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325—2018 贵州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Macadamia in Guizhou 2018 - 08 - 13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13 实施 发 布 DB52/T 1325—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栽培条件 .......................................................................... 1 4 品种选择与配置 .................................................................... 1 5 栽植 .............................................................................. 2 6 土壤管理 .......................................................................... 2 7 肥水管理 .......................................................................... 2 8 整形修剪 .......................................................................... 3 9 病虫防治 .......................................................................... 4 10 果实采收 ......................................................................... 4 11 果实处理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化学农药及防治方法 .................................... 6 I DB52/T 132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州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省果 树蔬菜工作站、省质量发展中心、关岭自治县农业局、习水县农牧局、望谟县农业局、从江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建新、王代谷、韩树全、李家兴、赵艳、陆超忠、雷朝云、朱安乐。 II DB52/T 1325—2018 贵州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栽培条件、品种选择与配置、栽植、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果 实采收、果实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热区澳洲坚果的栽培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3.1 栽培条件 海拔 适宜贵州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海拔≤1000 m,赤水河流域海拔≤550 m,樟江流域海拔≤600 m, 乌江流域海拔≤500 m,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流域海拔≤450 m以下地区。 3.2 气候条件 O O 澳洲坚果在贵州的适宜范围:同时满足年均温≥18.0 C、极端最低温度≥-2 C、年降雨量≥800 mm、 O ≥10 ℃年有效积温5500 C以上、无霜期330天以上的地区。 3.3 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70 cm以上,地下水位在100 cm以下,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结构良好的壤土、沙壤土,pH 值5.5~8.0,平地或缓坡地。 4 品种选择与配置 主栽品种为 ‘O.C’、‘788’,授粉品种为‘H2’、‘南亚2号’、‘A4’和‘A16’,主栽品种与 授粉品种比例为3:1,配置方式为行列式。 1 DB52/T 1325—2018 5 栽植 5.1 苗木质量 须为营养袋苗,苗高80 cm以上,嫁接口30 cm以下,嫁接口愈合完好、牢固,抽梢50 cm以上,干径 0.8 cm以上,树皮完整的健壮苗木。 5.2 定植期 营养袋苗一年四季都可定植,最佳时间为6月~10月。 5.3 栽植密度 平地株行距500 cm×500 cm, 缓坡地株行距400 cm×500 cm 。 5.4 整地 坡地采用等高带状建园,清园整地后按60 cm×60 cm×60 cm(长×宽×深)的规格开挖定植穴,施 入底肥后回填表土,树盘高出地面25 cm~30 cm。 平地建园应先挖好排水沟,按60 cm×60 cm×60 cm(长×宽×深)的规格开挖定植穴,施入底肥后 回填表土,树盘高出地面35 cm~40 cm。 5.5 栽植方法 植苗时先在树盘中央挖一个25 cm~30 cm见方的植苗穴,再解除包装袋,将苗直立置于植苗穴中央, 随即在泥球周围填入细土踏实,再覆盖细土,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6 土壤管理 6.1 土壤改良 山地果园土层浅、土壤肥力低,需要进行深翻扩穴或全园深翻改土,在秋、冬季结合施基肥进行。 深翻扩穴:从树冠滴水线外开始,逐年向外环挖宽25 cm~30 cm、深20 cm~30 cm。 6.2 除草 植后初期如有杂草,应及时人工除净杂草,中期以后可进行机械除草。山地果园在生草季节、下雨 或浇水后,及时进行树盘中耕、除草、松土,深度8 cm~10 cm,年除草3次~4次,保持树盘土壤疏松无 杂草。 6.3 土壤耕作制度 行间采用生草栽培或间作矮杆作物。 7 肥水管理 7.1 施肥原则 按NY/T 496规定执行。应充分满足澳洲坚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有机肥为主,化肥和微生物 肥料搭配,氮磷钾比例为(N:P:K=18:5:12),即采用低磷含量肥料。 2 DB52/T 1325—2018 7.2 肥料种类与质量 按NY/T 394和NY/T 496的规定执行,选用推荐使用的肥料种类。化肥必须已在农业部登记注册;农 家肥应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7.3 施肥方法及用量 7.3.1 幼树施肥 定植前在定植穴中施腐熟有机肥10 Kg~15 Kg/株。幼树年施肥3次~4次,在每次有少部分枝梢开始 萌芽时施,每次施肥量:尿素0.05 Kg~0.1 Kg/株、复合肥0.05 Kg~0.1 Kg/株混合施。新植幼树施肥必 须距离树干30 cm以上,采用环状撒施并覆土,以免烧苗;后续施肥在树冠滴水线以外。 7.3.2 成年树施肥 成年树每年施三次肥: a) 第一次施肥在 3 月~4 月开花期进行,喷施 0.3%磷酸二氢钾和 0.1%硼砂混合液(或澳洲坚果保 花保果专用叶面肥),间隔半月再喷一次。 b) 第二次施肥在 6 月~7 月幼果期进行,选用速效肥,在树冠滴水线处开宽 20 cm、深 15 cm 环形 沟,每株施用低磷复合肥 1 Kg; c) 第三次施肥在 11 月采果后进行,以有机肥为主,配施一定量的 N、P、K 肥,在树冠滴水线处 开宽 20 cm、深 15 cm 环形沟施入。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 25 Kg~40 Kg、钾肥 0.3 Kg、低磷复合 肥 1 Kg。 7.4 灌溉与排涝 7.4.1 灌溉 用水质量符合GB 5084的规定。有条件的果园提倡采用滴灌和喷灌,在旱季以及开花期、幼果期、 果实发育期及膨大期及时进行灌溉。 7.4.2 排涝 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的果园,下雨天及时排除果园内的积水。 8 8.1 整形修剪 幼树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圆头树形。幼树定植后,在离地面高60 cm~70 cm处定干,在剪口下留20 cm~25 cm的整形 带。在整形带上选留3个~4个主枝新梢,其余抹除。主枝新梢生长至40 cm~60 cm时进行摘心。 8.2 结果树修剪 对于盛果期的果树,在采果后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及内堂密生枝、徒长枝、 衰老结果枝及果柄。对生长茂盛、树冠郁闭的树,适当疏剪部分顶端优势较强的枝组。 对衰老期的结果树,在春梢萌发前对主枝、侧枝进行重回缩更新修剪,结合重施N肥促发新梢,进 行树冠更新。 3 DB52/T 1325—2018 9 病虫防治 9.1 防治原则 严格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和生物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 程度,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切实有效控制病虫害。 9.2 主要病虫害 澳洲坚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蛀花螟、青刺蛾、茶蓑蛾、蛀果螟、褐缘蝽、环蛀蝙蛾等;主要病 害有炭疽病、灰霉病、果褐斑病、根腐病、立枯病等。 9.3 防治方法 提供倡生物和物理防治。做好病虫预测,掌握病虫发生危害规律,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 害特点,按防治指标和物候期对症用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 致畸、致突、致癌的化学农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0 果实采收 10.1 采收标准 果实成熟后总苞表面干燥,颜色由绿变黄褐,部分总苞顶端微开裂,内果皮由白色或淡褐色转变为 深褐色,果壳褐色坚硬。 10.2 采收时间 果实成熟落果前,清除果园杂草、落叶,把树冠下的地面清理干净。9月下旬大部

pdf文档 DB52-T 1325-2018 贵州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325-2018 贵州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325-2018 贵州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325-2018 贵州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28: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