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1.120.25 P 15 福 DB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Evaluation on capacity classific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team 2019 - 04 - 18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18 实施 发 布 DB35/T 1816—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 ............................................................ 1 5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基本要求 ........................................................ 3 6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相关方 .......................................................... 4 7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方式 ............................................................ 4 8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程序 ............................................................ 5 9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材料要求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申请与评估阶段材料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准备与预演阶段材料 ............................................. 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正式测评演练阶段材料 ........................................... 12 参考文献 ............................................................................ 16 I DB35/T 181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海燕、黄宏生、张永春、梁静、官耀荣、康雪娟、周跃勇、林美如、白春华、 叶明云、李大祖、曾燕春、黄谷霖、姚道平、陈琳、王青平、林添、林岩钊、王辉山、曹轶、陈三三、 涂致远、张剑星、施雄杰、钟伟元、孙宇、叶晋余、郑海梅、刘薇。 II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的等级划分、基本要求、测评相关方、测评方 式、测评程序和测评材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或确认的紧急救援队,其他类型救援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428.1—201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29428.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2部分:程序和方法 DB/T 55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工作场地遇难者遗体处置规程 DB/T 57 地震救援装备分类、代码与标签 DB35/T 1667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428.1—2012界定的以及以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community earthquake search and rescue team 简称基层救援队。由各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或确认的,主要负责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 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任务的专业队伍。 4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 4.1 依据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保障等五个方面综合救援能力,将基层救援队划分为重型救 援队、中型救援队和轻型救援队。 4.2 重型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由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进行设定,中型救援队和 轻型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见表 1。 表1 项目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 能力等级划分 中型救援队 轻型救援队 ≥60 人 ≥30 人 综合能力 队伍总人数 1 DB35/T 1816—2019 表1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续) 能力等级划分 项目 中型救援队 轻型救援队 ≥45 人 ≥20 人 1.设置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保 1.设置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保障等 障、结构工程师、灾害评估专家、救援专 岗位,并配备相应人员; 家等岗位,并配备相应人员; 2.各岗位建议配备人数:管理≥3 人;搜索与 2.各岗位建议配备人数:管理≥5 人;搜索 营救≥13 人;医疗≥4 人;后勤保障≥2 人。 出队结构人数 岗位设置及人数 与营救≥24 人;医疗≥6 人;后勤保障≥5 人;结构工程师≥2 人;灾害评估专家≥2 人;救援专家≥2 人。 救援区域 跨省及省内救援。 省内救援。 1.实施跨省救援应在收到信息后 32 h 内到 到达灾区时间 达; 2.实施省内救援应在收到信息后 12 h 内到 收到信息后 12 h 内到达。 达。 管理指挥能力 具备救援行动管理与实时动态的行动指挥 具备救援行动管理与实时动态的行动指挥能 能力,实施救援全程的安全监督与保障规 力,实施救援全程的安全监督与保障规划和措 划和措施。 施。 1.能够与当地现场指挥部进行协调与沟 能够在灾害现场进行救援行动的协调与沟通。 通; 现场协调能力 2.能够与其他救援队伍、救援力量之间进 行协调与沟通; 3.能够在灾害现场队伍内部进行协调与指 挥。 搜救能力 1.能够在倒塌的重型木和/或钢混结构(包 能够开展表层和浅层埋压人员技术搜索和营 括结构钢加固)中开展中层和浅层埋压人 救。 员技术搜索和营救; 2.能够进行绳索救援、破拆和顶撑操作。 持续救援时间 能够在一个独立的工作场地、每天 24 h 连 能够在一个独立的工作场地、每天 24 h 连续 4 续 7 天不间断(建立轮班工作制)地开展 天不间断(建立轮班工作制)地开展救援。 救援。 自我保障能力 具备至少 7 天的饮食、生活、医疗、装备 具备至少 4 天的饮食、生活、医疗、装备管理、 管理、动力照明、安保、运输、通讯等自 动力照明、安保、运输、通讯等自我保障能力。 我保障能力。 先遣队 不作要求。 不作要求。 1.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挥管理体系; 1.形成指挥管理体系; 2.能够对灾情进行动态研判,开展信息收 2.能够对灾情、救援目标等进行判识,开展信 集与处理、救援行动规划、全局全程协调 息收集与处理、救援行动规划、全局全程协调 分项能力 管理能力 与指挥、现场灾害评估和媒体应对等工作。 与指挥等工作。 2 DB35/T 1816—2019 表1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续) 能力等级划分 项 目 搜索能力 a 营救能力 a 中型救援队 轻型救援队 具备人工搜索技能,能够结合仪器或犬开 具备人工搜索技能,能够结合仪器开展搜索定 展搜索定位。 位。 1.能够对浅层和中层埋压人员实施营救; 1.能够对浅层埋压人员实施营救; 2.能够在倒塌建筑物中开展复杂的技术搜 2.能够在倒塌建筑物表层和浅层开展技术搜 索和营救,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实施 索和营救。 破拆、切割、顶撑等搜救行动,并通过传 动装置及顶撑操作对结构分层。 医疗能力 1.具备救援行动的自我医疗保障、现场救 1.具备救援行动的自我医疗保障的能力。 援医疗保障的能力; 2.能够开展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能够开展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 心肺复苏等现场急救工作。 搬运、心肺复苏等现场急救工作; 3.具备局部防疫能力。 灾情获取能力 通信能力 机动能力 行动基地 具备常态和非常态环境下实时获取灾情的 具备实时获取灾情的能力。 能力。 具备救援行动队伍内部和外部、前方和后 具备救援行动队伍内部和外部、前方和后方的 方的实时通信能力。 实时通信能力。 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机动能力,含徒步 具有全省范围内的快速机动能力,含徒步越 越野、陆陆运输和航空机动。 野、陆陆运输。 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行动基地的基本能 不作要求。 力。 1.有专人负责装备日常管理、仓储与维护; 1.有专人负责装备日常管理、仓储与维护; 装备管理能力 b 2.行动期间有专人负责装备的管理、维护 2.行动期间有专人负责装备的管理、维护和状 和状态跟踪;行动结束后 1 个月内能够完 态跟踪;行动结束后半个月内能够完成装备的 成装备的恢复工作;每次行动需要对装备 恢复工作; 管理进行总结; 3.能够快速取用装备并符合机动模块化组合 3.能够快速取用装备并符合机动模块化组 方式的要求。 合方式的要求,能够按照使用需要接收正 规的检测。 5 a 搜索能力和营救能力具体要求见 DB35/T 1667。 b 地震救援装备应按照 DB/T 57 的要求进行分类。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基本要求

pdf文档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11: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