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286—2018 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peanut and 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summer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2 - 29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1 - 29 实施 发 布 DB34/T 328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安徽省固镇县良种繁殖 场、霍山县农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涛、倪皖莉、朱晓峰、王嵩、赵西拥、李剑锋、徐增明、汪清、张庆利、何 家祚。 I DB34/T 3286—2018 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北地区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产量指标、品种选择、精选 种子、种子处理、精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花生、玉米种植区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条件 前茬宜为小麦、油菜等旱茬作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有良好的 耕作基础,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4 产量指标 2 每 667m 花生产量 ≥130 kg、玉米产量 ≥450 kg。 5 品种选择 5.1 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抗倒、耐密植、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花生选用耐荫蔽、结果多、抗 病的高产优质品种。 5.2 选择适合淮北地区种植、通过安徽省或国家审(鉴、认)定或登记的花生、玉米品种。 6 精选种子 6.1 6.1.1 6.1.2 花生种子 一般于播种前 10 天内剥壳,剥壳前晒种 2 天~3 天,选大而饱满的籽仁做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7.2 的规定。 1 DB34/T 3286—2018 6.2 玉米种子 6.2.1 6.2.2 7 精选饱满均匀一致的种子,播前晒种 2 天~3 天。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种子处理 7.1 根据种植区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情况,选择符合 GB/T 8321 要求的药剂进行拌种或种子包 衣,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7.2 花生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 A、玉米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 B。 8 精细整地 8.1 前作收获后,应及时灭茬,然后深耕,深耕后要耙平耙细。 2 8.2 如果没有深耕条件,则进行旋耕整地。耕地前每 667m 施商品有机肥 200 kg,化肥施用量:氮(N) 6 kg~8 kg、磷(P2O5)4 kg~6 kg、钾(K2O)6 kg~8 kg、钙(CaO)4 kg~6 kg,并可根据土壤养 分丰缺情况,适当增加施用锌肥、钼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9 播种 9.1 播期 最佳播种时间在 6月15日以前,即小麦收获后及时抢墒播种。 9.2 播种方式 花生机械起垄播种一体化或机械起垄人工等距播种,播深 3 cm~5 cm;玉米为机械条播或人工等 距点播,播深 3 cm~5 cm。 2 2 播种量:花生 13 kg~15 kg/每667m ;玉米 1.3 kg~1.5 kg/每667m 。 播种均匀,无缺苗断垄。 9.3 间作模式 间作中花生玉米行比为 6:3(6 行花生,3 行玉米)。 南北向种植,花生与玉米间行距 60 cm,间作带宽为 435 cm。 ——玉米行距 55 cm(为了便于现有机械化操作可以将玉米行距调整为 60 cm),株距 15 cm,每 穴 1 粒; ——花生垄距 85 cm,一垄 2 行,小行距 30 cm ~35 cm,穴距 14 cm,每穴 2 粒。 10 田间管理 10.1 补苗、间苗 花生、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应及时补种或移栽。 玉米在 2 叶~3 叶期间苗,4 叶~5 叶期定苗,定苗时留单株,保证苗大小一致,如两株之间缺 苗,可在缺苗两边留双株,要剔除弱苗、小苗、杂苗,确保苗全、齐、匀、壮。 2 DB34/T 3286—2018 花生连续缺穴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人工补种。 10.2 水肥管理 10.2.1 指导原则 10.2.1.1 花生、玉米苗期都比较耐旱,适度干旱,有利蹲苗,促根深扎,干旱时灌溉。 10.2.1.2 花生开花、玉米拔节以后,需水量明显增加,花生结荚饱果期和玉米抽雄期前后是这两种作 物的需水临界期,此期如遇干旱,及时浇水。 10.2.1.3 生育期如遇暴雨或连阴雨应及时排涝。 10.2.2 灌溉 灌溉水符合 GB 5084 的要求,可采用滴灌或喷灌,杜绝大水漫灌。 10.2.3 追肥 10.2.3.1 花生追肥 2 花生生育中后期植株有早衰现象的,每 667m 叶面肥喷施 2%~3%的尿素水溶液和 0.2%~0.3%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40 kg~50 kg,连续喷施 2 次,间隔 7 d~10 天。 也可喷施经农业部或省级部门登记的其他叶面肥料。 10.2.3.2 玉米追肥 2 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期进行,每 667m 追施纯氮 1.5 kg~2 kg;第二次追肥 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纯氮 2 kg~3 kg。雨前追肥或追肥后浇水。 追肥切忌靠近玉米根系,以免伤根烧苗。 10.3 化学调控 盛花期当花生主茎高度达到 40 cm 以上时,及时喷施符合 GB/T 8321 要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 制主茎高度,防止徒长。 化学调控药剂及施用方法参见附录C。 10.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0.4.1 指导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 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 10.4.2 草害防治 播种后、出苗前,及时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封行前可用化学药剂除草,封行后需人工除草。 化学药剂及施用方法参见附录D。 10.4.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参见附录E 和第 7 条“种子处理”中病虫害防治方法。 11 适时收获 3 DB34/T 3286—2018 11.1 花生当 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及时收获。 11.2 玉米当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及时晾晒。 11.3 当花生荚果含水量≤10%、玉米种子含水量≤13%后入库储藏。 4 DB34/T 3286—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预防花生主要病虫害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表A.1 病虫名称 预防花生主要病虫害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茎腐病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叶斑病 多菌灵悬浮剂、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蛴螬 每 667m2 用药量与施用方法 药剂种类 25%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 0.5%或 0.3%拌种。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 g~66.7 g,兑水 40 kg~50 kg,于发 病初期喷施; 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1 000 倍液喷施。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1 500 倍、或 40%多菌灵 悬浮剂 1000 倍~1 500 倍、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 800 倍、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800 倍,叶面喷施。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 500 g~800 g,或 30%毒死蜱微胶囊悬 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 浮剂 500 g~800 g 拌种。 注:具体用药量可参照农药商品说明书。 5 DB34/T 3286—2018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及使用药剂 表B.1 防治对象 地下害虫 防治时期 播种前拌种 或包衣 粗缩病 苗期 玉米螟 喇叭口期 大斑病 孕穗期 锈 病 孕穗期 小斑病 孕穗期 黑粉病 抽雄期 蚜 虫 抽雄期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及使用药剂 防治指标 辛硫磷 预防 包衣剂 预防 吡虫啉 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 0.1%加种子量 5%水拌种 100 kg 种子拌 10%吡虫啉 125 g~150 g, 出苗后集中用 10%吡虫啉 30 g 喷雾防治灰飞虱 百株螟量 5 除虫脲 头 3%辛硫磷 病株率 多菌灵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喷雾、50%百菌清可湿性粉 20% 百菌清 剂 800 倍喷雾 病株率 代森锌铵 50%代森锌铵水剂 800 倍喷雾 20% 福美霜 40%福美霜 500~800 倍喷雾 病株率 多菌灵 20% 百菌清 病株率 10% 三唑酮 20%除虫脲悬浮剂 1000 倍灌心叶 3%辛硫磷 1 kg~1.5 kg 颗粒剂丢心叶 同大斑病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 0.5%拌种 西马津除秀剂 350 g 加 50 kg 喷雾 百株蚜量 吡虫啉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g 兑水 40 kg 喷雾 500 头 抗蚜威 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 g 兑水 40 kg 喷雾 注:具体用药量可参照农药商品说明书。 6 每 667m2 用药量与施用方法 农药名称 DB34/T 3286—2018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防止花生徒长化控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表C.1 施药技术 施药时期 每 667m2 用量及施药方法 防止花生徒长化控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烯效唑 壮饱安 缩节胺 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主 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主 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主 茎高度达到 35 cm~40 cm 茎高度达到 35 cm~40 cm 茎高度达到

pdf文档 DB34-T 3286-2018 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286-2018 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286-2018 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286-2018 夏花生-夏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05: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