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2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712—2017 沼泽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fish culture in marshland 2017 - 11 - 10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2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71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富亿、李秀军、刘兴土、文波龙、李晓宇、宋丽军。 I DB22/T 2712—2017 沼泽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沼泽地生态养鱼养殖环境、基础设施、鱼种放养、养殖管理和捕捞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盐碱水沼泽地成鱼生态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 养殖环境 3.1 环境条件 交通便利,敌害生物少,有堤或便于筑堤,能避洪水和干旱。 3.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沼泽地水质pH值≤ 9.0,其余指标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 3.3 面积 每一个养殖单元100亩~1000亩。 4 基础设施 4.1 生态沟 周边开挖宽5 m ~10 m 、深1 m ~1.2 m 的环沟,中间开挖宽1.5 m ~3 m 、深0.5 m ~1 m 的明 水沟。明水沟与环沟相通,呈“田”字形布局。 4.2 越冬区 明水沟与环沟交点处扩建成越冬区,面积为养殖单元的1%~2%,蓄水深度2.5 m ~3 m 。 4.3 围堤 围堤高度应超过当地历史最高水位1 m ,堤内侧与环沟之间空出5 m ~10 m 。 4.4 进、排水系统 1 DB22/T 2712—2017 进、排水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进、排水口建闸调控; b) 盐碱沼泽地进、排水口相对设置; c) 进、排水口安装防逃网。 5 鱼种放养 5.1 来源 水产原(良)种场或自育鱼种并经检疫合格。 5.2 质量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5.3 时间 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或10月上旬。 5.4 种类 鲤、草鱼、团头鲂、鲫、鲢、鳙、大鳞鲃、雅罗鱼等耐盐碱性名优品种。 5.5 规格 鲤150 g /尾以上,草鱼100 g /尾以上,团头鲂25 g/尾以上,鲫50 g/尾以上,鲢200 g/尾以上, 鳙200 g/尾以上。 5.6 密度 30尾每亩~50尾每亩。 6 养殖管理 6.1 日常管理 观察鱼的活动与生长情况;加强巡护,防逃、防盗,汛期密切注意水位变化情况。 6.2 水量管理 确保环沟和明水沟满水。 6.3 疾病预防 6.3.1 水体消毒 放鱼前,对明水沟和环沟水体用漂白粉消毒,按照NY 5071的规定执行。 6.3.2 2 鱼种消毒 DB22/T 2712—2017 鱼种投放前,用食盐消毒,按照NY 5071的规定执行。 6.4 除草 当植物长出水面0.5 m 以上时,将明水沟两侧2 m 范围内高出水面的部分全部割掉。 7 7.1 捕捞 排水 9月中旬,疏通环沟、明水沟,然后排水,排水速度以每天水位下降3 cm~5 cm为宜。 7.2 起捕 鱼类集中到环沟、明水沟及越冬区后,用网具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鱼上市出售,不够上市的大规 格鱼种转入越冬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22-T 2712-2017 沼泽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712-2017 沼泽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712-2017 沼泽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712-2017 沼泽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2:17: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