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140.10 B 39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556—2018 代替 DB36/T 556-2009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of green tea in Jiangxi province 2018 - 11 - 28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556-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的选择 ........................................................................ 1 4 茶园建设 .......................................................................... 2 5 土壤管理和施肥 .................................................................... 3 6 树冠管理 .......................................................................... 4 7 病、虫、草害防治 .................................................................. 4 8 鲜叶采摘与管理 .................................................................... 5 9 茶叶加工 .......................................................................... 5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 ............................ 12 I Db36/T 55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 556-2009《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与DB36/T 556-2009相比,除了编 辑性修改外,其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补充、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相比原标准增加了“聂樟清”、“曹挥华”、“周莺”、“马承和”; ----茶园建设部分增加4.1建设原则和4.2建立和健全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内容; ----茶树种苗部分增加4.4.1种苗检疫内容; ----土壤管理部分删除了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内容; ----土壤管理部分删除了调节PH值内容; ----轻修剪部分将6.2.1修剪程度和6.2.2修剪要求内容合并; ----病、虫、草害防治部分删除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内容; ——包装、运输、贮藏部分将标题更改为10包装、运输和贮存; ----茶叶加工部分增加9.5加工过程管理和9.9精制茶加工技术要求内容,完善了9.6.1名茶加工种 类; ----修改了标准文本格式。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樟清、谢桂生、罗省根、郭丽虹、曹辉华、周莺、马承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36/T 556-2009。 II Db36/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茶种植的基地选择、茶园建设、土壤管理与施肥、树冠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鲜叶 采摘、茶叶加工和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绿茶种植和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通用卫生规范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B/T 31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基地的选择 3.1 原料基地条件 1 Db36/T 556-2018 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 还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应符合GB 3095、GB 5084、GB 15618的规定。 3.2 大气要求 基地周围不能有任何大气污染源,且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达到GB 3095中二级标准。 3.3 水源要求 基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水环境质量符合GB 5084中二类标准。 3.4 土壤要求 基地土壤肥力较高,pH值4.5~6.5,土层厚度80cm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中二级标准。 4 茶园建设 4.1 建设原则 4.1.1 新建茶园应不是毁林开垦。 4.1.2 开垦茶园应符合国家与当地关于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4.1.3 新垦茶园开辟应采取良好的资源保护措施。 4.1.4 对茶园周围林木实行保护,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 作行道树和遮荫树,营造速生、抗风力强的防护林带,林带与茶行间开隔离沟。 4.2 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要求 建立和健全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茶园上方和茶园周边建设防洪沟、排洪沟,茶园内建立道路网络, 道路两旁建立排灌沟,茶园内应建立竹节型排蓄水沟。 4.3 开垦要求 开垦要有利于水土保持,坡度 15°以下的缓坡地可等宽近似等高内倾开垦;坡度在 15°~25° 的,修筑等高内倾梯级园地。梯壁上种植爬地兰、无刺含羞草等绿肥、护坡植物,对梯壁上的杂草要 以刈代锄。开垦深度在 70cm 以上,破除土壤中硬塥层、网纹层和犁底层等障碍层。 4.4 茶树种苗 4.4.1 从国内外引进或调出种苗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 4.4.2 选用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对主要病虫害有较强抗性、适制绿茶并兼制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 品种要早、中、晚合理搭配,并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 4.4.3 茶树种苗繁育及苗木质量要求应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 4.5 茶树种植 4.5.1 定植时间 当年的10月中下旬至翌年的3月上中旬种植,避开冰雪霜冻天气。 4.5.2 定植规格 2 Db36/T 556-2018 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方式种植,定植密度要求单行行距150cm,株距30cm,每丛2株~3株;双行大 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2株。 4.5.3 栽种要求 4.5.3.1 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是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4.5.3.2 种植沟要施足底肥,每亩施 5t~10t 农家肥加 250kg~400kg 磷矿粉或钙镁磷肥,堆放 5d~ 10d 后施用。 4.5.3.3 栽植茶苗时,扶直茶苗,层层压实,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往上轻提茶苗,使茶苗根系自 然舒展。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 宜。 4.5.3.4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抗旱防冻保苗。茶苗栽植后留 3 片~5 片叶修剪,栽后定期检查 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苗。 5 土壤管理和施肥 5.1 土壤管理 5.1.1 测土配方 定期测土配方施肥,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5.1.2 地表覆盖 选用茶园周边的青草或因地制宜的选用未被污染的稻草、麦秆、豆秸、绿肥、山野杂草等铺在茶 行间。每公顷用量15t~20t,厚度10cm左右。 5.1.3 合理耕作 5.1.3.1 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1 年 2 次~3 次,第 1 次春茶前即越冬芽萌动前 15d 左右,第 2 次在春茶后,第 3 次在夏茶后。浅耕后施催芽肥,腐熟的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结合开横沟蓄水,利于 抗旱和防止水土流失。 5.1.3.2 深耕视具体情况,1 年 1 次或隔年 1 次,以 9 月~10 月为最佳时期。深耕深度通常在 30cm 左右。基肥可在深耕时施入。采用人工和机械的方法清除茶园中杂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5.1.4 间作绿肥 裸露的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需种植绿肥作物。选用伏花生、肥田萝卜、绿豆等矮生、匍匐或半匍 匐型、根系浅、生长快的绿肥,并及时翻耕,以提高土壤肥力。 5.1.5 水分管理 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80%范围内,土壤水分饱和度高的平地和地下水位高的茶园,应开深 沟降低水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应节水灌溉。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3 Db36/T 556-2018 5.2.1.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 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5.2.1.2

pdf文档 DB36-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15: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