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65.020.20 ICS B 31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125—2019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则 General Provisions 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Vegetable Pests and Diseases in Greenhouse 2019- 03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12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起草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盘锦市科 技局、朝阳市双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中心、朝阳县松岭门蒙古族乡农 业技术推广站、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刘广会、肖质净、田广龙、张红艳、王立新、胡小凤、王宇颖。 I DB21/T 3125—2019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产地环境、种苗要求、配套设施与管理、耕作制度防病、施 药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要求。 本标准适宜设施蔬菜栽培生产的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蔬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21/T 1895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 DB21/T 2387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总则 DB21/T 2474 蔬菜工厂化育苗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符合GB 3059、GB 5084 和GB 15618。 4 种苗要求 品种要具备较好的风味品质、稳产性、抗逆性和抗病虫性。针对所栽培蔬菜种类、栽培目标,所在 栽培茬次以及配套防御措施的主要威胁病虫害风险作出应对评估。种子育苗时,防病真菌细菌病害应采 用温汤浸种;病毒病宜用高温灭毒等处理。茄果类、果瓜类宜采取嫁接育苗。培育无病虫健壮秧苗,具 体技术环节要求应符合DB21/T 2387和DB21/T 2474的规定。 5 配套设施与管理 5.1 通风措施 尽量减少棚室周围影响通风的障碍设施,单栋温室之间应≥10m,单栋大棚之间≥1m。在地下水位 高的园区,温室宜采用半地下式构造形成的通风。有条件的棚室应安装环流风机,150~200㎡/台,平 均风速2m/sec,通风至少2次/d,每次30Min。 1 DB21/T 3125—2019 5.2 二层薄膜 棚室内骨架下(后坡下与采光面下,留有通风通道),设立0.01mm厚薄农膜,以遮挡温室棚膜下落 的水滴到作物和地面。 5.3 网板防虫 防虫网棚室顶部防风口用50目,前底脚处60目。注意经常检查完好的密闭性。20×40cm黄色粘虫板 30块,加蓝色用10块,距作物顶端30cm左右处。可选择含有性诱剂的黄、蓝粘虫板。温室虫口密度大需 先用化学药剂灭杀后再挂。粘虫板沾满虫体时需及时更换。 5.4 遮阳网 在春夏秋高温时节,在温度超过30℃中午前后、光照超过50000Lux时,拉盖遮阳网。有病虫害相应 增加温度。早晚及阴天应拉开。遮阳网盖上与拉开宜由机械系统操作,宜由物联网监控操作实施。 5.5 补光增光 -2 -1 有条件温室应安装LED补光灯,用7∶3的红光R和蓝光B,补光光量子流密度≥50μmol·m S 。用于 -2 -1 连续冬季早春连续寡照。常温下增加红光R。用于光周期调整10~12μmol·m S 。在冬季早春应入冬前 清洁棚膜,或利用冬季棚膜上降雪来清洁。 5.6 滴灌系统 棚室应安置水肥药一体化(文丘里)系统。单行畦宽85cm,一根滴灌带;双行为两条滴灌带。 6 耕作制度防病 6.1 棚室太阳能高温消毒 常用工具均放置在棚室内。晴天密闭棚室使温度达到55℃以上,在中午持续1.5~2h,打开放风口 降温(以防棚室设施受损),反复5~7d。 6.2 中断生产 各个生产茬次之间应中断,不宜持续连作和套作,每年至少中断1次。棚室内不得跨茬次摆放盆栽 花卉或蔬菜。清洁棚室田间和各个角落的所有蔬菜等作物残体,地面与棚面灰尘。收获前茬后栽下茬须 留出7d以上间隔。 6.3 破犁底层 对多年棚室有条件的可采取打破犁底层措施,即清洁棚室的基础上,用小型挖掘机把温室前底脚与 后墙侧分别将30cm深表土移到一侧,再深挖30cm,即越过犁底层翻个,之上添加稻草、玉米等秸秆,1~ 2kg/㎡。再把上表土复回。 6.4 间歇养地 在此歇茬期间可种植农家自收玉米50~100kg,或种大豆、牧草、萝卜等,生长期20d以上,栽植前 将玉米植株等旋耕到土壤中。 6.5 增施高碳农家肥与生物菌肥 2 DB21/T 3125—2019 土壤基肥应施农家肥与化肥混施,农家肥应施牛粪、羊粪、秸秆等高碳种类,并充分腐熟。生物肥 应施用含枯草芽孢杆菌(活菌素10亿/g,2kg/667㎡)等生物菌肥。数量以总产量相适应。追肥以速效 为主,并通过水肥一体化土壤方式为主,辅助喷施叶面肥。 6.6 秸秆生物反应堆 在每定植行下单垄畦挖20~40cm宽,深度20~25cm沟内铺满秸秆,再覆土做垄或畦。其技术要求符 合DB21/T 1895规定。在定植垄畦沟铺施稻壳,或碎秸秆,1~2kg/m。 6.7 棚室熏蒸消毒 每667㎡(亩)温室用硫磺粉2~3kg,加80%敌敌畏乳油0.25kg拌上木屑2~3kg,分堆点燃,密闭棚 室一昼夜。经放风无味后,才可定植栽苗。 6.8 大垄单行地膜与地膜小拱覆盖 应实行85cm,或1.4m单行定植,密度适量从低。地膜覆盖,在低温季节应垄畦面设置地膜小拱棚。 需预防杂草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 6.9 花期授粉 果菜类花期实行蜜蜂或熊蜂授粉,每667㎡(亩)1~2箱,使用寿命45d。或用振荡器人工授粉,必 要时配合喷施植物激素。 6.10 温光管理 冬季尽量提升地温,控制灌水。一般果菜类达6℃、叶菜2℃应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夏季应防止气温 地温过高,室内光照超过5万Lux,30℃时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高湿度,防止雨水进入。 6.11 控制叶面水膜 均匀放风,禁止局部不均匀保温(如前底脚处不完全盖保温被),造成叶面过度形成水膜。 6.12 设施与田间管理 密闭门窗门帘,温室整体均匀保温性,棉被(草苫)覆盖完整性;尽量处理掉汪水点、滴水点; 维护温室前立窗裙及外草苫保温。严冬须分段上卷棉被。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入门处应采取石灰消毒。 检查防虫网严密性,及时更换失效黄粘虫板与蓝色粘虫板。加强巡视,及早发现中心病株配合药剂防治。 发现病毒植株需拔出田间。 7 施药技术 7.1 农药配制 液体农药贮存防止受冻。配制农药的水应洁净井水,经过缸等容器存放沉淀1d以上,水温达20℃。 先放置1/4水量,把所配制的药剂放入,搅拌溶解,停留5min,再加满水搅均备用。同作用农药不宜自 行混配施用,可混配的按混配浓度配制,不可单独叠加。所用药剂浓度随温度提升、干旱、植株徒长而 减量。作物生长前期比后期用药减少。原则上不可与肥料、微肥、叶面肥混配施用。需要混配先小面积 试验后方可确定。禁止在河塘等水体内清洗施药用具。 7.2 根施用药预防 3 DB21/T 3125—2019 7.2.1 秧苗防病虫 秧苗定植前应对秧苗穴盘喷淋杀虫杀菌药剂,每 15kg 水兑 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度锐)10ml+ 精甲▪咯菌腈(亮盾)20ml。或用 250g/L%嘧菌酯悬浮剂 2500 倍液沾根。持续有效期 20~30d。用其它 药剂需先做试验确定用法,不宜加大药量,尤其秧苗较嫩弱偏徒长,或温度偏高时。 7.2.2 预防性灌根施药 缓苗后,每667㎡(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0ml,随滴灌进入。35d后,再用25%嘧菌酯悬浮剂200ml, 随滴灌施入。座果期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ml+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300g,加10亿/g活菌的2~ 4kg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液体菌肥一起滴灌。整枝后需配合植株叶喷施,如针对蓟马、蚜虫、粉虱和鳞翅 目害虫,按60g/L乙基多杀菌素15ml+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30g兑水15kg喷施,15~20d喷1次。 7.3 晴天施药 叶面喷施禁止阴天打药与施肥。应上午打药,并叶面水膜消去。禁止高温(中午)打药。下午打 药需保证在放保温被前叶面干爽。 7.4 整枝打杈施药 禁止阴天田间整枝作业,应在晴天,并尽量减少伤口,宜采用剪枝剪剪断枝杈。整枝打杈后立即喷 药防病。 7.5 打药器械 器械雾化要好,防止滴漏。有条件的可选用弥雾机械、臭氧发生机等。园区或大面积棚室设施应配 套频振式杀虫灯等设备。 7.6 生产记录要求 认真记录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使用情况。从种苗到产品销售的各个 环节使用的其它生产资料、场所、天气、生产作业等。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替代农药与用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与限用农药,应分别遵照附录A好附录B的规定。本着 上述农艺综合措施预防为主,辅助药剂,预防用药,水肥药一体化措施相结合。 8.2 烟粉虱及蚜虫 关闭通风口,棚内温度在 30~33℃ 1~2h 高温灭虫。可用叶面喷米醋液 300 倍液抑制或杀灭病菌, 定植后每隔 5~7d 喷 1 次,连喷 3~4 次。药剂,40%氯虫·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或 30%氯虫·噻虫嗪(度锐)15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或 35%噻虫嗪悬浮剂 2000~3000 倍液喷施或滴灌,或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2000~3000 倍液,或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200 倍液 与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 1500 倍液混用,或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4500 倍液喷雾,隔 15d1 次。配 合用 15%敌敌畏烟剂 300~400g/667 ㎡,傍晚密闭温室点燃熏 8~12h。用复方尿洗合剂(洗衣粉、尿素、 水的比例 1∶3∶300) ,杀灭棉蚜虫、棉铃虫、红蜘蛛、螨虫。 4 DB21/T 3125—2019 8.3 蓟马 8.3.1 综合防控 夏季休耕期将棚室温度升至 50℃左右,保持 10~20d。应选在早晨 9 点之前,或傍晚,

pdf文档 DB21-T 3125-2019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总则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125-2019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总则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125-2019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总则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125-2019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总则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03: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