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15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865—2018 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richogramma to control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Asian corn borer 2018 - 05 - 24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2 实施 发 布 DB22/T 286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新、李丽娟、周淑香、常雪、毛刚、张国红、丁岩。 I DB22/T 2865—2018 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的防治区域、蜂种选择和赤眼蜂产品质量、田间释放赤眼蜂和 防治效果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中、西部地区利用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166 生物防治用赤眼蜂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赤眼蜂 trichogramma 膜翅目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的卵寄生昆虫。 3.2 二代玉米螟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orn borer 由田间一代玉米螟成虫产的卵发育的各种虫态的总称。 3.3 卵始见期 see eggs start period 田间系统调查第一次发现卵的时期。 3.4 玉米螟落卵期 egg emergence period 田间玉米螟卵的始见期至终见期。 3.5 放蜂器 release device of Trichogramma 用于装载赤眼蜂寄生卵,具有保护功能并适于人工或无人机投放的载体。 3.6 寄生卵 parasitized egg 被赤眼蜂寄生的玉米螟卵。 3.7 玉米螟卵寄生率 parasitism rate of corn borer eggs 赤眼蜂寄生的玉米螟卵(卵粒或卵块)数占调查总卵(卵粒或卵块)数的百分率。 3.8 1 DB22/T 2865—2018 蛀孔 wormhole 由玉米螟幼虫钻蛀为害所造成的玉米茎秆、穗柄和穗轴的虫孔。 3.9 折秆 stem broken 由玉米螟幼虫钻蛀为害后造成的倒折茎秆。 3.10 穗柄受害 kernel stalk damage 由玉米螟幼虫钻蛀为害后引起玉米雌穗穗柄蛀孔或折断的现象。 3.11 活虫数 surviving larvae 田间解剖玉米茎秆和穗柄、雌穗所获得的玉米螟活幼虫及蛹的数量,一般以百株活虫的平均数表示。 4 防治区域 吉林省中部和西部地区为二代玉米螟防治区,见附录 A。 5 蜂种选择和产品质量 5.1 蜂种选择 工厂化生产的耐高温(28 ℃~30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或螟黄赤眼蜂 (Trichogramma chilonis)品系。 5.2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应符合 NY/T 1166 要求。 6 田间释放赤眼蜂 6.1 释放时期 二代玉米螟卵始见期开始放蜂到卵高峰期前结束放蜂,见附录 B。 6.2 放蜂点确定 每公顷 30 点,每次释放从放蜂田边垄开始数第 15 垄(约 10 米)为第一放蜂垄,以后按每隔 30 垄(约 20 米)为 1 个放蜂垄。沿着放蜂垄进地后向前每走12步(约 8 米)为 第 1 个放蜂点,以后 按每走 25 步(约 16 米)1 个放蜂点。 6.3 放蜂量和次数 放蜂量采用 45 万头/公顷,分2 次释放,第一次放30万头,第二次15万头,卵始见期3 天后第一 次放蜂,第二次间隔 5 天~7 天。 6.4 释放方式 6.4.1 2 蜂卡放蜂 DB22/T 2865—2018 将剪好的蜂卡别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并将玉米叶片中间撕开一半卷成筒状,将蜂卡别在筒 内即可。 6.4.2 放蜂器放蜂 将赤眼蜂待羽化的寄生卵装入放蜂器,按6.2确定的放蜂垄和放蜂点距离投放。 7 防治效果评价 7.1 寄生率调查 7.1.1 调查时间和取样方法 在最后一次放蜂后 5 天~7 天,对释放赤眼蜂的玉米田进行玉米螟卵寄生情况调查。分别在放蜂 田和对照田 5 点~10 点对角线取样,每点采集玉米螟卵块(寄生卵和白卵)30 块~50 块。 7.1.2 寄生卵判断 将采集的玉米螟卵块带回室内检查,能够判断寄生的玉米螟卵块检查每块卵的总粒数和寄生卵粒 数。未出蜂的卵块单块装入试管,放入气候箱(RH80%、26℃)发育。不能判断寄生的白卵块,将单块 卵装入试管,放入气候箱继续发育,跟踪调查寄生卵块、卵粒数,出虫数,直至全部羽化出蜂。 7.1.3 寄生率计算 待田间获取的样本完全羽化出蜂后,根据放蜂田和对照田调查的总卵数和寄生卵数,依照公式(1) 计算放蜂田赤眼蜂寄生率(%)和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对照田(距放蜂田500米以上)赤眼蜂寄生率(%), 依照公式(2)计算出校正寄生率(%)。 Pt .c  nt .c 100 ..................................... (1) Nt .c 式中: Pt.c——放蜂田卵块(粒)寄生率、对照田卵块(粒)寄生率; nt.c ——放蜂田寄生卵块(粒)数、对照田寄生卵块(粒)数; Nt.c——放蜂田调查总卵块(粒)数、对照田调查总卵块(粒)数。 CP  Pt  Pc 100% ................................... (2) 1  Pc 式中: CP ——校正寄生率; Pt ——放蜂田卵块(粒)寄生率; Pc ——对照田卵块(粒)寄生率。 7.2 玉米被害率调查和防治效果计算 7.2.1 调查方法 3 DB22/T 2865—2018 9 月 20 日左右对放蜂田和对照田分别进行剖杆调查,对照田相距放蜂田在 500 米 以上,玉米品 种和栽培条件必须与放蜂田保持一致,采取 5 点取样法,每点调查 100 株玉米,记载被害株数、活虫 数(蛀茎、蛀穗活虫)、蛀孔数、穗受害数(穗柄蛀孔或折断)、雌穗上和下折等,挽回玉米产量损失 率估算方法见附录C。 7.2.2 防治效果计算 利用田间取样剖秆调查数据,依照公式(3)和(4)分别计算放蜂田和对照田玉米植株被害率和被 害减退率、玉米植株活虫率和活虫减退率、玉米植株蛀孔率和蛀孔减退率。再依照公式(5)计算平均 防治效果,以计算结果作为防效的评价依据。 Ii.l .h  Ni.l .h 100 .................................... (3) T 式中: Ii.l.h ——玉米植株被害率、活虫率、蛀孔率; Ni.l.h ——玉米被害株数、活虫数、蛀孔数; T ——调查玉米总株数。 Di.l .h  cIi.l .h  fIi.l .h 100 ................................. (4) cIi.l .h 式中: Di.l.h ——被害株减退率、活虫减退率、蛀孔减退率; cIi.l.h ——对照田玉米被害率、活虫率、蛀孔率; fIi.l.h ——放蜂田玉米被害率、活虫率、蛀孔率。 E (%)  式中: E(%)——防治效果; Di ——被害株减退率; Dl ——活虫减退率; Dh ——蛀孔减退率。 4 Di  Dl  Dh 100 ................................ (5) 3 DB22/T 2865—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吉林省二代玉米螟发生为害区域 吉林省中部、西部地区玉米螟落卵每年有2个高峰,为二代玉米螟发生为害区(图A.1、图A.2), 二代玉米螟防治区域主要包括:洮南市、通榆县、镇赉县、长岭县、前郭县、扶余县、双辽市、梨树县、 公主岭、农安县、九台市、榆树市和伊通县。临近市、区可参照。 每百株落卵量 Number of egg masses per 100 plants 8.0 双辽 Shuangliao 公主岭 Gongzhuling 农安 Nong'an 梨树 Lishu 榆树 Yushu 九台 Jiutai 7.0 6.0 5.0 4.0 3.0 2.0 1.0 09-21 09-15 09-09 09-03 08-27 08-21 08-15 08-09 08-03 07-28 07-22 07-16 07-10 07-04 06-28 06-22 06-16 06-10 0.0 调查时间 (月- 日) Dat e (mont h-day) 图A.1 吉林省中部地区(二代区)玉米螟田间产卵情况(2012-2014 年) 通榆 前郭 镇赉 洮南 长岭 扶余 5.0 4.0 Tongy u Qianguo Zhenlai Taonan Changling Fuy u 3.0 2.0 1.0 09-29 09-25 09-21 09-17 09-13 09-09 09-05 09-01 08-27 08-23 08-19 08-15 08-11 08-07 08-03 07-31 07-27 07-23 07-19 07-15 07-11 07-07 07-03 06-29 06-25 06-21 06-17 06-13 06-09 06-05 0.0 06-01 每百株落卵量 Number of egg masses per 100 plants 6.0 调查时间 (月-日) Date (month-day ) 图A.2 吉林省西部地区(二代区)玉米螟田间产卵情况(2012-2014 年) 5 DB22/T 2865—2018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吉林省 28 个县(市)玉米螟田间产卵时期 表B.1 吉林省 28 个县(市)玉米螟田间产卵时期(2012-2014 年) 县/市 洮南 通榆 镇赉 长岭 前郭 扶余 双辽 梨树 公主岭 伊通 农安 榆树 九台 东辽 6 卵始见期、终见期及高峰期(月.日) 1 代卵

pdf文档 DB22-T 2865-2018 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865-2018 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865-2018 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865-2018 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27: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