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39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651—2018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3 - 13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13 实施 发 布 DB13/T 265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赵老师菌业有限公司、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遵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建荣、高志会、张 良、张彩凤、柴旭生、赵铁军、李天琴、高海元、杨术 江、赵加蔷、陈秀勇、侯雪梅、王晓成、李娜、麻立春。 I DB13/T 2651—2018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生产的栽培环境、栽培设施、栽培技术、出菇、采菇、病虫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北纬36°~42°区域内香菇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9170 香菇菌种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DB13/T 2220 食用菌竞争性杂菌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3 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 5010规定。 4 栽培设施 应符合JB/T 10594规定。 5 栽培技术 5.1 生产流程 培养基配制--机械装袋--蒸料灭菌--冷却--接种--无菌培养--转色现蕾--脱袋--催蕾出菇--采 收。 5.2 栽培季节 5.2.1 秋冬春出菇栽培在 5 月份~7 月份生产制作菌棒,9 月~次年 5 月出菇。 5.2.2 夏菇栽培在 11 月~次年 3 月中旬生产制作菌棒,5 月分~10 月份出菇。 5.2.3 四季栽培在 1 月分~12 月份均可生产制作菌棒,根据菌株特性要求安排 1 月份~12 月份周年 制棒、出菇。 5.3 栽培模式 1 DB13/T 2651—2018 根据不同地域和具体自然条件,按照香菇的生长特性选择以下栽培模式: a) 立式 采用平地搭建一层人字形骨架斜摆菌棒立式出菇模式,每亩棚摆放菌棒22000棒~25000棒。 b) 畦式地摆 将成熟的菌棒脱袋后,直接摆于地面上,排紧菌棒出菇。每亩棚摆放菌棒8000棒。 5.4 菌种选择及生产 5.4.1 菌种选择 选择香菇168、808、辽抚4号(0912)等适宜北方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菌种符合GB 19170、《食 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规定。 5.4.2 菌种生产 5.4.2.1 一级母种 采用 PDA 培养基接入定向育种的脱毒菌丝,经过抗逆性培养后再接入试管培养基 在 4℃下保存备用。 5.4.2.2 二级原种 采用小麦、高粱或木屑为主料,配入麦麸、石膏等制作培养基,包装物可采用聚 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最好使用 750 ml 塑料专用菌种瓶装料,使用常规常压蒸料灭菌法灭菌。菌种可 使用固体种或液体种。 5.4.2.3 三级栽培种 采用木屑 81 %、 麦麸 18 %、 石膏 1 %配方制作培养基,灭菌后冷却接种, 在 18℃~ 26℃净化环境中培养发菌。 5.5 原料选择及准备 5.5.1 原料选择 5.5.1.1 原料符合 NY 5099 规定。 5.5.1.2 选用以硬杂木为主的阔叶树枝杈加工成的圆形颗粒木屑,也可采用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 5.5.1.3 辅助原料选用新鲜麸皮、米糠、玉米粉、石膏、石灰等。 5.5.2 原料准备 制作菌棒前2个月以上准备木屑原料进行陈化处理,麦麸应新鲜无杂质。 5.6 培养料配方 可选用以下配方之一: a) 木屑 78 %、麦麸 15 %、玉米粉 5 %、石膏 1 %、石灰 1 %; b) 木屑 79 %、麦麸 20 %、石膏 1 %; c) 废菌糠 25 %、木屑 30 %、玉米芯 25 %、麦麸 15 %、玉米面 4 %、石膏 1 %。 5.7 培养料配制 5.7.1 水份 5.7.1.1 水质符合 GB 5749 规定。 5.7.1.2 培养料水分在 55 %~60 %为宜,实践掌握用手紧握成团指缝间不滴水为度。 2 DB13/T 2651—2018 5.7.2 pH 值 拌料时pH值7~7.5,出菇时pH值4.5~5.5。 5.8 装袋 5.8.1 装袋规格 15 cm×58 cm或17 cm×60 c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高温灭菌时使用聚丙烯塑料袋装棒,可配 用大于内袋2 cm的外套袋。 5.8.2 装袋方法 将混合充分的培养料用机械装入塑料袋内,松紧适中,用手轻摁无指痕,15×58塑料袋装棒呈直 径9 ㎝,长度42 ㎝左右。 5.9 灭菌 5.9.1 采用常规灭菌法蒸料 17 h~24 h,停火后焖锅 2 h 趁热出锅。 5.9.2 采用常压锅短蒸料灭菌,达到 100℃保持 6 h 后焖锅 2 h 以上趁温 80℃左右出锅,在无灰尘洁 净环境下冷却至 30℃左右备用。 5.9.3 高压锅灭菌 125℃保持 2.5 h。 5.10 冷却 趁热70℃~80℃时出锅移入第一净化冷却室,50℃以下时移入第二冷却室冷却到30℃时进入接种。 5.11 接种 5.11.1 菌棒从灭菌锅出来到发菌过程全程应在洁净无污染环境下进行,强光检测每立方米内灰尘不 大于 2 个,接种前用微量净化剂喷洒消毒。 5.11.2 常规接种采用接种箱、接种帐、接种室或出菇棚等场所,经常规消毒后快速接种。 5.11.3 开放式接种采用洁净无污染的任何场所,在操作台上接种。 5.11.4 接种量掌握越大越好,保持菌种优势迅速萌发吃料。 5.11.5 采用定向育种技术培养的优良菌种,使用前严格用氯制剂液体浸泡消毒。 5.11.6 接种时可以使用电钻打孔,一般 4 孔~5 孔,4 孔时打在一侧,5 孔时打在两侧。 5.11.7 接种后套上外套袋或用塑料薄膜整行苫盖严,在洁净的发菌场所发菌。 5.12 发菌 5.12.1 在洁净环境 16℃~28℃温度下暗光发菌,空间湿度保持 70℃以下,通风良好。 5.12.2 低温时引光增温,高温时遮光降温,并将菌棒摆垛降到六层以下,每层 3 个菌棒。 5.12.3 增氧 当菌棒接种孔菌丝相连时进行第一次通氧,采用 2 寸钉子在菌种孔菌丝内 1 cm 以内处 刺孔增氧;菌丝基本长满时第二次通氧,采用钉子木板拍打菌棒通氧;菌棒转色和原基基本形成时进 行第三次机械通氧,出菇前可以进行第四次机械大通氧。 3 DB13/T 2651—2018 5.13 转色 菌棒完全发满菌丝后,昼夜温差加大到6℃~10℃,增加光线刺激,促进转色和原基形成,使其自 然转色达到生理成熟。 6 出菇 6.1 脱袋 6.1.1 菌棒偶见 0.2 %现蕾时表明已生理成熟,可转入生殖生长,立即脱袋、排床。 6.1.2 脱袋后的菌棒及时喷水一次,然后控水到大量现蕾时进入正常喷水管理。 6.2 出菇管理 6.2.1 出菇场所保持香菇品种特性的温度范围,中低温品种一般在 6℃~22℃;湿度在 85 %~95 %之 间;光线在 600 Lx 以上;中高温品种温度保持在 12℃~28℃。 6.2.2 高温期管理 采用棚上草帘、棉被等全遮光降温,或者安装水帘机喷水降温。 6.2.3 低温期管理 打开保温被或草帘,以达到要求时为止。必要时可以在棚内吊挂遮阳网遮阴,引 大光线增温。 6.2.4 补水管理 菌棒重量降低到原棒重 70 %以下时,采用专用注水针方法直接向菌棒内注水,菌棒 重量达到原菌棒棒重的 95 %时即可。 6.2.5 药物补水 采用专用补水剂,按照 1:30 的比例稀释,用电动喷雾器直接向菌棒上喷洒,每瓶 500 ml 喷洒 4000 棒,喷后及时微喷喷水 2 h 以上,待菌棒重量达到原棒重的 85 %以上时停水,即可达 到注水目的,进行正常催菇管理。 6.2.6 培养花菇时,空间湿度掌握在 60 %~75 %;培养水菇时,空间湿度掌握在 90 %~95 %;培养光 面菇时,空间湿度掌握在 75 %~85 %。 6.3 养菌管理 6.3.1 菌棒发菌正常时一茬采菇期可达到 2~3 个月,当菌棒很少出菇且菌棒重量不足原棒重的 70 % 以下时,停止喷水进行养菌管理,增加光线,降低温度,培养菌丝复壮 10 d~15 d。 6.3.2 待菌棒上采过菇的凹陷处菌丝完全复壮发白后,注水进入下茬出菇管理,此时可同时加入营养 素注水。 7 采菇 子实体达到7~8成熟或客户要求标准时喷水前采摘,一般采菇后下午对菌棒喷水。子实体分选后 放入2℃~4℃保鲜库内暂存,随时装车、运输、销售。 8 病虫害防治 按DB13/T 2220规定进行。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13-T 2651-2018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651-2018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651-2018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651-2018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2:49: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