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40 D 21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1956—2013 泥炭分解度分级与野外快速测定 Classifiation of decomposition degree of peat and its quick determination in field 2013 - 12 - 04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22/T 1956—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和GB/T 20001.4-200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吉林省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赵红艳、王升忠、焦文建、侯佳志、许春明、闫木林。 I DB22/T 1956—2013 泥炭分解度分级与野外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炭分解度分级和野外测定分解度的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野外泥炭勘察中现场判定各类泥炭的分解程度。不适于室内精确测定。 2 仪器设备 取样钻,取样刀。 3 测定步骤 用取样钻或取样刀等工具采取相应层位的原状泥炭样品100 g左右,放于测定者手掌中,紧握攥实, 观察从指缝间流出的溶液、细碎物质和留在掌中物质的颜色、纤维和质地,对照泥炭分解度分级表的特 征描述,确定泥炭分解度。 同一层位样品连续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4 野外泥炭分解度分级 根据手握泥炭时植物残体结构、泥炭的手感塑性或弹性和挤压出泥炭水的颜色,将泥炭分解度划分 为弱、中、强三级,具体划分依据与分级见表 1。 表1 泥炭分解度分级表 植物残体特征 塑性或弹性特征 挤压水颜色特征 植物残体保存良好,结构清晰,容易 泥炭不粘手或略微粘手,紧握 稍用力时,便能挤出水,水的颜 辨认,弱分解或几乎没有分解,没有 时泥炭不能从手指间流出,松 色淡,为透明、黄色或棕黄色。 无定形的物质存在。 手时恢复原状。 植物结构清晰,少量无定形的物质存 泥炭沾手,握在手中挤时 1/2 用力时能挤出少量水,水的颜色 在。 以下泥炭能从手指间挤出,有 为褐色或灰褐色,水质浑浊。 分解度分级 弱分解 中分解 可塑性。 强分解 较高程度分解,植物结构不明显或不 泥炭沾手,握在手中挤时,指 挤不出水或只能挤出几滴水,水 是很清晰,残体细碎,较多无定形的 间可挤出 1/2 以上泥炭,无弹 很混浊,颜色深褐色或黑色。 物质存在。 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pdf文档 DB22-T 1956-2013 泥炭分解度分级与野外测定方法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1956-2013 泥炭分解度分级与野外测定方法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1956-2013 泥炭分解度分级与野外测定方法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1956-2013 泥炭分解度分级与野外测定方法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6:23: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