施生石灰 50 kg; 种藕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浸 3 DB41/T 1504—2017 泡 10 min;莲藕生长期间及时拔除发病植株。 10.2.2 褐斑病 每 667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g 兑水 65 kg;或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50 g 兑水 80 kg, 喷雾。 10.2.3 斜纹夜蛾 宜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或用糖 6 份、醋 3 份、白酒 1 份、水 10 份及 90%敌百虫 1 份调匀配 成糖醋液诱杀成虫;人工摘除卵块或捕杀幼虫;转移后的幼虫每 667 ㎡用 8000IU/μ L 苏云金杆菌悬乳 剂 50 mL~75 mL,或 5%氟铃脲乳油 1000 倍液,或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500 倍液,喷雾。 10.2.4 蚜虫 宜用黄板诱杀有翅成虫;或每 667 ㎡用 0.3%苦参碱水剂 500 mL,兑水 40 kg;或 10%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 3000 倍液;或 5%桉油精可溶液剂 85 mL,喷雾。 11 采收 11.1 采收时间 嫩藕在终止叶的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的绿叶开始枯黄时挖取。 枯荷藕(老藕)在终止叶开始衰败至第二年 3 月均可收获。 11.2 采收方式 挖三行留一行,再挖五行留一行,形成宽窄行存留原地做种。灌水 10 cm 深,用高压水枪冲散泥土 后操作人员将藕掏出。采挖后的藕枝应完整、无明显伤痕。 12 包装 莲藕的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 包装所用的塑料箱、纸箱等容器应按产品的大小设计规格,应整洁、干燥、透气、无污染、无异味、 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霉变等现象。 用洁净水冲洗莲藕淤泥,并避免损伤莲藕,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摆放整齐美观。 13 生产档案 生产者应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生产记录、质量管理文件等。 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等各个环节。 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 生产档案应保存2年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1-T 1504-2017 浅水莲藕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504-2017 浅水莲藕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504-2017 浅水莲藕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504-2017 浅水莲藕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2:44: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