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732—2018 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11- 2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26 实施 发 布 DB41/T 173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黄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国有济源市大沟河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会芳、贾长荣、曹青、李剑侠、王瑞静、李晓晨、王志刚、乔永胜、王兵、 任迎丰、翟立海、王爱国、李皓、李兴思、侯环珍。 I DB41/T 1732—2018 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荆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种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紫荆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 豆科紫荆属,丛生或单生灌木。花紫红色或粉红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 主干上花束较多,先叶开放。原产于中国。性喜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 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4 播种育苗 4.1 圃地选择 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 4.2 整地 2 每667 m 均匀撒施有机肥2000 kg、复合肥50kg、7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2kg、3%辛硫磷颗粒剂5 kg, 结合整地翻入土壤。施肥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3 作畦 畦宽2 m,埂宽30 cm,高15 cm~20 cm,压实。长度因地形而定。 4.4 种子采集与贮藏 1 DB41/T 1732—2018 9月至10月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种仁发硬时,选择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采摘收集成熟荚果, 晾干后取出种子,装入透气袋中置阴凉处越冬。贮藏按GB/T 10016的规定执行。 4.5 播种量 2 每667 m 播种10 kg。 4.6 种子处理 播种前5 d~7 d,将种子用60 ℃温水浸泡,边搅拌边加水,每天换常温水一次,连泡3 d。加高锰 酸钾溶液使其浓度为0.1%消毒0.5 h,捞出,冲净,装入透气性好的袋子,放入20 ℃~25 ℃环境中催 芽。每天用水冲洗1~2次。1/3种子露白后播种。 4.7 播种时间及方法 3月下旬到4月上旬,将催芽后的种子按行距30 cm开沟均匀撒播,每米播种4.5 g,覆土厚1 cm~2 cm。 4.8 苗期管理 4.8.1 出苗期 保持苗床湿润,及时拔除杂草。 4.8.2 幼苗期 幼苗长至5 cm~10 cm,间去过密苗;苗高达到15 cm~20 cm时定苗,苗间距15 cm~20 cm。 视墒情适时灌溉,及时松土除草。 4.9 出圃与分级 出圃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苗木分级按GB 6000的规定执行。 5 大苗培育 5.1 移植圃整理 深耕、细耙、整平后,按株距100 cm~150 cm,行距200 cm~300 cm,挖50 cm×50 cm×50 cm的栽 植穴,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 kg~20 kg。 5.2 移植时间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或土壤解冻后至枝条萌芽前。 5.3 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I、Ⅱ级苗木。苗木分级按照彼岸准GB 6000的规定执行。 5.4 移植 将苗木放入穴正中央,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土填到穴深3/4时,向上提苗,使苗木 基部原土痕与地面平,踏实后覆土,灌透水。 5.5 培育管理 2 DB41/T 1732—2018 平茬。移植当年,离地面10 cm处将枝条剪去。经过一年生长,树木落叶后到至?萌芽前,各枝条留 10 cm进行短截。 视墒情灌水,每次灌水后及时松土除草。翌年后,每年6月,结合灌溉每株施复混肥0.2 kg。 根据培育目标及时调整密度。 6 造林绿化 6.1 造林绿化地选择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6.0~8.0的地块。 6.2 造林绿化模式 群植株距100 cm~200 cm,行距200 cm~300 cm,视冠幅大小适当调整;孤植、列植视施工要求而 定。 6.3 造林绿化时间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土壤解冻后至枝条萌芽前。 6.4 整地 穴状整地。移栽前挖好树穴,穴径大于根幅直径20 cm~30 cm,分别放置表土和心土,清理杂质。 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 kg~20 kg。 6.5 苗木规格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优质大苗。 6.6 栽植 苗木放入穴正中央,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土填到穴深3/4时,向上提苗,使苗木基 部原土痕与地面平,踏实后覆土,灌透水。 6.7 管护 根据墒情适时灌溉,及时中耕除草。 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农药施用按GB/T 8321的规定执行。 3 DB41/T 1732—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紫荆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紫荆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紫荆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防治 为害症状 化学防治 紫 荆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多 喷 50% 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角 斑 角形,黄褐色至深红褐色,后 700~1000 倍液,或 70%代森 病 期着生黑褐色小霉点。严重时 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至 1000 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 倍液,或 80%代森锌 500 倍。 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10d 喷 1 次,连喷 3 至 4 次。 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 1.播种前条施 70%五氯硝基 对象 紫 荆 枯 萎 病 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枝 生物、物理防治 2 苯 粉 剂 1.5 kg/667m ~ 2 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 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 力。 条发病,后逐渐发展至整丛枯 2.5 kg/667m 。 2、苗圃地注意轮作,避免连作。 死。剥开树皮,可见木质部有 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200 3、及时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烧毁。 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 倍或 50%多菌灵可湿粉 400 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倍药液灌根。 大 蓑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危害症 6 月下旬至 7 月,50%辛硫磷 1、秋冬摘除树枝上越冬虫囊。 蛾 状) 乳油 1500 倍液或 2.5%溴氰 2、保护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 菊酯乳油 4000 倍液在幼虫 孵化危害初期喷洒。 褐 边 幼虫发生几龄前,早期,以 1、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肥在植株周围浅土 绿 刺 50%辛硫磷乳油 1400 倍液喷 层挖灭越冬茧。 蛾 杀。 2、少量发生时及时剪除虫叶。 喷 2.5%溴氰菊酯乳剂 3000 1、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 倍 液 或 40% 吡 虫 啉 水 溶 剂 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 1500~2000 倍液,15d 喷 1 降低越冬虫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 次,连喷 2 次。 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 蚜虫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2、保护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天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1-T 1732-2018 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732-2018 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732-2018 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732-2018 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03: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