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90—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2018 - 09 - 29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2 - 29 实施 发 布 DB41/T 1690—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浩、宁慧峰、王广帅、高阳、强小嫚、张凯、孙景生。 I DB41/T 1690—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灌溉施肥设备及产品、设备安装、水 肥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3663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B/T 13664 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19812.1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GB/T 19812.3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内镶式滴灌管、带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643 农用水泵安全技术要求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SL 550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肥一体化技术 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在测土测墒基础上,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 溉水一起,借助微灌系统(滴灌、微喷等)将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均匀、定量、定时地输送到作物根 部土壤,供作物吸收的一项农业新技术。 3.2 蒸发皿系数 实际灌水定额与置于冠层上方的20 cm标准蒸发皿所测相邻两次灌水时间间隔的累积水面蒸发量的 比值,该值用于确定设施蔬菜的实际灌水定额。蒸发皿系数按公式(1)计算: Kcp=1.5×I/Epan (1) 式中: Kcp——蒸发皿系数; I——实际灌水定额,m3/667m2; 1 DB41/T 1690—2018 Epan——累积水面蒸发量,mm; 1.5——单位换算系数。 3.3 土壤水势 是指在土壤基质(固体颗粒)的吸附作用下,土壤水较自由水降低的自由能(势值),用以表征土 壤吸水的能力。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4.2 水源水质 应选择水量充足、清洁、无污染的地下水、地表径流水、坑塘蓄水等水源,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4.3 肥料 应符合NY/T 496、NY 1107和NY 1118的规定。在8 ℃~35 ℃范围内,肥料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全水溶性、各元素之间不会发生拮抗反应; b) 不会引起灌溉水 pH 的剧烈变化; c) 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 d) 不与灌溉水发生沉淀反应。 5 灌溉施肥设备及产品 5.1 水肥一体化首部 5.1.1 加压设备 5.1.1.1 根据水源情况,选择离心泵或潜水泵,水泵的质量应符合 NY 643 的规定。 5.1.1.2 按照系统设计扬程和流量选择相应的水泵型号,超过系统正常工作所需最大扬程和最大流量 的 5%~10%。 5.1.1.3 选择满足扬程和流量的配套动力机。 5.1.2 过滤器 包括网式过滤器、 离心式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过滤器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应符合GB/T 50485的规定。 5.1.3 施肥设备 施肥设备由肥液储存罐、施肥器等组成,宜选择塑料等耐腐蚀性强的肥液储存罐。施肥器可选择压 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比例式施肥泵、注肥泵等,施肥器的选择应符合SL 550的要求。 5.1.4 安全保护设备 2 DB41/T 1690—2018 由进排气阀、逆止阀、控制阀门和变频器等组成,进排气阀和逆止阀的选用依据首部管径大小而定。 控制设备主要包括闸阀、碟阀、球阀等,根据首部管径大小和用户需求选择适宜的控制阀门。水泵流量 超过灌溉区实际水量的10%,首部应安装变频控制柜,变频控制柜的功率应大于水泵的额定功率。 5.1.5 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由水表、压力表等组成。根据系统流量和管径选择相应水表型号,通过计量实现定量灌溉, 3 水表的精度为0.001 m 。在过滤器前后分别安装压力表,应选择比系统最大水压高15%的压力表,压力 表的精度为0.01 MPa。 5.2 输水管网 包括干管、支管和毛管三级管道,干管和支管采用聚乙烯或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应符合GB/T 13663或GB/T 13664的要求,管径大小与流量及最大铺设长度关系见表1。毛管采用聚乙烯管材和管件, 应符合GB/T 13663的规定。 表1 管径与流量及最大铺设长度关系表 3 管径(mm) 流量(m /h) 最大铺设长度(m) Ф 40 5~10 50 Ф 50 10~15 80 Ф 63 15~20 100 Ф 75 20~25 150 Ф 90 25~30 200 5.3 灌水器 灌水器有滴灌管(带)和微喷头等多种,根据用户需求选择适宜的灌水器,滴灌管(带)的选用应 符合GB/T 19812.1和GB/T 19812.3的要求。滴头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1 MPa,滴头流量为1.0 L/h~3.0 L/h,滴头流量大小应根据土壤质地,黏土宜选用小流量滴头,砂性土壤宜选择大流量滴头。滴灌带间 距和滴头间距应根据蔬菜种植结构决定。微喷头宜用于叶菜类蔬菜,额定工作压力为0.2 MPa~0.25 MPa, 流量为50 L~120 L,间距按微喷头的射程布设。 6 设备安装 6.1 首部安装 按照5.1要求依次安装水泵(变频控制柜)、逆止阀、控制阀门、压力表、进排气阀、施肥器、过 滤器、压力表、水表等设备。进排气阀应安装在首部最高点。 6.2 输水管网 输水干管埋设在地表50 cm以下,顺着设施走向布设支管,支管的前端与干管连接,支管的末端应 安装排污阀,设施内支管可直接布设在地面上。设施整地后沿作物种植方向铺设毛管,毛管布设间距视 作物种类而定,如一行一管或两行一管等。 6.3 灌水器安装 3 DB41/T 1690—2018 滴灌管(带)按种植行布设,一端与支管连接,另外一端封堵。微喷分两种安装形式:悬吊式和地 插式,毛管按设计要求铺设,微喷头通过组件与毛管连接。主、支管道和滴灌管(带)或毛管连接好后 要进行试水,检查有无堵漏现象,及时修复或更换漏水或不通水的滴灌管(带)或微喷头;同时调整减 压阀压力,使滴灌管(带)或微喷头处于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 7 水肥管理 7.1 灌溉制度 根据蔬菜需水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内容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次数、灌溉时间和灌水定额等,采用土壤水分法、土壤水势法或累积水面 蒸发量法任意一种方法制定灌溉制度。 7.1.1 土壤水分法 根据农作物根系状况确定灌水计划湿润深度,蔬菜宜为20 cm~40 cm,灌水土壤含水率下限应控制 3 2 3 2 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灌水定额宜为10 m /667 m ~15 m /667 m 。 7.1.2 土壤水势法 根据20 cm土层的土壤水势值制定灌溉制度,灌水下限值应为-0.05 MPa~-0.02 MPa,灌水定额宜 3 2 3 2 为10 m /667 m ~15 m /667 m 。 7.1.3 累积水面蒸发量法 根据冠层上方的20 cm标准水面蒸发皿的累积水面蒸发量制定灌溉制度,当相邻两次灌水间隔的累 积水面蒸发量达到20 mm时灌溉,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性,确定蒸发皿系数及灌水定额。番茄蒸发皿 3 2 3 2 系数为0.9,灌水定额为12 m /667m ;黄瓜蒸发皿系数为0.75,灌水定额为15 m /667m 。 7.2 肥料管理 按照NY/T 1118的要求,结合蔬菜目标产量、需肥规律和灌溉特点制定施肥制度。按目标产量和单 位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农作物所需氮(N)、磷(P2O5)、钾(K2O)等养分吸收量,采用养分平衡法 或地力差减法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应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和每次 施肥量,大量元素应采用施肥器施肥,微量元素宜采用叶面喷施。在无实测资料时,宜按附录A确定施 肥次数、施肥时间和每次施肥量。 8 水肥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 8.1 灌溉施肥 先用清水灌溉10 min~20 min,然后打开施肥器的控制开关,使肥料进入灌溉系统,通过调节施肥 3 装置的水肥混合比例或调节施肥器阀门大小,使肥液以一定比例与灌溉水混合后施入田间,宜在1 m 中加入1 kg~2 kg肥料。每次施肥结束后继续滴灌10 min~20 min。 8.2 首部检查 水泵使用前后注意电源连接,保证运行中不会产生漏电、漏气等;过滤器前后压差超过0.02 MPa, 应及时清洗过滤器;压差式施肥罐底部的残渣应经常清理。 4 DB41/T 1690—2018 8.3 管网漏堵检查 管网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及时维修输水管网系统,防止漏水。每3次滴灌施肥后,将每条毛管 末端打开进行冲洗。 8.4 灌水器 如果灌溉水的碳酸盐含量较高,每一个生长季后,用30% 的稀盐酸溶液(40 L~50 L)注入滴灌管 (带),停留20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 8.5 其他 田间滴灌管(带)应拉直,确保灌溉水流畅通;滴灌管(带)回收不应扭曲放置。 5 DB41/T 1690—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见表A.1。 表A.1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蔬 菜 种 类 硫酸 钾 kg kg kg kg 5000~ 8000 8~15 50~ 80 18~ 25 5~ 10 7~ 10 7~ 10 5~10 10~15 10~15 5~8 4000~ 5000 追肥第一次 (结瓜初期) 追肥第二次 (盛瓜期) 追肥第三次 (盛瓜期) 追肥第四次 (盛瓜期) 追肥第五次 (结瓜后期) 基肥 叶 菜 类 过磷 酸钙 追肥第一次 (定植后 20~25d) 追肥第二次 (果实膨大期) 追肥第三次 (盛果期) 追肥第四次 (穗果开始采收) 基肥 瓜 类 尿

pdf文档 DB41-T 1690-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690-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690-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690-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10: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