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65.020.30 ICS B 44 备案号:61241-2019 内 蒙 DB15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529—2018 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dentification for cashmere goats in Inner Mongolia-Code of practice 2018-12-20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03-20 实施 发 布 DB15/T 1529—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初生鉴定 .......................................................................... 3 5 断乳鉴定 .......................................................................... 3 6 周岁及成年鉴定 .................................................................... 4 凡不符合一、二等级条件者。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鉴定记录表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绒山羊羊绒采样部位标示图 ........................................ 9 I DB15/T 1529—2018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鄂托克旗家畜改良站、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阿拉善盟畜牧兽医工作站、乌拉特中旗家畜改良站、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同和太种畜场及鄂尔多斯 市立新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斌、李玉荣、吴铁成、勿都巴拉、何云梅、马跃军、高娃、阿娜儿、孙雪峰、 孟克巴依尔、阿拉木斯、孙春河、吴海林。 II DB15/T 1529—2018 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绒山羊初生鉴定、断乳鉴定、周岁及成年鉴定的方法、术语和定义、项目、符 号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内蒙古培育的超细超长、高繁高产型绒山羊的个体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267 山羊绒 NY/T 1236 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DB15/T 1098 高繁高产型绒山羊 DB15/T 1099 超细超长型绒山羊 DB15/T 1101 羊绒伸直长度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毛长 wool length 受测羊只体表毛丛、毛束在不受任何外力的自然状态下,毛根到毛梢的直线距离,单位cm。结果保 留至一位小数。 3.2 绒厚 cashmere thickness 受测羊只体表绒丛、绒束在不受任何外力的自然状态下,绒根到绒梢的直线距离,单位cm。结果保 留至一位小数。 3.3 山羊绒伸直长度 straighted length of cashmere 给一定的外力使山羊绒自然弯曲全部伸直但未伸长状态下测量的长度,单位cm。结果保留至一位小 数。 1 DB15/T 1529—2018 3.4 绒细度 cashmere fineness 山羊绒纤维的平均横切面直径,单位μ m。 3.5 产绒量 cashmere yield 从绒山羊身上采集的绒毛、粗毛和自然杂质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单位g。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3.6 净绒率 pure cashmere content 山羊原绒经洗净、烘干且去除粗毛、杂质,以公定回潮率和公定含油脂率修正后的质量占山羊原绒 质量的百分数。 3.7 初生重 birth weight 羔羊出生后1 h内未饮初乳前称的质量,单位kg。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3.8 断乳重 weaning weight 羔羊3-4月龄断奶时称的质量,单位kg。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3.9 抓绒后体重 live body weight after rawing cashmere 羊群抓绒结束后,禁食、禁饮12 h的受测绒山羊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单位kg。结果保留至一位小 数。 3.10 体高 body height 受测羊只在坚实平坦地面端正站立时肩胛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cm。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用杖尺测量。 3.11 体长 body length 受测羊只在坚实平坦地面端正站立时由胸突到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单位cm。结果保留至一位 小数。用杖尺测量。 2 DB15/T 1529—2018 3.12 胸围 heart girth 受测羊只在坚实平坦地面端正站立时由肩胛后端绕胸一周的长度,单位cm。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用皮尺测量。 3.13 管围 cannon circumference 受测羊只在坚实平坦地面端正站立时左前肢管骨最细处的水平周长,单位cm。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3.14 胴体重 carcass weight 将待测羊只屠宰后,去皮毛、头、管骨及以下部分和内脏(保留肾脏及肾脂),剩余部分静置30 min 后称重,单位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5 超细超长型绒山羊 super fineness and length cashmere goat 以内蒙古自治区优质绒山羊资源为基础,采用本品种选育(亲缘选配)及增绒技术,培育出的超细 超长型绒山羊(体侧部羊绒细度在13.99 μ m以下,伸直长度在7.0 cm以上)。 3.16 高繁高产型绒山羊 high fecundity, high cashmere and chevon yield cashmere goat 绒山羊胎次繁殖率达到160 %,年繁殖率240 %~320 %(两年三胎,一年两胎),产绒量达到1000.0 g,体重达到45.0 kg。 4 初生鉴定 4.1 鉴定内容和方法 首先对初生羔羊进行个体编号、测定出生重、记载母亲耳号、同胎产羔数、性别、毛色等。再根据 出生重、毛色和外貌评定。 4.2 合格评定 初生羔羊结构匀称,超细超长型单羔初生重2.2 kg,双羔初生重2.0 kg以上为合格。高繁高产型单 羔初生重2.3 kg,双羔初生重2.0 kg以上为合格。达不到以上指标或有其他缺陷者为不合格。 5 断乳鉴定 5.1 鉴定内容和方法 在羔羊3-4月龄断奶时,记录断乳重、性别、毛色及其他明显的外貌特征。断乳后第二天空腹称重。 3 DB15/T 1529—2018 5.2 等级评定 结构匀称、体质健壮,并按表1进行分级。对断乳重过大或过小者需进行矫正,按1日龄加减90 g 计算。 表1 不同类型绒山羊断乳重等级 单位:kg 类型 超细超长型 高繁高产型 等级 单羔 双羔 公羊 母羊 公羊 母羊 一级 ≥20.0 ≥16.0 ≥19.0 ≥15.0 二级 ≥16.0且<20.0 ≥13.0且<16.0 ≥15.0且<19.0 ≥12.0且<15.0 三级 <16.0 <13.0 <15.0 <12.0 一级 ≥22.0 ≥18.0 ≥21.0 ≥17.0 二级 ≥18.0且<22.0 ≥15.0且<18.0 ≥17.0且<21.0 ≥14.0且<17.0 三级 <18.0 <15.0 <17.0 <14.0 6 周岁及成年鉴定 6.1 鉴定材料 20 cm钢尺、150 cm皮尺、杖尺、5 kg电子秤、200 kg电子秤、鉴定表格(见附录A)及记录笔等。 6.2 鉴定内容 6.2.1 年龄 根据个体卡片或耳号登记,缺乏资料时按口齿或山羊角轮判定。 6.2.2 性别符号 公羊以“♂”表示,母羊以“♀”表示。 6.2.3 绒厚 分开毛丛用20 cm钢尺顺毛丛方向测量绒层和毛层的厚度,以多数绒毛束的长度为准。应注意避免 外力造成的影响。 6.2.4 毛长度 测定方法同绒厚。 6.2.5 绒密度 现场可根据绒丛结构及皮肤缝隙进行判定。M代表绒密度正常,M+ 代表绒密,M- 代表绒稀。 6.2.6 绒弯曲 绒的自然弯曲程度,表示见图1。 4 DB15/T 1529—2018 注: W3——正常弯曲(弧度呈半圆形)。绒从根部到顶部弯曲明显,大小均匀。 W2——正常弯曲。绒从根部到顶部弯曲欠明显,大小均匀。 W1——非正常弯曲。绒从根部到顶部,弯曲不均匀。 图1 山羊绒不同弯曲类型示例图 6.2.7 产绒量 在绒山羊脱绒季节,抓或者剪取绒山羊身上的绒毛。 6.2.8 绒纤维直径和绒伸直长度 6.2.9 采样方法 种公羊一般要求按5个部位(肩部、体侧部、股部、背部和腹部见图3)进行采样(见附录B),母 羊要求在体侧部(肩胛骨后缘10 cm,体侧中线稍偏上处)采样;在规定部位用剪刀贴近皮肤处剪下按 5 cm×5 cm面积的毛样,毛茬要求整齐,尽可能保持羊毛的长度、弯曲及毛丛的原状。所采毛样用毛样 袋包装,并注明牧户姓名、羊耳标号、性别、年龄、采样部位等信息。 6.2.10 测量方法 现场鉴定时,在测定绒厚的部位,用肉眼评估羊绒细度,并用绒实物标准细度来对比。在实验室绒 细度按GB 18267的方法测定,绒伸直长度按DB15/T 1101的方法测定。

pdf文档 DB15-T 1529-2018 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529-2018 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529-2018 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529-2018 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14: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