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300 C 7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 1125—2019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 制导则 Guidelines for employers to develop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accidents 2019 - 03 - 13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125—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程序 .............................................................. 2 5 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 3 6 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 .............................................................. 3 7 附件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格式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救援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急救药品参考清单 ........................ 9 I DB36/T 1125—2019 前 言 本标准格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工业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元锋、王建伟、曹丽华、黄同林、熊安平、李海港、李佳、吴鹰翔、熊英、 江鑫、郑小龙、郑宇、谭安、余守巍、李华汐、程晓。 II DB36/T 1125—2019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应急救援预案)的术语和定义、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程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用人单位 employers 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 单位。 3.2 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 3.3 职业病危害事故 Occupational hazard accident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 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因意外而发生的事故。 3.4 职业病危害风险 occupational hazard risk 1 DB36/T 1125—2019 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接触水平、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措施、健康效应、管 理水平等,通过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评估职业病危害所产生的风险。 3.5 应急救援预案 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 方案。 3.6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 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7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8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或行动。 3.9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情景,依据应急救援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程序 4.1 概述 用人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职业病危害风险评 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组 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 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 救援预案编制工作。 4.3 资料收集 2 DB36/T 1125—2019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企业职 业病危害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相关技术资料、职业病危害风险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布、应急资源、社会资源和救治医院等有关资料。 4.4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 参照 GBZ 2.1 分析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源; b) 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c) 评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控措施。 4.5 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用人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 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4.6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依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应急救 援预案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 4.7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用人单位宜组织评审。评审由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 进行。应急救援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 5 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5.1 概述 用人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主要由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架构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用人单位应根据 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确定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5.2 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架构 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架构是用人单位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基础,包括用人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 责、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及分布、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救 援预案管理等内容。 5.3 处置措施 处置措施是用人单位根据潜在的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 施,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用人单位应根据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职业卫生管理等 专业人员共同编制处置措施文本。 6 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 3 DB36/T 1125—2019 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 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救援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 6.1.4 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说明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6.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用人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6.2 职业病危害事故描述 简述用人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等。 6.3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以及危害大小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主要 包括: a)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识别和确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b)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c) 职业病危害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6.4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用人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 工作任务及职责。 6.5 预警及信息报告 6.5.1 预警 根据用人单位检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职业病危害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 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6.5.2 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 信息接收与通报。明确 24h 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受、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4 DB36/T 1125—2019 b) c) 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 任人; 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 人。 6.6 应急响应 6.6.1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级别的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 序。 6.6.2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

pdf文档 DB36-T 1125-2019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125-2019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125-2019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125-2019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30: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