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河 DB41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570—2018 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2018- 04-17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07-17 实施 发 布 DB41/T 157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阳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银庆、秦振栓、卢绍东、刘鹏、高世宇、陈会霞、王宇翔。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金岐、张玉博、李天刚、王阁、刘正旭、赵君华、蒋亚琴、李明朝。 DB41/T 1570—2018 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干旱防控的土壤旱情等级、耕作保墒、培肥地力与施肥、品种选择与播种、田间 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种植区域干旱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3 土壤旱情等级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旱情分为轻旱、中旱和重旱三个等级(见表1)。 表 1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旱情等级 作物名称 生育时期 轻旱 中旱 重旱 期 50~65 40~60 30~50 返青期 50~60 40~60 30~40 拔节期 50~60 40~60 30~40 灌浆期 50~65 45~55 30~50 成熟期 50~60 45~55 30~50 苗 小麦 4 4.1 相对含水量 % 耕作保墒 改良土壤 4.1.1 水浇地每旋耕 2~3 年应深耕(25 cm~30cm)或深松(30 cm~35 cm)一次,深耕(深松)后应 耙实耙透。 1 DB41/T 1570—2018 4.1.2 旱地小麦浅耕 3~4 年应深耕(深松)一次。深耕(深松)应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 进行。深耕(深松)一般在 20 cm~25 cm 之间,土层厚的地块可在 25 cm 以上。深耕(深松)后应耙 实耙透。 4.2 作畦 灌溉麦田可利用机械作畦,实现作畦、松土、播种一次完成。畦宽以2.5 m~3.0 m为宜,应为播种 机宽度的倍数,畦长30 m~50 m;畦埂宽一般30 cm~35 cm、高约20 cm。做到畦面平整,畦埂顺直。 5 5.1 培肥地力与施肥 秸秆还田 采用带机械化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作物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粉碎长度≤7 cm。秸秆还田地 块应进行深耕,并补追少量氮肥,可每667 ㎡施尿素5 kg~10 kg。 5.2 增施有机肥料 2 施用腐熟农家肥,可每667 m 施2000 kg~3000 kg,连续施用3~4年;施用商品有机肥,应根据该 商品推荐用量。有机肥料宜作基肥在整地时施入,有机肥料应符合NY/T 1868的规定。 5.3 测土配方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肥料品种和施用化学肥 料,做到氮磷钾的科学配施,有针对性地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小麦形成壮苗、壮株,提高抗旱 能力。旱地麦田应一次施足底肥,春季趁墒追肥。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 6.1 品种选择与播种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该生态区生产条件,根系发达、抗旱能力 强、分蘖成穗率高的抗旱或节水型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6.2 播种 6.2.1 种子处理 可选用保水剂、黄腐酸制剂、磷-硼混合液、氯化钙、抗旱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制剂处理种子, 严格按照说明书载明的数量和方法操作。农药、肥料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和NY/T 496的规 定。 6.2.2 抗旱播种 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可提前造墒待播;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小麦,在适播期内可趁 墒早播(0 cm~20 cm土壤含水量在11.0%~15.4%之间)。在适播期干旱严重(0 cm~20 cm土壤含水量 低于8%)且降雨无望时,应按照“时到不等墒” 的原则,采取干籽寄种的方式,等雨出苗,此方式宜 选用弱春性品种并适当增加播量。 2 DB41/T 1570—2018 推荐使用防缠绕机械沟播技术,直接起埂沟播,沟宽40 cm,深13.5 cm,每沟播种2行,行距20 cm; 肥料施在沟底中间,种子在侧下方5 cm。一次实现对种植苗带秸秆的粉碎、灭茬、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起埂等多道工序。 6.2.3 播种镇压 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踏实虚土层,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播种期土壤湿度过大的麦田不宜镇 压。 7 田间管理 7.1 秸秆覆盖 将粉碎的作物秸秆,均匀覆盖于麦垄间;干旱地区可进行小面积的人工整株倒茬覆盖。 7.2 中耕镇压 小麦越冬前及早春,宜对麦田进行浅中耕或镇压,以保墒促蘖;单根独苗麦田不宜进行中耕或镇压。 雨后或灌溉后2 d~3 d,应及时中耕。 7.3 节水灌溉 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应及时灌溉。特别是在小麦播种期、起身~拔节、孕穗~灌 浆初期应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适宜的范围。推广滴灌、喷灌、畦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用水质量应 符合GB 5084的规定。 7.4 化学防旱 在遇到干旱情况下,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钙、黄腐酸制剂、抗旱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照 各自使用说明在小麦的适宜生育时期叶面喷施防旱。农药、肥料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和 NY/T 496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41-T 1570-2018 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570-2018 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570-2018 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570-2018 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2:13: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