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2017 - 07 - 17 发布 2017 - 09 - 18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53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贞贞、平文超、张忠波、李洪芹、柴卫东、钮向宁、潘秀芬、蒋建勋、孙 玉英、李洪民、王安录、祁 婧、徐晓丽、张茂玉、刘 毅、杨长青、赵凤娟、高 正、齐 猛、李 辉、 闫丽丽、赵 威。 I 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的术语和定义、基础条件、盐碱地改良、播前准备、播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催熟、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盐碱地及雨养旱作区棉花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旱碱地 淡水资源匮乏的雨养旱作农业区和环渤海区域地下水埋藏浅、矿化度高的盐碱地。 3.2 生物光解地膜 可降解、无残留、无污染地膜,地膜降解时间为棉花开花期。 3.3 抑芽增铃剂 具有缩短节间、抑制赘芽、增加成铃作用的新型调节剂。 3.4 光合增效剂 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含中微量元素的活性生物叶面肥,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微量 元素。 4 基础条件 4.1 气候条件 1 DB13/T 2534—2017 无霜期180 d以上,棉花生育期间大于10℃活动积温3400℃以上,4~10月日照时数1700 h以上,常 年降水量400 mm~600 mm。 4.2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含盐量0.5 %以下,冬春可以用≤5 g/L微咸水造墒;土壤耕层含盐量0.5 %以上,可用咸水 结冰灌溉造墒;土壤养分:有机质≥0.7 %,速效氮20 mg/kg~30 mg/kg,速效磷≥15 mg/kg,速效钾≥90 mg/kg。 5 盐碱地改良培肥 5.1 构建台田 平整土地,构建台田,沟渠相通,排水淋盐,集雨排涝相结合。每隔1000 m挖一条深3 m的排水沟; 每隔300 m挖一条深2 m的支沟;每隔50 m挖一条深1.5 m的毛渠。 5.2 秸秆还田 11月中下旬,待收花结束后利用还田机械直接将棉杆粉碎撒布地表,结合耕地翻入地下,亩施有 机菌肥1 kg。 6 播种前准备 6.1 整地 秋季棉杆还田后及时旋耕,深度15 cm~20 cm,冬季蓄纳雨雪,早春(返浆期)及时旋耙保墒;播 前镇压提墒,浅耙下实上虚;冬季雨雪较少年份,春季用微咸水(含盐量5 g/L左右)灌溉。 6.2 施肥 采用根叶同补技术,每亩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50 kg(含纯N 8 %,P2O5 5 %,K2O 7 %,有机质≥15 %), 结合旋耕播种每亩施磷酸二铵5 kg~10 kg,苗期至盛花期结合治虫喷施光合增效剂100~200倍液,间 隔7 d~10 d喷一次。 6.3 化学除草 随播种在膜内喷施90 %乙草胺,亩用量80 ml兑水100 kg;或播种前,每亩用48 %氟乐灵乳油100 ml~ 120 ml,兑水40 kg~45 kg,均匀喷洒于地表,通过耘地或耙耢混土。 6.4 品种选择 选择耐盐性较好、播期弹性大的中早熟、出苗好、生长势壮、赘芽弱、适宜简化栽培的品种,如 沧198、沧棉666、农大棉9号、国欣棉6号等纤维品质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7.1的规定。 6.5 地膜选择 宜选用膜色、厚度适宜的生物光解地膜。一膜双沟模式可选用地膜宽130 cm~140 cm,膜中沟模式 可选用地膜宽60 cm~70 cm。 7 播种 2 DB13/T 2534—2017 7.1 播种时间 适期晚播,播种时间为为5月1日~10日。 7.2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7.2.1 膜中沟播种模式 采用20+60模式,选用60 cm地膜,间隔60 cm开沟宽20 cm、深10 cm~15 cm,形成拱棚状,见图1所 示。小行距20 cm,大行距60 cm,沟内错位种植两行棉花,亩播种量1.5 kg。 图 1 膜中沟播种模式示意图 7.2.2 一膜双沟机采播种模式 采用66+10机采模式,选用140 cm宽的地膜,间隔66 cm,开沟宽10 cm,深10 cm~15 cm,一膜覆盖 两个播种沟,开沟的土壤翻向地膜之间的裸地形成垄背,膜内微垄集雨补墒、膜外起垄引盐,降低根 际土壤含盐量,见图2所示。选用旋耕施肥、开沟起垄、播种覆膜一体化多功能播种机,与机械化采收 配套。沟内错位播种两行棉花,亩播种量1.5 kg。 图 2 一膜双沟错位播种模式示意图 7.3 生育进程与产量结构 5月1日~10日播种,5月7日~17日齐苗,6月10日~20日现蕾,7月1日~10日打顶;单株果枝数8~ 10台,亩成铃5.0万个~5.5万个,单铃重5.0 g~5.5 g,籽棉亩产250 kg~300 kg。保障10月10日前全 部吐絮,利于机械化一次采收。 8 田间管理 8.1 放苗 先播种后覆膜的棉田,在棉苗出土后,机械化放苗压土,覆膜点播机械化播种可不放苗。 8.2 定苗 8.2.1 一膜双沟模式 棉花4叶期至现蕾前定苗,小行距10 cm,大行距66 cm,穴距22 cm , 每亩4000穴8000株。 3 DB13/T 2534—2017 8.2.2 膜中沟模式 4片真叶期定苗,一穴双珠,穴距40 cm , 每亩4000穴8000株。 8.3 田间除草 棉田杂草选择专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8.4 化学整枝 8.4.1 喷施抑芽增剂 结合喷药治虫,棉株现蕾至打顶前喷施缩节胺少量多次,亩用量0.5 g~2 g;棉株打顶后,喷施抑 芽增铃剂。 8.4.2 人工或化学封顶 主茎和叶枝同时一次打顶,保留8~10台果枝;打顶时间约7月5日~10日,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 时,也可喷施化学封顶剂代替人工打顶,亩用药量75g~100g,长势偏旺的棉田,7月下旬再喷施一次。 9 病虫害防治 9.1 虫害防治 9.1.1 主要防治对象 棉蓟马、蚜虫、棉盲蝽蟓、棉铃虫。 9.1.2 化学防治 9.1.2.1 棉蓟马 当棉花齐苗后,用内吸剂防治。 9.1.2.2 蚜虫 棉花卷叶株率达10 %以上时,开始用内吸剂农药防治。如10 %吡虫啉1500倍~2500倍液或10 %蚜虫 清1000倍液喷雾。 9.1.2.3 棉盲蝽蟓 从6月份至8月份,当百株有虫1~2头或被害棉株达到3 %时,及时防治。喷药时间应在阴天或晴天 的上午9点以前,下午5点以后。喷药时,先喷棉田四周,逐步向中间喷洒。 9.1.2.4 棉铃虫 百株三龄以上幼虫20头以上时,可用内吸剂+触杀剂进行防治。Bt基因抗虫棉不可使用Bt农药。 9.2 病害防治 9.2.1 主要防治对象 枯萎病、黄萎病。 4 DB13/T 2534—2017 9.2.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 10 适时催熟 对成熟晚的棉田可在9月下旬亩喷施乙烯利或欣噻利100 g/亩~180 g/亩。 11 采收 棉花吐絮5 d~7 d后,及时采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53: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