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20 备案号:51156-2016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46/T 393—2016 肉豆蔻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6-08-29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11-29 实施 发 布 DB46/T 39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万宁科健热带南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玉秀、刘培卫、杨云、孟慧、甘炳春。 I DB46/T 393—2016 肉豆蔻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种苗生产过程中的苗圃地选择与建设、采种、育苗、 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肉豆蔻种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LY J 128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苗圃地选择与建设 3.1 苗圃地选择 选择靠近造林地,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排灌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平坦地或缓坡地。 3.2 整地与划区 育苗前 1~2 个月,据育苗场地的等高线将地块整平,分为芽苗培育区和袋装苗培育区。芽苗和袋 装苗育苗床的床宽 100 cm~120 cm,床间作业道 40 cm~50 cm,苗床长应依据地势而定。 3.3 设施建设 3.3.1 搭设荫棚 以钢管或竹竿做支架,高度 2.5 m~3.5 m,棚顶及四周用遮光率70%的遮阳网覆盖,整个育苗期间 须保持70%左右的荫蔽度。 3.3.2 搭设小拱棚 低温时须搭小拱棚,每隔 80 cm插一条拱状竹片,拱顶高 45 cm,上面罩 0.05 mm~0.08 mm的白 色塑料薄膜。 3.3.3 排灌设施 修建喷灌设施,育苗地四周挖排水沟。 1 DB46/T 393—2016 4 采种 4.1 母树选择 选用 10 年树龄以上,植株健壮、结果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高产稳产的优良结果树为采种母树。 4.2 种果采收 选用果皮蜡黄色、果肉自然开裂、假种皮全部深红色、种皮变硬呈黑褐色、健康饱满的成熟果实。 4.3 种子贮存 肉豆蔻种子宜随采随播,如不能采后立即播种,则须用 60% 含水量的湿沙、用层积贮存法贮存, 底部沙层厚度应达到5 cm,顶部用湿沙覆盖种子。 4.4 种子质量 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滑油亮,个大饱满、质地坚硬。种子纯度在 98% 以上,净度在 97% 以上,发芽率在 80% 以上。 5 育苗 5.1 芽苗培育 5.1.1 沙床准备 在苗圃地内修建宽约 110 cm,高 10 cm~12 cm的催芽床,平整和压实床面,再铺上一层经过暴晒 2 d~3 d的干燥新鲜河沙,河沙厚 5cm~8 cm。播种前 3 d,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洒 河沙消毒。 5.1.2 种子处理 种子用 1%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10 min,接着捞出并用清水搓洗 2 次,再用清水浸种 48 h, 期间换水 2 次,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 5.1.3 播种 播种前应对河沙层喷水,使河沙层含水量达到 60% 左右;将处理好的种子,按 10 cm╳5 cm的播 种规格,平放于催芽床表面的河沙层中,然后用细沙盖住种子。 5.2 袋装苗培育 5.2.1 营养袋规格 选用规格为 12~15 cm×18~20 cm、厚度为 0.06 mm的营养袋。 5.2.2 营养土配制 在强光下暴晒 2 d~3 d、打碎并过筛的生土、椰糠和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按1:1:1的比例混合, 播种前 3 d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洒,每立方米用药 100 g,混合均匀后用塑料薄膜覆 盖 2~3 d后撤膜,待药味挥发后使用。 2 DB46/T 393—2016 5.2.3 装袋 营养土装填至袋口,然后压实,装袋后整齐排放在育苗床上;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隙用细土 填实。 5.2.4 移苗 当幼苗高 10 cm左右长出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入袋。移栽前 1 d将培育芽苗的沙床浇透水,挑选 健壮芽苗,用小铲轻轻铲起;应随移随栽,移栽深度以不露白色根为准;然后浇足定根水。 6 管理 6.1 催芽期管理 每天早晚喷水保持沙床湿润;播种后在畦面上覆盖薄膜,待幼苗出土后掀开薄膜;如遇气温低于 26 ℃须搭建小拱棚保温。 6.2 6.2.1 袋装苗培育期管理 水分管理、除草与保温 移栽后 1 周内,每早、晚淋水 1 次,保持基质湿润;1 周后保持干湿交替管理;及时清除杂草; 如遇气温低于 23 ℃须搭建小拱棚保温。 6.2.2 养分管理 每月施肥次数不超过 2 次。移栽长出新叶后,可进行第 1 次追肥,采用 0.1% 的尿素水溶液叶 面施肥。苗稍大时,每月施 0.5%~0.8% 的三元复合肥( 15-15-15 )1 次。 6.2.3 查苗、补苗与填土 及时查苗、补苗;发现苗根穿透容器向土层伸展时应及时挪苗,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满, 同时剔除育苗袋破损苗。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物理、机械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 药防治次数,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遵循最低有效剂量原则。 7.2 炭疽病 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或用 45% 咪鲜胺水乳剂 3000~5000 倍液喷雾 防治,每次间隔 10 d左右喷药 1 次,连续喷 2~3 次。 7.3 介壳虫 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5000 倍液或用 1.8% 阿维菌素乳油 3000~5000 液喷雾防治, 每次间隔 10 d左右喷药 1 次,连续喷 2~3 次。 3 DB46/T 393—2016 8 出圃 8.1 炼苗 在定植前 10 d,逐步撤除覆盖物;在定植前 5 d~7 d停止施肥,控制水分。 8.2 出圃标准 培育 10 个月左右, ㎝时,就可以出圃定植。 待苗高≥15 ㎝,地面处直径≥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6-T 393-2016 肉豆蔻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393-2016 肉豆蔻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393-2016 肉豆蔻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393-2016 肉豆蔻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38: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