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10 D 0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514—2017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dam break of tailing pond model test 2017 - 05 - 17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251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河北铜源矿山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力霆、刘治峰、张少雄、王树、齐清兰、朱永涛、李强、丁红强、胡春涛、 王晶晶、 周玎、姬志杰、史秋波、韩超、李光兆、马文君、刘雅帆、李进亮、 薛媛、王慧卿、蒙萌、 陈晓东、董垚、 张荣伟 、齐荣浩、高翔、董坤明、崔永梅、李晓燕、张友财、王如代 、赵玉体。 I DB13/T 2514—2017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设计、模型制作与安装、试验设备、量测仪器、试验内容与方 法、试验资料整理分析与报告编写。 本标准适用于山谷型、傍山型、截河型和平地型等尾矿库坝体溃决、泥石流演进及尾矿库渗流的 模型试验,并可供贮灰场等类似工程模型试验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SL 42 河流泥砂颗粒分析规程 SL 155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 SL 99 河工模型试验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尾矿库溃坝模型 dam break model for tailing pond 以重力为主要动力因素,研究尾矿坝体由于各种因素发生溃决和形成泥石流运动的实体模型。 3.2 尾矿库整体模型 integrated model 研究尾矿库坝体溃决和泥石流演进的模型,包括尾矿库库区和下游地形。 3.3 尾矿库局部模型 partial model 研究尾矿库特定部位坝体溃决或泥石流演进的模型。 3.4 泥石流演进模型 evolution model of debris flow 研究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演进规律的模型。 3.5 1 DB13/T 2514—2017 残余坝体 residual tailing dam 尾矿库发生溃坝后残留在原位置的尾矿坝体。 3.6 泥石流防控措施 protection and control measure for debris flow 能够避免或减缓溃坝泥石流对保护区域侵害的各种型式的措施。 4 资料准备 4.1 进行溃坝模型试验时应收集尾矿库设计相关资料,包括: a) b) c) d) e) f) 尾矿库等别; 初期坝设计资料; 尾矿坝堆积高度、堆积坡度; 排水系统(包括排洪系统和排渗系统); 调洪演算; 其他。 4.2 进行溃坝模型试验时应收集尾矿库库区及周边地形资料,包括: a) b) c) d) 尾矿库库区地形图;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形图; 尾矿库库区及周边相关设施布置图; 其他。 4.3 进行溃坝模型试验时应收集尾矿库库区及周边地质资料,包括: a) b) c) d) 尾矿库区域地质资料; 尾矿库库区工程地质资料; 坝址处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其他。 4.4 应收集尾矿库所处区域水文、气象资料(洪水、降雨、降雪、风速、气温和冻土深度等)。 4.5 应收集尾矿料物理力学特性资料(密度、密实度、粒径级配、渗透系数、抗剪强度指标等)。 4.6 应收集尾矿库下游相关城镇及重要设施的分布资料。 4.7 认真分析、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如若发现问题及时与资料提供部门进行沟通、核对,并做好资料 的修改和更新记录工作。 5 模型试验设计 5.1 设计准则 5.1.1 尾矿库溃坝模型应满足几何相似、水流运动相似、泥砂运动相似和稳定状态相似,并应遵循重 力相似准则(弗劳德相似准则)。 2 DB13/T 2514—2017 5.1.2 模型尾矿料的选取,应符合以下相似条件: a) b) c) 研究渗透破坏引发的溃坝时,尾矿料应满足粒径比尺相似; 研究洪水漫顶引发的溃坝时,尾矿料应满足起动流速相似; 研究坝体滑动引发的溃坝时,尾矿料应满足稳定状态相似。 5.1.3 模型应满足阻力相似要求,保证水流和泥石流处于阻力平方区,至少应保证处于紊流区。 5.1.4 泥砂运动应满足起动条件相似、沉降条件相似、挟沙能力相似和冲淤时间相似。 5.1.5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应采用正态模型,应满足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 5.1.6 各物理量模型相似比尺应满足附录 A 的要求。 5.1.7 泥砂冲淤时间比尺与水流时间比尺不宜相差过大。 5.2 模型设计 5.2.1 模型设计应遵循 5.1 节规定的模型相似准则。 5.2.2 应根据工程规模、试验任务、试验场地、试验设备、仪器精度和供水能力等条件,合理选择模 型比尺及模拟范围。 5.2.3 应绘制模型总体布置图、建筑物模型详图、测点布置图。 5.2.4 模型类型与比尺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研究尾矿库坝体溃决过程、溃决机理、坝体溃决后泥石流演进规律以及泥石流防控措施等, 应采用整体模型,几何比尺不宜大于100; b) 仅研究尾矿库坝体溃决或泥石流演进规律时,可采用局部模型,几何比尺不宜大于60; c) 尾矿库溃坝模型重点研究坝体溃决和泥石流演进规律,应采用定床模型。 5.2.5 模型料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模型料的选择应满足起动相似和沉降相似; b) 选取的模型料应符合粒径比尺条件,且换算为原型的级配曲线应与原型砂基本相同; c) 所选取的模型料,其力学性能应保持稳定。对含有有机质的模型料,应进行脱脂防腐和防絮 凝处理。 5.2.6 模型料颗粒级配测定方法和沉降速度测定方法应符合《河流泥砂颗粒分析规程》(SL 42)规 定;模型砂密度测定方法应符合《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规定。 5.2.7 泥砂起动流速宜在可调节坡度的透明水槽内进行测定。 5.2.8 模型设计应考虑供水系统、地形模拟系统、测量系统和水砂回收系统等,并选用合适的量测仪 器。 5.2.9 应根据阻力相似的要求选择模型加糙方法。 6 模型制作与安装 6.1 模型地形制作应满足阻力相似条件。 3 DB13/T 2514—2017 6.2 模型制作与安装时,应保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6.3 模型安装应满足《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L 155)的精度要求。 6.4 模型制作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质量和精度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7 试验设备 7.1 供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稳水装置、平水装置、流量调节装置和输水管等。 7.2 蓄水池和水泵应满足试验所需水量和流量要求,并方便回水。 7.3 平水装置应易于控制水位。 7.4 水砂回收系统应实现水砂有效分离并能及时回收与再利用。 8 量测仪器 8.1 试验量测仪器主要包括水位测量仪、流量测量仪、浸润线测量仪、泥石流表层流场测量仪、泥石 流厚度测量仪、冲击力测量仪和高速摄像机等。 8.2 量测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8.3 浸润线测量宜使用测压管,测压管入口端应做好防砂措施,防止砂土进入测压管内。 8.4 泥石流表层流场测量宜采用粒子跟踪测速技术。 8.5 泥石流厚度宜采用高精度超声探测法进行测量。 8.6 泥石流冲击力的测量不应对其运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8.7 坝体溃决过程和泥石流演进过程宜采用高速摄像机观测。 9 试验内容与方法 9.1 坝体溃决和泥石流演进过程观测。 9.1.1 应定性、定量描述尾矿库坝体溃决过程,说明坝体浸润变化规律、坝体溃决破坏模式、溃决区 域等特征。 9.1.2 应定性、定量描述溃坝泥石流演进过程,说明泥石流演进规律、泥石流覆盖范围、泥石流防控 措施效果等特征。 9.2 泥石流厚度测量 9.2.1 泥石流厚度测量点应根据原型和模型试验需要设置。 9.2.2 试验前应将厚度测量仪进行归零调校。 9.2.3 泥石流厚度测量时间应包括泥石流运动全过程。 9.3 泥石流表层流场测量 4 DB13/T 2514—2017 9.3.1 泥石流表层流场测量应覆盖泥石流运动全部区域。 9.3.2 表层流场宜采用示踪粒子法测量,示踪粒子应均匀分布。 9.3.3 泥石流表层流场测量时间应包括泥石流运动全过程。 9.4 泥石流冲击力测量 9.4.1 泥石流冲击力测量点应根据原型和模型试验需要设置。 9.4.2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量程的测量传感器。 10 试验资料整理分析与报告编写。 10.1 成果分析 试验成果分析宜包括: a) 坝体溃决模式、溃决发展过程、溃决范围以及最终残留坝体形态; b) 泥石流覆盖范围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c) 泥石流表层流速场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d) 特征点处泥石流厚度、冲击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e) 坝体浸润线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f) 泥石流防控措施对泥石流的防护控制效果。 10.2 试验报告编写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工程概况; b) 试验目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c) 技术路线和方法; d) 模型设计; e) 试验过程; f) 试验数据; g) 成果分析; h) 结论与建议。 5 DB13/T 2514—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模型相似比尺 A.1 模型相似比尺要求见表A.1。 表A.1 模型相似比尺 相似准则 相似比尺 符号 比尺关系 备注 几何相似 模型几何比尺 L L 正态定床模型 流速比尺 v v  L 0.5 流量比尺 Q Q  L 5/ 2 糙率比尺 n n   时间比尺 t t  L1/2 沉降速度比尺    v 起动流速比尺 vc vc  v 挟沙能力比尺 S 水流运动相似 泥沙运动相似 — 冲淤时间比尺 稳定状态相似 6 堆积密度比尺 t * 2  1/6 L  S   * t  2  S  = s 冲淤时间比尺与时间比尺相差不宜过大 s  0 t * c L — DB13/T 2514—201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测量精度要求 B.1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测量精度要求见表B.1。 表 B

pdf文档 DB13-T 2514-2017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514-2017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514-2017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514-2017 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05: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