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05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820—2017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rn staw bale binding machine 2017 - 12 - 11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2820—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开山、周晗宇、贾秀芝。 I DB22/T 2820—2017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的基本要求、安全要求、作业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 则。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捡拾装置的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的质量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20 农林机械 安全 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 straw bale binding machine of corn stalk 可一次完成对玉米秸秆捡拾压缩成方体草捆的机具。 3.2 捡拾器 pickup 能将地面上的玉米秸秆捡拾起来,并输送到喂入平台的装置。 3.3 捡拾器工作幅宽 pickup total width 捡拾器两内侧挡板间的最大距离。 3.4 当量草捆密度 bale density 草捆折算成含水率20%时的质量与草捆体积之比。 3.5 秸秆捆尺寸 strale bale size 秸秆捆被压缩排出压缩室膨胀后的外形尺寸。 4 基本要求 4.1 试验条件 4.1.1 试验地 1 DB22/T 2820—2017 试验地块大小、地形地貌、秸秆分布密度等应具有代表性: a) 收割机收获后未被粉碎或者被粉碎经搂草机搂后或者是人工切割秸秆后横向平铺的地块,适用 于锤爪或甩刀结构捡拾器的打捆机; b) 收割机收获后粉碎经搂草机搂后或者是人工切割秸秆后横向平铺的地块,适用于弹齿结构捡拾 器的打捆机。 4.1.2 样机 按试验样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进行安装、调试,并对样机进行下列检查: a) 各工作部件应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不应有卡滞现象,各调节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 b) 各油管连接处不允许渗、漏油; c) 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应有松动现象。 4.2 试验条件测定 4.2.1 每延米幅宽秸秆质量 在试验区内沿纵向测定工作幅宽内5延米长的秸秆重量,然后计算每延米幅宽秸秆的质量,随机抽 取5点测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4.2.2 秸秆含水率 在试验区内取样5 个,每个样品不低于20 g,按式(1)计算: H Ws  Wg Ws  100% ……………………………………(1) 式中: H ——秸秆含水率,%; Ws ——样品烘干前质量,单位为克(g); Wg ——样品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g)。 4.3 被测参数仪器 被测参数所用仪器、量检具需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5 安全要求 5.1 万向节传动轴、飞轮、穿针底座及其他外露旋转部件应有防护装置,其结构应符合 GB 10395.1 和 GB 10395.20 的规定。 5.2 危险部位应有安全警示标志,其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5.3 机器停放时应配有专门支撑牵引杆的装置。 5.4 使用说明书中应说明机器的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应符合 GB 10395.20 的规定。 6 作业质量要求 2 DB22/T 2820—2017 6.1 作业性能 性能指标见表 1。 表1 序号 项 1 7 性能指标 目 指 成捆率 标 ≥98% 3 2 秸秆捆密度/(kg/m ) ≥100 3 规则草捆率 ≥95% 4 捡拾损失率 5 秸秆捆抗散程度 6 捆扎材料消耗量/(kg/t) 7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kg/h) 达到设计值 8 可靠性 使用有效度≥95% 锤爪或甩刀捡拾器 ≤8% 弹齿捡拾器 ≤10% ≥90% (聚丙烯绳材)≤1.4 (编织袋)≤6.0 检验方法 7.1 安全要求检查 安全防护装置应按GB 10395.1和GB 10395.20的规定进行检查,其他要求目测。 7.2 性能试验 7.2.1 试验要求 7.2.1.1 试验样机按要求进行作业调整,选择最小动力设计值的拖拉机进行试验。 7.2.1.2 试验区单程长度不少于 100 米,按 4 个单行程进行采集试验数据。 7.2.1.3 试验中,测定秸秆捆质量的项目,应将测得的秸秆捆实际质量一律折算成含水率 20%的质量, 即当量质量。 7.2.2 7.2.2.1 试验项目 秸秆捆当量质量 秸秆捆当量质量按式(2)计算。 Wd  Wk (1  H ) ……………………………………(2) (1  0.2) 式中: Wd ——被测秸秆捆当量质量,单位为千克(kg); Wk ——被测秸秆捆实际质量,单位为千克(kg); H ——秸秆含水率,%。 3 DB22/T 2820—2017 7.2.2.2 秸秆捆当量密度 每个单向行程抽取1 个秸秆捆,测量单个秸秆捆的质量和体积。按式(3)计算。 106 Pd Pd  Vk …………………………………………(3) 式中: Pd ——秸秆捆当量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Vk ——被测秸秆捆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7.2.2.3 规则草捆率 每个单向行程选取5 个秸秆捆测量,分别测定每个秸秆捆4 个最长边长尺寸,当其最大值与最小值 之差不大于其边长平均值的10%时,应判为规则草捆;否则,判为不规则草捆。按式(4)计算。 20  I b  100 ……………………………………(4) 20 Gg  式中: Gg ——规则草捆率,百分数表示; I b ——不规则草捆数,单位为捆。 7.2.2.4 捡拾损失率 每个单向行程选取1 个测量点,每个测点取工作幅宽内5延长米面积内大于4 cm的秸秆称重并换算 成当量质量。按式(5)计算。 S Wj 103WP  100 ……………………………………(5) 式中: S ——捡拾损失率,百分数表示; Wj ——每延米工作幅宽漏拾秸秆当量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 Wp ——每延米工作幅宽总秸秆量当量质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7.2.2.5 秸秆捆抗散程度 在测区内随机抽取10 个秸秆捆,每个秸秆捆以最长边为轴在平地上用人力滚动3 周,秸秆捆未散 为合格捆;否则,为不合格捆。按式(6)计算。 K 式中: K ——秸秆捆抗散程度,百分数表示; 4 Vs  100 10 ……………………………………(6) DB22/T 2820—2017 Vs ——滚动后未散秸秆捆,单位为捆。 7.2.2.6 捆扎材料消耗量 每个单向行程随机抽取1 个秸秆捆捆扎材料的重量,按式(7)计算。 Gs  103Wz Wd  Wz …………………………………(7) 式中: Gs ——捆扎材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吨(kg/t); Wz ——捆扎材料质量,单位为千克(kg); Wd ——被测秸秆捆当量质量,单位为千克(kg)。 7.2.2.7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机组连续作业不少于2 小时,统计纯工作时间内累计打成捆总数。按式(8)计算。 E Wd ( I c  I s ) 103  Tc ………………………………(8) 式中: E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吨每小时(t/h); Wd ——被测秸秆捆当量质量,单位为千克(kg); I c ——纯工作时间内累计打捆总数,单位为捆; I s ——纯工作时间内累计散捆总数,单位为捆; Tc ——纯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7.2.2.8 成捆率 成捆率的测定结合纯工作小时生产率考核进行,在纯工作时间内统计总的打捆数和散捆数,按式(9) 计算。 Sk  Ic  Is  100 Ic …………………………………(9) 式中: Sk ——成捆率,百分数表示; 5 DB22/T 2820—2017 I c ——纯工作时间内累计打捆总数,单位为捆; I s ——纯工作时间内累计散捆总数,单位为捆。 7.2.2.9 可靠性考核 试验样机可为2 台,在实际作业情况下,每台样机考核时间应不少于120 小时。在考核期间,机 具应无导致功能下降的一般故障或严重故障。按公式(10)计算。 K120 h  Tc  100 …………………………………(10) Tc  Tg 式中: K120 h ——使用有效度,百分数表示; Tc ——考核期间2台样机合计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h); Tg ——考核期间2台样机合计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小时(h)。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项目分类 检测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分为A、B二类见表2。 表2 类 别 A B 8.2 检验项目分类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1 安全要求 2 使用有效度 3 秸秆捆当量密度 1 成捆率 2 捆扎材料消耗量 3 捡拾损失率 4 规则草捆率 5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6 秸秆捆抗散程度 判定规则 对检验项目进行逐项考核。A类项目全部合格,B类项目不多于1 项不合格时,判定机具作业质量 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22-T 2820-2017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820-2017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820-2017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820-2017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08: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