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080 B 11 备案号:58644-2018 内 蒙 DB15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 Reclamation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rop in open pit coal mine 2018-03-30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06-30 发 布 实施 DB15/T 135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米俊珍、刘景辉、李东、杨汉宏、周永利、马军、张维世、张铁毅、翟正江。 I 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中西部黄土高原区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模式中的作物选择、栽培、田间 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黄土高原区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模式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 粮食作物种子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645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UDC-TD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的过程。 3.2 土地复垦 land reclamation 指对被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3.3 排土场 waste dump 指矿山剥离和掘进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包括外排土场和内排土场,又称排岩场或弃渣场。 1 DB15/T 1354—2018 3.4 作物 crop 农作物的简称。人类大面积栽种或大面积收获其果实、种子、叶、变态根、茎以及花,供盈利或口 粮用植物的总称。 4 复垦土地要求 排土场等复垦土地进行生态恢复前应对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不少于 20cm,进行单独堆放,并 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安排岩土堆放次序,不适于植物生长的岩土堆放在下部,适宜复垦的土层 在上部,富含养份的土层在排土场顶部或表层。覆土按 UDC-TD 要求执行。 5 复垦措施 5.1 覆土 植被恢复前覆盖原状土,覆土厚度应在 60cm 以上,对于肥力极低的土壤应增施适量有机肥、氮肥、 磷肥,以达到满足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肥力条件。 5.2 网格围埂 排土场平台面积较大时,采取网格式分块拦蓄径流。挡水围埂可采用土质围埂,围梗设计应符合 GB 16453、GB 50433 的要求。 5.3 植被恢复 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可采取以豆科牧草作为先锋作物,培肥地力,待地力恢复至农作物可正常生长, 熟土层达到 20cm~30cm,同时具备必要水利设施,可保证作物生育期间灌溉要求,方可进行农作物种 植。 6 复垦技术 6.1 土壤改良 农作物对土壤肥力、酸碱度等土壤理化性状要求较高。通过种植豆科牧草、增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 良,经过改良后的土壤基质各项指标须达到 NY/T 309-1996 规定的地力(表 1)方可进行作物复垦。 表 1 内陆黄土高原黄土型土耕地类型区的八级地力标准 P H 7.5~8.5 有机质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 % % mg/kg mg/kg 0.5~1.5 0.03~0.1 2~15 50~200 6.2 作物种类选择 根据所在地气候类型、原生植被、土壤类型等综合因素选择的适宜内蒙古中西部黄土高原区露天煤 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的作物为:燕麦、粮饲兼用玉米、苏丹草。 2 DB15/T 1354—2018 6.3 播前准备 6.3.1 耕翻、整地 2 2 结合耕翻施腐熟有机肥 2t/667m ~3t/667m 。春耕后及时播种,以减轻风蚀。 6.3.2 选用良种 根据种植作物选用经国家和自治区审定或登记备案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 规定的要求。 6.4 播种 当 5cm~10cm 土层温度稳定通过 8℃~10℃,土壤耕层田间持水量 70%左右,适时进行机械精量点 播,播种量及播种深度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调整,播后及时覆土镇压,确保全苗。 2 2 2 2 播种前或结合播种深施氮(N)3kg/667m ~4kg/667m 、施钾(K2O)2kg/667m ~3kg/667m ,施磷(P2O5) 2 2 3kg/667m ~4kg/667m ,随播种机深施种子正下方或种子侧下方 5cm~6cm 处,实现种子与化肥分层,以 防烧苗。 6.5 田间管理 6.5.1 玉米 2 2 粮饲兼用玉米封垄前结合中耕除草2次~3次,7叶期~8叶期,追施氮(N)3kg/667m ~4kg/667m , 2 追肥部位距植株根部8cm~10cm为宜,深度10cm~15cm。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水追施(N)5kg/667m ~ 2 6kg/667m 。 6.5.2 苏丹草 2 2 苏丹草进入拔节期如遇干旱及时灌溉,结合灌水追施氮(N)6kg/667m ~8kg/667m 。 6.5.3 燕麦 2 2 燕麦拔节期结合灌溉或降雨前追施氮(N)3kg/667m ~4kg/667m ,拔节期和灌浆期各灌水1次,灌 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6.6 病虫害防治 6.6.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按照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优选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绿色防治等绿色植保技术;化学防治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6.6.2 病害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可用20%三唑酮乳剂200ml拌50kg种子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 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d喷施1 次,连续防治2次~3次。 燕麦黑穗病、红叶病、秆锈病等病害,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500倍液喷雾防病。 3 DB15/T 1354—2018 6.6.3 虫害防治 玉米抽穗前用 1.5%的辛硫磷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穗期可用 75%的辛硫磷乳剂 2 1000 倍液,滴于雌穗顶部防治。粘虫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ml~30ml 兑水 30kg/667m 喷雾处理, 其他虫害用 5%溴氰菊酯、吡虫啉等防治。 6.7 收获 粮饲兼用玉米在乳熟末期收获,苏丹草根据生长状况、适口性、营养性适时刈割青贮,燕麦穗各部 位成熟不太一致,当穗下部籽粒进入蜡熟末期应及时收获以防止籽粒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2:49: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