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40.01 P 8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319—2018 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 搭建技术规程 Grape (Kiwi) Reinforced concrete Pergola build technical regulations 2018 - 08 - 13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13 实施 发 布 DB52/T 1319—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架材规格与取材质量 ................................................................ 2 5 施工流程与安装方法 ................................................................ 3 6 安全施工事项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施工辅助器具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构造设计和细部结构示意图 ........................ 6 I DB52/T 131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黔东南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和施秉县农业局果树站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东南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施秉县农业局果树站、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秉县蒲发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华、粟周群、粟多放、潘玉英、李穗渝、龙翔、潘佰文、吴明富、蒲代球、 舒秀写、刘祖明、肖求莲、刘太昭。 II DB52/T 1319—2018 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搭建的术语和定义、架材规格与取材质量、施工流 程与安装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坡度25度以下露地栽培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的搭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18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YB/T 124 铝包钢绞线 YB/T 5004 镀锌钢绞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区 little square 按地形、地势将面积较大的果园划分为若干个便于独立施工作业的区域。 3.2 边柱 Side column 搭建在单座棚架四周边缘的水泥柱。 3.3 角柱 corner column 搭建在单座棚架四周边缘转弯拐角处的水泥柱,由两根边柱宽面依靠组成。 1 DB52/T 1319—2018 3.4 顶柱 The top of the column 搭建在单座棚架四周边缘边柱(角柱)内用于顶置横梁、纵梁的水泥柱。 3.5 拉线 bracing wire 将边柱(角柱)顶端处的边梁与地锚挂环相连接、固定的钢绞线。 3.6 边梁 boundary beam 架设在边柱(角柱)顶端线槽中,将同一小区内相邻边柱(角柱)连接、拉紧、固定的一组钢绞线。 3.7 横梁 beam 架设在顺果苗定植行同排顶柱顶端线槽中的一组钢绞线,两端固定在相对边柱上。 3.8 纵梁 vertical beam 垂直架设在横梁上并紧固置于同排顶柱顶端的一组钢绞线,两端固定在相对边柱上。 4 架材规格与取材质量 4.1 水泥柱 柱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边长上8 cm、下10 cm、腰9 cm;边柱(角柱)长240 cm,顶柱长210 cm; 柱的一端做成宽1 cm~1.5 cm、深0.8 cm~1 cm的线槽,距顶端8 cm~10 cm处留直径1 cm与线槽同向的线 孔;外形结构允许误差值±0.3 cm;柱内四角置4根直径为2 mm的钢丝,外缘保护层厚1.5 cm。见附录图 B.3。 用C25砼混泥土,模具固型并经振动器振动制作而成,设计符合GB 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材 质达到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GB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4.2 4.2.1 地锚 石块地锚 规格为长25 cm~30 cm、宽20 cm~25 cm、厚20 cm~25 cm,质量符合GB 5021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 较硬岩石以上等级;用铝包钢绞线绑缚,一端将石块缠绑紧固,另一端距石块120 cm处将钢丝顺绞线相 同捻向折转,折转钢丝长度100 cm,折转处做成O形挂环。见附录图B.4。 2 DB52/T 1319—2018 4.2.2 预制地锚 规格为长25 cm、宽20 cm、厚20 cm,用铁丝绑扎,C30砼混凝土制作,保护层厚度≧30 mm,外形误 差±5 mm,吊环钢筋为5#;材质达到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GB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 准。见附件图B.5。 4.3 钢绞线 拉线、边梁、横梁、纵梁和架面钢丝,采用规格为d=1.6 mm的1×7镀锌钢绞线,质量符合YB/T 5004 的规定。用拆线器分拆,边梁的首段两端、中途段末端角柱拉线为1×7,一般拉线为1×3,边梁为1×7, 横梁、纵梁为1×3,架面钢丝为1×1。 缠绑地锚钢丝,采用规格为d=2.3 mm的1×3铝包钢绞线,质量符合YB/T 124的规定。 5 施工流程与安装方法 5.1 地锚埋置 5.1.1 定点 沿棚架外缘在距离边柱1 m处,按间距3 m对应一行顶柱布好地锚坑施工点,直视使地锚基坑定点尽 可能平直,作好标记。在角柱和转内弯边柱的受力反方向,增设至2个~3个间距为1 m的地锚坑。 5.1.2 挖坑 坑深130 cm~140 cm,坑的长度、宽度以地锚放入后刚好吻合为宜。 5.1.3 埋置 采用地坑式埋置。地锚埋置点的土地要紧实和不积水,埋置后地锚附近不得再有开挖或取土。将地 锚横置于坑底,选用石块加泥土夯实固牢。埋置好后,只外露10 cm的O形挂环。地锚埋置好后的抗拉 拔力,测试值≧200 kg 5.2 5.2.1 边梁边柱搭建 边梁搭建 在同一单座棚架边柱走向的转弯处,分别开挖深15 cm、宽20 cm、长30 cm的柱坑,放置角柱,用 临时支架撑起角柱稳定站立。 分段搭建,先从边梁相对平直较长的一段开始搭建。首段搭建,以一角柱作起点,将边梁一端与地 锚O形挂环连接、固定,经角柱顶端过线槽,顺边柱走向拉到相邻的下一角柱处剪断(剪后要确保其长 度能与此处的地锚挂环稳定连接),边梁经过首段末端角柱顶端线槽后,然后用紧线器将边梁拉紧、固 定在此处地锚挂环上,固定好两端角柱,接着立好该段边梁下的边柱。 首段边梁边柱建好后,将下一段边梁起点缠绕固定在首段末端角柱的边梁上,其终点又通过下一个 相邻角柱顶端线槽,同样操作顺序拉紧边梁、连紧地锚挂环、立好梁下边柱。照此方法,依次搭建后一 段边梁、边柱,直至与首段边梁开始角柱相连接。 边梁完工后的松紧度测试,以测力计垂直下拉读数为25 kg时的下垂距离≤15 cm。细部结构与搭建 安装见附录图B.6~B.13。 3 DB52/T 1319—2018 5.2.2 边柱安装 架好一段边梁,立好该段边柱。边柱与同边相邻角柱间距0 m~3 m,其余边柱间距3 m×3 m。 在距地锚内侧1 m处挖15 cm、15 cm、15 cm的柱坑,放置边柱,将边梁置于边柱线槽内,用钢丝经线 孔将边梁固定。之后,用拉线拉边柱向外倾斜紧固在地锚挂环上,边柱与地平面的夹角为60度,拉线与 地平面的夹角为40度~50度。 对园地边缘内弯地段,要在弯曲最深处先立边柱衔接边梁,与地锚固定后,依次向两侧立起其余边 柱;如遇向外弯曲地段,先用钢丝临时绑缚边柱顶端的边梁沿地锚拉力相反方向将其固定(待该方向的 横梁或纵梁搭建拉好后才能拆除)在地锚内侧,弯度最深处先树立边柱,将边柱与边梁连接,再与地锚 固定,同样依次向两侧立好其余边柱。 在角柱和边梁转大弯边柱的受力反方向,用2条~3条拉线通过边梁将角柱、边柱分别连接固定在间 距为1 m的相邻预埋地锚上。细部结构与搭建安装见附录图B.6~B.13。 5.3 横梁纵梁搭建 选择在曲线最深处的边柱,与对面相对应的边柱首先拉好第一道横梁。在第一道横梁两边,在相对 应的边柱依次将其余横梁牵引拉直、扣好挂稳。具体做法是:横梁的一头先固定在边柱顶端的边梁上, 另一头用紧线器拉紧固定在对应的边柱顶端边梁上。 纵梁铺设与横梁的搭建方法相同,但纵梁是置于横梁上方。在牵引第一道纵梁时,要选择相应位置 的对应边柱,使搭建的纵梁与横梁垂直或接近垂直。待顶柱搭建好后,才将横梁、纵梁分别再行拉紧固 定。 横梁、纵梁完工后的松紧度测试,以测力计垂直下拉读数为15 kg时的下垂距离≤15 cm。细部结构 与搭建安装见附录图B.6~B.13。 5.4 顶柱安装 边柱(角柱)与同排相邻顶柱间距0 m~3 m,其余顶柱间距3 m×3 m。每道横梁、纵梁交差点为顶柱 的顶点,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落点作顶柱底端的着地基点。 着地基点处挖成15 cm、15 cm、15 cm的柱坑,放入顶柱,顶柱线槽向上并将横梁置于其内,稍作调 整,使顶柱横平竖直。之后用钢丝经线孔将横梁、纵

pdf文档 DB52-T 1319-2018 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319-2018 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319-2018 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319-2018 葡萄(猕猴桃)钢混泥柱平顶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6:00: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