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020.20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567—2018 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3 - 14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14 实施 发 布 DB41/T 156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 所、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宁陵县农业畜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升、郭献平、吴中营、郝学飞、许世杰、房新强。 I DB41/T 1567—2018 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水平棚架梨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建园、棚架构造及搭建、整形与修剪、土肥水管 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梨的水平棚架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42—2013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T 2157 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平棚架栽培 把枝条固定在人工设置的水平棚面上的一种整形方式。 4 产地环境条件 梨园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灌溉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 合GB 3095的规定。 5 建园 5.1 园地选择 5.1.1 地形地势 应符合 NY/T 442—2013 中 3.2.3 的规定。 5.1.2 土壤条件 应符合 NY/T 442—2013 中 3.2.2 的规定。 1 DB41/T 1567—2018 5.2 园地规划 应符合 NY/T 442—2013 中 3.3 的规定。 5.3 品种与砧木选择 5.3.1 品种选择 豫南多雨地区(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可选择砂梨品种;西部丘陵地区可选择西洋梨品种、白梨 与砂梨等品种;河南其它地区适于除西洋梨之外的白梨与砂梨品种。 5.3.2 砧木选择 砧木以杜梨为宜,也可选用豆梨。 5.4 授粉树配置 授粉品种应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亲和力高、商品价值高的品种,配置比例1﹕1~ 1﹕4。 5.5 栽植株行距与行向 两主枝“Y”字形株行距为4 m~5 m×3 m~4 m,前期株间可适当加密,作为临时株。单臂龙干形 株行距为2 m~3 m×3 m~4 m。 行向不限。 5.6 栽植 5.6.1 栽植沟与施肥 按 NY/T 442—2013 中 4.1 的要求执行。 5.6.2 苗木选择及定植 选择一级成苗、半成品苗分级后进行栽植。雨量大的地区(豫南)或低洼地应起 20 cm~30 cm 的 高畦栽植。冬季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挖长、宽、深均为 30 cm 的小坑栽植。 5.6.3 定植后管理 栽后灌足水,并覆膜保墒,及时检查成活率并补苗。 6 棚架构造及搭建 6.1 搭建时间 棚架搭建的时间,一般定植后即可搭建棚架,最迟在定植后第2年春萌芽前完成。 6.2 搭建材料 棚架材料选用预制水泥柱或镀锌钢管、钢绞线、镀锌铁丝与地锚等。 6.2.1 水泥柱 2 DB41/T 1567—2018 角柱长、宽、高为12 cm×12 cm×330 cm,边柱长、宽、高为10 cm×10 cm×320 cm,支柱长、宽、 高为8 cm×8 cm×230 cm,前两种水泥柱均在距顶端10 cm处留槽以便固定钢绞线,支柱顶端留3 cm冷 拨丝固定铁丝。 6.2.2 镀锌钢管 角柱直径、厚、长度为6.03 cm×0.38 cm×350 cm,周围边柱为4.83 cm×0.35 cm×350 cm,支柱 直径、厚、长度为4.83 cm×0.35 cm×230 cm;在支柱顶端横截面上开一个十字槽。 6.2.3 钢绞线 钢绞线的规格为7股12#的钢丝;架面的网格选用8#~12#镀锌铁丝,主线用8#~10#,中间用 10#~12#,拉成50 cm×50 cm的方格,铁丝要绷紧拉直、架面平整。 6.2.4 地锚 地锚材质及规格:地锚用钢筋水泥浇铸,长、宽、高为12 cm×12 cm×50 cm,其上还配置1根大于 100 cm长的钢筋,用于和地上部分连接。地锚埋入土中深度大于1 m。 6.3 棚架结构 角柱分布于园地四个角,按与地面呈45°角向园外倾斜栽埋,埋入土中长度为60 cm~70 cm;边柱 分布于园地的四边,向园外倾斜与地面呈约45°夹角栽埋,埋土深度约60 cm左右,边柱每3 m~6 m左 右栽1根;棚中间顺行向的可按8 m~12 m间距竖立一根支柱,其距离应是垂直于行向的边柱间距离的2 倍,与边柱成一直线。在角柱上拉三个地锚、边柱上拉一个地锚固定于地面,深度大于1 m。 6.4 棚架搭建 沿角柱和边柱拉钢绞线环绕一周做为果园棚架的周边,在边柱上拉8#~10#镀锌铁丝做为棚架主 线;在主线之间按50 cm×50 cm方格拉10#~12#镀锌铁丝加密做为干线,固定在钢绞线上,纵横交叉 点用铁丝固定。钢绞线架设好后,开始架主线,先架设长边主线,后架设短边主线;然后架支线。铁丝 要上下交替穿过。 7 整形与修剪 7.1 树形 7.1.1 两主枝“Y”字形 定干高度120 cm~130 cm左右,主干高110 cm~130 cm,主枝2个顺行延伸,两主枝夹角为180°, 主枝基角40°~50°,主枝上不配备侧枝,每个主枝上两侧每隔40 cm左右培养1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 与主枝呈80°~90°角;结果枝组每4年~5年更新一次。 7.1.2 单臂龙干形 定干高度100 cm~120 cm左右,主干高120 cm~150 cm左右,主枝1个顺行朝一个方向生长;主枝 基角40°~50°,主枝上两侧每隔35cm左右培养1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与主枝呈80°~90°角;结果 枝组每4~5年更新一次。 7.2 整形 3 DB41/T 1567—2018 7.2.1 第一年 两主枝“Y”字形:定干后对剪口下第2~5个饱满芽刻芽。剪口下第一个芽做为牺牲芽,发出的新 梢控制其旺长;5月中旬选留顶端新梢下面2个长势相对一致、且与行向平行的健壮新梢作为主枝培养, 对其它新梢适当摘心控制旺长,两个主枝相对呈180°。7月份以后或第2年春天引绑至铁丝网格上,枝 条基角保持40°~50°。 单臂龙干形:定干后在剪口下留1个新梢让其直立健壮生长,其中,保持要做为主枝的新梢的旺盛 生长,其余新梢摘心;第2年春天引绑至铁丝网格上,枝条基角保持40°~50°。 7.2.2 第二年 将树分为永久植株、第一次间伐植株和第二次间伐植株。对于间伐植株(临时植株),不考虑树形, 多主枝整形,尽量多留枝,充分结果。而对于永久植株,着重培养主枝。 两主枝“Y”字形:冬季修剪时,对主枝延长头留饱满芽剪去1/4~1/3,并抬高角度至40°~50°, 保证主枝延长头旺盛生长;生长季对剪口下方其它的旺枝要进行连续摘心。同时,将主枝上直立枝疏除。 萌芽前在主枝上每隔35 cm~40 cm选择背下侧的芽进行刻芽促生新梢培养结果枝组。在主干上留1~2 个中庸枝做为临时结果枝组引诱上架进行培养。萌芽期及时抹去主枝背上、背下及两侧多余的新梢;主 枝超过棚面时要引缚在棚架上,并尽可能放平固定。 单臂龙干形:按一个主枝进行整形修剪,其它与两主枝“Y”字形同。春天萌芽期,对主枝长度达 到前面一株树上方时,可将主枝前端与前一株树主枝的基部嫁接连在一起。 7.2.3 第三年 两主枝“Y”字形:冬剪时,对主枝延长头留2/3左右短截,即主枝延长头继续留壮芽短截,并抬高 角度;对临时结果枝在顶端适当短截后绑束在架面上使其结果。主枝上继续刻芽、抹芽培养结果枝组; 7月份对着生在主枝上准备做为结果枝组的新梢进行拉枝至50°左右。 单臂龙干形:冬剪时,对有主枝延长头的留2/3左右继续留壮芽短截,并抬高角度;主枝上继续刻 芽、抹芽培养结果枝组;7月份对着生在主枝上准备做为结果枝组的新梢进行拉枝至50°左右。不留临 时性结果枝。春天萌芽期,对没有连在一起的树继续进行嫁接。 7.2.4 第四年 两主枝“Y”字形:修剪时,继续短截架面上的主枝延长头,并抬高其角度,继续在主枝上培养结 果枝组;疏除背上的直立枝;对临时结果枝根据空间大小决定去或留。始终保持主枝顶端的生长优势和 与结果枝的从属关系;棚架树体结构,由起初的漏斗式过渡到后期的平面式的结构。架面上过旺枝适时 摘心、过密枝疏除,将结果枝组均匀地绑缚于架面上。架面新梢控制在每平方米3个~4个。1 m长结果 枝,留6~8个短果枝花芽。 单臂龙干形:主要利用结果枝组结果。修剪时,重短截架面上最前面一株树的主枝延长头,并抬高 延长头角度;继续在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保证快速布满架面;防止结果枝组过粗;疏除背上的直立枝。 留花芽量同上。 7.2.5 盛果期 两主枝“Y”字形:逐步疏除临时结果枝组,减少架面下的结果枝组;保持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的平衡关系,开始培养结果枝组的更新枝并及时更新,稳定结果枝组与主枝的从属关系,延长结果年限。 当两行树主枝头快交接时,每年对主枝延长头留基部几个芽重短截,保证延长头既旺盛生长,又不过快 延伸。从第五年开始控制临时树,与永久树交接后,逐步回缩临时树的结果枝,给永久树让出空间,3~ 4年内间伐。 4 DB41/T 1567—2018 单臂龙干形:每年重短截架面上最前面一株树的主枝延长头;对结果枝组每4~5年更新一次。 7.2.6 衰老期 适当重剪,及时利用主枝上的萌芽培养结果枝组,促进下部萌发新枝,更新结果枝组。 8 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按NY/T 442—2013中5.1的要求执行。 8.1.1 深翻改土 按NY/T 442—2013中5.1.1的要求执行。 8.1.2 行间生草 梨园行间提倡种植鼠毛草、毛叶苕子、早熟禾、紫花苜蓿和三叶草等绿肥作物,采用翻压、覆盖等 方法将其转变为梨园有机肥,定期刈割(留茬10 cm~15 cm)。 如种植黑麦,要避开梨树的追肥区域,于秋季耕翻后播种,亩用种量6 kg,第2年梨套袋前翻耕; 之后,夏季自然生草,高度超过30 cm时应刈割或碾压平,一般需要3~4次,在秋施基肥时一同翻入地 下。 8.1.3 果园覆盖 按NY/T 442—2013中5.1.3的要求执行。也可覆盖地布或可降解黑地膜。 8.2 施肥 8.2.1 施

pdf文档 DB41-T 1567-2018 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567-2018 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567-2018 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567-2018 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18: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