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16—2015 集约式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The operating rules for intensive breeding of Procambarus clarkii Larvae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11 - 1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12 - 10 实施 发 布 DB34/T 251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蒙城县水产 管理站。 本标准起草人:宋光同、何吉祥、丁凤琴、崔凯、赵祖芳、钱永言、武松、陈静、汪翔、胡从玉、 程俊。 I DB34/T 2516—2015 集约式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厂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苗种繁育的繁殖场建设、繁殖、抱卵虾 孵化及苗种培育、虾苗出池、生产记录等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克氏原螯虾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繁殖场建设 3.1 场址选择 选择阳光充足、避风、环境安静、水源充足且靠近商品虾主产区的地方建场,水质符合 GB 11607 和 NY 5051 规定。 3.2 亲虾交配池 2 2 为砖混水泥池,单池面积以 8 m ~30 m 为宜,池深 0.6 m~0.8 m,可保水 0.5 m~0.6 m,池壁 垂直,池底平坦并稍向排水口倾斜,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污系统。 3.3 孵化温室 孵化池搭建温室。温室采用钢架结构与塑料大棚结合建设,在冬季,利用白炽灯等加热方法保持棚 内最低气温在 10℃以上;利用深井水作为水源,保持最低水温在 8℃以上。 孵化池面积与结构同 3.2。 3.4 新建水泥池去碱 3.4.1 冰酸去碱 用 10%冰醋酸洗刷水泥池池底和四壁,然后注满水浸泡 3 d~5 d。 3.4.2 浸泡去碱 可将水泥池注满水浸泡 10 d~15 d,每 2 d~3 d 换水 1 次。 3.4.3 水碱性检测 1 DB34/T 2516—2015 脱碱处理后用水清洗干净,测试池水的 pH 值,如果在正常范围内(pH=7.0~8.5),采取放养少 量亲虾或抱卵虾,若 24 h 无异常,才可大批量投放。 3.5 深井 在繁育场区打一口深井,冬季深井水温 18℃~20℃,作为 11 月~翌年 2 月份育苗池水源。并配 备深井潜水泵 1 台。 3.6 隐蔽物 3.6.1 亲虾交配池隐蔽物 3.6.1.1 构造 由盖板(21、22)、垫板(31、32、33、34)和支撑块(1)拼成三角形、四层 19 个洞穴。参见 图1、图2. a) 正面示意图 b) 侧面示意图 图中: 1 —— 支撑块; 21、22 —— 盖板; 32 —— 第二垫板; 33 —— 第三垫板; 34 —— 第四垫板; 4 —— 洞穴。 图1 亲虾交配池隐蔽物示意图 3.6.1.2 盖板 盖板(21,22)均为石棉瓦材质,规格均为长度 106 cm×宽度 72 cm。 3.6.1.3 垫板 4 块垫板(31,32,33,34)均为石棉瓦材质。 其中: ——第一块垫板规格为长度 180 cm×宽度 72 cm; ——第二垫板规格为长度 137 cm×宽度 72 cm; ——第三垫板规格为长度 95 cm×宽度 72 cm; ——第四垫板规格为长度 52 cm×宽度 72 cm。 3.6.1.4 支撑块 2 DB34/T 2516—2015 支撑块(1)为 6 块砖块1组,规格长度 72 cm×宽度 11 cm×高度 10 cm,支撑块呈长条状,由 2 层砖拼成,每 1 层砖均由 3 块砖沿长度方向首尾相接而成。 支撑块间隙均等。 3.6.2 孵化池隐蔽物 3.6.2.1 构造 隐蔽物主要有吊杆(1)、隐蔽体(2)和配重块(3),由绳索上下连接而成。参见图2。 图中: 1 —— 2 —— 3 —— 4 —— 5 —— 吊杆; 隐蔽体; 配重块; 隐蔽体开口; 网片。 图2 孵化池隐蔽物示意图 3.6.2.2 吊杆 吊杆为竹竿、木棒等,长度可横向搭建在水泥池上。 3.6.2.3 隐蔽体 2 隐蔽体由 2 片叠在一起、规格为 50 cm×40 cm、网目为 20目/cm 的硬质聚乙烯网片构成。 取 2 根长度短于聚乙烯网片宽度的绳索,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聚乙烯网片的拐角连在一起,由于绳 索的长度小于聚乙烯网片的宽度,从而使两片聚乙烯网片分别向外侧鼓出,构成网袋状隐蔽体。 3.6.2.4 配重块 配重块可选用砖块、铁块等重物;装配时置于池底。 3 DB34/T 2516—2015 4 繁殖 4.1 亲本虾选购与运输 4.1.1 来源 亲本虾来源于生态环境优良的湖泊等大水面,或省级以上克氏原螯虾良种场。 4.1.2 质量要求 筛选的亲本虾要求:肢体完整,活力强,硬壳深红,体重 30 g~40 g,体长 7 cm~9 cm。 4.1.3 选购时间 8 月中旬~9 月上旬。在选购亲本虾时雌雄比 4∶1。 4.2 运输 4.2.1 运输工具 选择厢式货车。 4.2.2 虾箱 2 虾箱为钢筋结构作为骨架,外罩网目为 4 目/cm 的聚乙烯网片,箱体呈长方体,规格 70 cm×40 cm ×10 cm。 4.2.3 亲虾包装 箱中铺设一层水草,遵循“轻装快运”原则,每箱装虾 4 kg~5 kg,每个隔层垒放两箱,固定后 起运。 4.2.4 起运 运输途中,尽量保持车速均匀,每隔 30 min 泼洒一次新鲜水,保持虾体湿润,运输时间在 2 h 内。 4.3 亲本虾放养 4.3.1 平衡温差 亲本虾运至繁育池,用繁育池水均匀泼洒虾箱中的亲本虾,间隔 4 min~5 min,泼洒一次,连续 3 次~4 次,适应时间 15 min~20 min。 4.3.2 消毒 3 3 放养前,用 10 g/m ~20 g/m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8 min~10 min。 4.3.3 放养 2 2 将亲虾轻轻倒在隐蔽物的斜坡上,让其自行爬入水中,投放量为 20 尾/m ~30 尾/m 。池内放置水 葫芦面积占 20%~30%。 4.4 亲本虾培育 4 DB34/T 2516—2015 4.4.1 饲料选择 饲料可按照鲜鱼 50%、黄豆 20%、玉米 20%、小麦 10%比例搭配投喂,黄豆、玉米、小麦需浸 泡 12 h 后投喂;也可以选择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在 40%左右),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 4.4.2 投喂 亲本虾投放后,沿池水泥池周边均匀投喂;8 月~9 月,鲜料投喂量为虾重的 5%~6%,颗粒料 为 2%~3%;10 月,鲜料投喂量为虾重的 2%~3%,颗粒料为 1%~2%,每天日落后投喂 1 次, 具体投喂量视天气、水质、残饵、摄食等酌情增减。 4.5 水质调控 保持水位 40 cm~50 cm,每天换水 1/4~1/3,同时清除残饵及水草残枝,每隔 7 d~10 d,全池 泼洒一次 EM 菌、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 4.6 控制光照 9 月 10 日左右,在繁殖池的上方设置黑色遮阳网,白天光照度控制在 50 lx~500 lx。 4.7 抱卵虾捕捞 10 月中下旬,约 70%~80%雌虾已抱卵,放干池水,移去隐蔽物,捕捞抱卵虾。 5 抱卵虾孵化及苗种培育 5.1 抱卵虾孵化 5.1.1 孵化池设置 2 2 孵化池用厚塑料薄膜覆盖,池内设置网袋状隐蔽物,每 m 设置该隐蔽物 8 个~10 个;每 100 m 孵化池设置 220 w 充气泵 1 台。 5.1.2 孵化池消毒 3 抱卵虾投放前 7 d~10 d,使用 8g/m 的硫酸铜溶液浸泡孵化池及隐蔽物 1 d 后,排干消毒水, 加注井水 40 cm~50 cm,并采用气泵曝气 1 d~2 d。 5.1.3 抱卵虾放养 根据抱卵虾卵色为咖啡色、棕色、黑色进行分类,用主要成分为五倍子提取液的水霉净浸泡 10 2 min~20 min。投放于孵化池中,同一孵化池尽量保持卵色一致,每 m 投放 20 尾~30 尾抱卵虾。 5.1.4 抱卵虾培育 抱卵虾投放后,每天沿孵化池四周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在 40%左右),日投饲率 1%~2%。 5.2 苗种培育 5.2.1 幼苗开口饵料 5.2.1.1 开口饵料 5 DB34/T 2516—2015 开口饵料可选用丰年虫幼体、蛋黄、南美白对虾破碎料(粗蛋白在 42%左右)。 5.2.1.2 丰年虫孵化方法 5.2.1.2.1 孵化水条件 水温:25℃~28℃;PH 值:8~9;盐度:20‰;光照:2000 lx。 5.2.1.2.2 孵化方法 设置水族箱作为孵化容器,注入准备好的孵化用水,每升水倒入丰年虾卵 2 g~3 g,在水族箱底 部设置沙头气泡石,利用氧气泵不间断充气,保持卵在水中翻滚,经过 24 h~36 h 后就可孵化出丰年 虫幼体。 5.2.1.2.3 虫体采集方法 停止充气,静止 10 min~15 min,大部分丰年虫沉在水里,吸除上层水,直接舀取底层丰年虫幼体 投喂克氏原螯虾幼体。 5.2.2 幼体投喂方法 2 11 月中下旬,幼体陆续出膜,平均每 m 孵化池可孵出幼体 5000 尾~6000 尾,此时可以投喂丰 年虫幼体、蛋黄、南美白对虾破碎料等开口饵料。 2 2 其中,每天每 m 孵化池,按照 2 g~3 g 丰年虫卵孵化的丰年虫幼体投喂;或者每天每 10 m 孵 2 2 化池投喂 1 枚蛋黄,蛋黄通过 40 目/cm ~60 目/cm 筛绢网布过滤溶于水中,全池泼洒,每天分早、 2 中、晚投喂 3 次;或者每天每 m 孵化池投喂南美白对虾破碎料 1 g~2 g, 每天分早、中、晚投喂 3 次。 连续投喂开口饵料 10 d~15 d。 5.2.3 仔虾培育 2 2 12 月上旬,大部分仔虾体长达 1.0 cm ~1.5 cm,孵化池仔虾密度达 4000 尾/m ~5000 尾/m , 2 每天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 40%左右,粒径 1.1 mm),每天每 m 孵化池投喂饲料 2 g~3 g,沿网袋隐蔽物之

pdf文档 DB34-T 2516-2015 集约式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516-2015 集约式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516-2015 集约式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516-2015 集约式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操作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51: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