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16 福 DB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819—2019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ontrol on lettuse chlorotic leaf rot disease 2019 - 04 - 18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18 实施 发 布 DB35/T 1819—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治原则 .......................................................................... 1 5 农业防治 .......................................................................... 1 6 黄板诱杀叶蝉 ...................................................................... 2 7 农药防治叶蝉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病状 .......................................... 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黑额二叉叶蝉形态特征 ............................................ 4 I DB35/T 181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永安市植保植检站、三明市植保植检站、永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积秀、刘建密、胡启镔、陈文乐、黄培枝、吴兴明、陈彩霞、纪翠红、 傅建炜、钟金海、张燕、郑鸿昌。 II DB35/T 1819—2019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黄板诱杀叶蝉和农药防治叶蝉的综合防 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茎用莴苣 asparagus lettuce 能形成肉质嫩茎的莴苣变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lrish)。 注:茎用莴苣别名莴笋,主要食用地上嫩茎。 3.2 褪绿心腐病 lettuse chlorotic leaf rot disease 由翠菊黄化组B亚组(16SrⅠ-B)植原体引起的以叶片褪绿变黄为主要病状,以黑额二叉叶蝉 (Macrosteles striifrons)为传播介体,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的病害。 注1: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病状参见附录 A。 注2:黑额二叉叶蝉形态特征参见附录 B。 4 防治原则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防治宜采用“农业防治、治虫防病”的原则。 5 5.1 农业防治 苗地选择 所选择培育茎用莴苣的苗地不应与辣椒、苦楝树、叶用莴苣等其他寄主生长地相邻。 1 DB35/T 1819—2019 5.2 覆盖防虫网育苗 在苗畦上搭建小拱棚,将孔径600 μm的防虫网覆于拱架上,并在防虫网上加盖黑色遮阳网。网底 边用土块压实,使网与地表不留有叶蝉可进入的缝隙。茎用莴苣苗出齐后掀掉遮阳网。茎用莴苣苗期浇 水、浇肥直接从防虫网上方浇入,不得掀开防虫网。 5.3 肥水管理 移栽后畦上采用早晚喷淋浇水,浇透水,沟中灌半沟水,使田间一直保持高湿状态。幼苗成活后, 2 结合浇水每667 m 每次宜浇施4 kg~5 kg尿素和4 kg~5 kg硫酸钾,隔5 d~7 d浇施一次,连续浇施3 次。团棵期后应采用沟灌水,使沟里的水位保持沟深的三分之一,畦面保持湿润。莲座期叶面宜喷施0.3% 硼砂液一次。 5.4 拔除病株 拔苗移栽时,应剔除已表现出轻微症状的病株,同时预留适量假植苗备用。大田期发现病株应及时 拔除,并从假植苗取健株补栽。拔除的病株应集中销毁。 6 黄板诱杀叶蝉 2 茎用莴苣移栽大田后,应立即悬挂黄板。每667 m 均匀悬挂25 cm×30 cm的黄板30片左右,黄板下 端高出莴苣植株10 cm~15 cm为宜,并随植株的生长及时调整黄板悬挂高度。 7 农药防治叶蝉 7.1 药剂选择 按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叶蝉防治药剂。采用喷雾法施药。 7.2 苗期施药 7.2.1 采用防虫网覆盖育苗的,应在移栽前 2 d~3 d 揭开防虫网,施药。 7.2.2 未采用防虫网覆盖育苗的,应在第二片真叶展开时施药,第一次施药后 7 d~9 d 后施第二次药, 移栽前 2 d~3 d 施第三次药。 7.3 大田期施药 移栽7 d后应施第一次药,药后5 d~7 d施第二次药,注意交替轮换使用农药,并严格农药的安全 间隔期。 2 DB35/T 1819—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病状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可分别在抽茎前、抽茎后出现症状。抽茎前,发病初期植株顶部数片叶片明显 拔高变细,叶片颜色褪绿或褪红变白,心叶流胶,生长停滞,病株逐渐矮小,后心叶腐烂,严重的整株 枯死。健株抽茎后,发病植株顶部叶片褪绿或褪红变白、生长停滞,剖开茎部变褐或干枯。变褐茎部煮 后苦涩不堪食用。 3 DB35/T 1819—2019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黑额二叉叶蝉形态特征 黑额二叉叶蝉(Macrosteles striifrons)属半翅目,叶蝉科角顶叶蝉亚科。 体连翅长:雄虫2.6 mm~2.7 mm,雌虫2.7 mm~2.8 mm。 体黄褐色微带绿。头冠中纵线褐色,头冠前缘中线两边分别有2黑色横带纹,基部有2黑色圆班;复 眼灰黑色,单眼淡黄色;触角黄褐色;颜面浅灰色,横带纹深褐色,颜面中纵线、横带纹边缘、额缝及 唇基缝黄褐色。小盾片淡黄色,基侧角具2个三角形黑斑,横刻痕淡褐色;前翅淡黄绿色,翅脉与翅面 同色,后翅苍白色。足淡黄色,刺基部颜色稍深,胸部腹面淡褐色。腹部黄褐色。 雌虫外形特征与雄虫相似,但雌虫小盾片无黑斑,第Ⅶ腹板后缘中部弧线。 头冠宽短,稍宽于前胸背板,前缘宽圆突出,单眼位于头冠前侧缘,单复眼之间的距离长于单眼直 径;前胸背板长于头冠,前缘微突出,后缘平直,侧缘圆形突出;小盾片三角形,中长约等于头冠长, 前翅狭长,超过腹部末端,端片发达,具2个端前室。 雄虫尾节侧瓣宽大,外缘具1排刺毛,腹侧缘区具粗刚毛,腹后缘中央有一指状突起,突起边缘锯 齿状;生殖基瓣三角形;下生殖板长,外缘具有6根刚毛,端向渐窄延伸成指状,微弯曲;阳茎干长, 侧面观微弯曲,端突于近基部交叉而向下弯曲,约伸达阳茎干中部,阳茎干背缘端半部具7个小齿,基 部侧缘两边各有3个小齿;连索“Y”形,茎臂长于主干;阳基侧突细长,基部宽扁,端部指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5/T 1819-2019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35/T 1819—2019 * 2019 年 4 月第一版 2019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pdf文档 DB35-T 1819-2019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819-2019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819-2019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819-2019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06: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