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77 . 120 . 99 犎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3367 . 2 — 2009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 : 锂 、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和铜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犕犲狋犺狅犱狊犳狅狉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犾犻狋犺犻狌犿犮狅犫犪犾狋狅狓犻犱犲 — 犘犪狉狋 2 :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犾犻狋犺犻狌犿 , 狀犻犮犽犲犾 , 犿犪狀犵犪狀犲狊犲 , 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 , 犪犾狌犿犻狀犻狌犿 , 犻狉狅狀 , 狊狅犱犻狌犿 , 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犮狅狆狆犲狉犮狅狀狋犲狀狋 — 犐狀犱狌犮狋犻狏犲犾狔犮狅狌狆犾犲犱狆犾犪狊犿犪犪狋狅犿犻犮犲犿犻狊狊犻狅狀狊狆犲犮狋狉狅犿犲狋狉狔 2009 03 19 发布 2010 01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GB / T23367 《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 分为两个部分 : ——— 第 1 部分 : 钴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 ——— 第 2 部分 : 锂 、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和铜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本部分为第 2 部分 。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部分由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 本部分由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 、 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其鲁 、 晨晖 、 李卫 、 图雅 、 潘海云 、 江卫军 、 同格拉格 、 吴琼 、 祁世青 。 Ⅰ 犌犅 / 犜 23367 . 2 — 2009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 : 锂 、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和铜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 范围 GB / T23367 的本部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中锂 、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 、 铜含量的 测定方法 。 本部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中锂 、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 、 铜含量的测定 。 测定范围 见表 1 。 表 1 元 素 测定范围 / % 锂 6.00 ~ 8.00 镍 0.01 ~ 0.20 锰 0.01 ~ 0.20 镁 0.01 ~ 0.20 铝 0.01 ~ 0.20 铁 0.01 ~ 0.20 钠 0.01 ~ 0.20 钙 0.01 ~ 0.20 铜 0.01 ~ 0.20 2 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溶解 , 在盐酸介质中 , 按仪器优化后的工作条件及推荐的分析谱线 , 采用工作曲线法 , 利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锂 、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 、 铜量 , 其中锂的测定是采用与试 样组成相似的钴基体匹配的标准溶液 。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 ,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 18.2M Ω · cm 二次纯化水或相当纯度 的水 。 3 . 1 盐酸 ( 1+1 )。 3 . 2 盐酸 ( 5+95 )。 3 . 3 锂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4 镍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5 锰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6 镁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7 铝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8 铁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1 犌犅 / 犜 23367 . 2 — 2009 3 . 9 钠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10 钙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11 铜标准贮存溶液 : 1.00mg / mL 。 3 . 12 钴基体溶液 : 称取 3.0000g 金属钴 ( 质量分数 ≥ 99.99% ) 于 400mL 烧杯中 , 加 50mL 盐酸 ( 3.1 ), 低温溶解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 ,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此溶液 1mL 含 3.0mg 钴 。 3 . 13 混合标准溶液 A : 分别移取 10.00mL 镍标准贮存溶液 ( 3.4 )、 锰标准贮存溶液 ( 3.5 )、 镁标准贮 存溶液 ( 3.6 )、 铝标准贮存溶液 ( 3.7 )、 铁标准贮存溶液 ( 3.8 )、 钠标准贮存溶液 ( 3.9 )、 钙标准贮存溶液 ( 3.10 )、 铜标准贮存溶液 ( 3.11 ),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 用盐酸 ( 3.2 ) 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此溶液 1mL 含 100 μ g 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 、 铜 。 3 . 14 混合标准溶液 B : 移取 10.00mL 混合标准溶液 A ( 3.13 ),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 用盐酸 ( 3.2 ) 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此溶液 1mL 含 10 μ g 镍 、 10 μ g 锰 、 10 μ g 镁 、 10 μ g 铝 、 10 μ g 铁 、 10 μ g 钠 、 10 μ g 钙 、 10 μ g 铜 。 4 仪器 4 . 1 仪器及分辨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 谱线半高宽应不大于 0.030nm 。 4 . 2 分析谱线 表 2 中列出推荐的分析线 。 4 . 3 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检出限及测定下限应不大于表 2 所列 。 表 2 元素 波长 / nm 检出限 /( μ g / mL ) 测定下限 /( μ g / mL ) 锂 610.362 0.0521 0.261 镍 221.648 0.0005 0.003 锰 257.610 0.0003 0.002 镁 280.271 0.0005 0.003 铝 396.153 0.0006 0.003 铁 259.939 0.0005 0.003 钠 589.592 0.0006 0.003 钙 396.847 0.0021 0.011 铜 324.752 0.0003 0.002 4 . 4 仪器的短期稳定性 被测元素最大质量浓度溶液连续测量 5 次 , 其发射光绝对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 0.8% 。 4 . 5 工作曲线的线性 工作曲线的线性 , 其相关系数应大于 0.999 。 5 试样 5 . 1 试样应通过 50 μ m 筛 。 5 . 2 试样分析前应在 110℃±5℃ 烘干 2h , 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 2 犌犅 / 犜 23367 . 2 — 2009 6 分析步骤 6 . 1 试料 按表 3 称取试样 , 精确至 0.0001g 。 表 3 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 / % 试料量 / g 0.01 ~ 0.05 0.50 > 0.05 ~ 0.20 0.20 6.0 ~ 8.0 0.10 6 . 2 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 , 取其平均值 。 6 . 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 6 . 4 测定 6 . 4 . 1 将试料 ( 6.1 ) 放入 100mL 烧杯中 , 加入 10mL 盐酸 ( 3.1 ), 放于低温电热板上加热溶解 , 冷却后 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 ,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6 . 4 . 2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6 . 4 . 2 . 1 分别移取 0mL 、 5.00mL 、 10.00mL 、 20.00mL 、 30.00mL 、 40.00mL 混合标准溶液 B ( 3.14 ), 置于一组 100mL 容量瓶中 ,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6 . 4 . 2 . 2 分别移取 0mL , 2.50mL , 5.00mL , 7.50mL , 10.00mL , 12.50mL 锂标准贮存溶液 ( 3.3 ) 置 于一组已加入 20.00mL 钴基体溶液 ( 3.12 ) 的 100mL 容量瓶中 ,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6 . 4 . 3 测量 6 . 4 . 3 . 1 当仪器运行稳定后 , 按照仪器优化的工作条件及推荐的分析谱线波长 ( 表 2 ), 以标准系列溶 液 ( 6.4.2.1 ) 测定镍 、 锰 、 镁 、 铝 、 铁 、 钠 、 钙 、 铜的发射光强度 ; 以标准系列溶液 ( 6.4.2.2 ) 测定锂发射光强 度 。 由低到高测量标准系列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发射光强度 。 分别以被测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 发 射光强度为纵坐标 , 计算机自动绘制工作曲线 。 6 . 4 . 3 . 2 测量试料溶液和随同试料空白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发射光强度 , 计算机自动由工作曲线计算出 被测元素的质量浓度 。 7 分析结果的计算 待测元素的含量以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 狑 M 计 , 数值以 % 表示 , 按公式 ( 1 ) 计算 : 狑 M = ρ M - ρ ( ) 0 × 犞 × 犞 2 × 10 - 6 犿 × 犞 1 × 100 …………………………( 1 ) 式中 : ρ M ——— 试液
GB-T 23367.2-2009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锂 镍 锰 镁 铝 铁 钠 钙和铜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0:45:5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54.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IEC-IEEE 16085 2021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Life cycle processes - Risk management.pdf
ISO 11961 2018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 Steel drill pipe.pdf
ISO 13856-3 2013 Safety of machinery — Pressure-sensitive protective devices — Part 3 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 and testing of pressure-sensitive bumpers, plates, wires and similar devices.pdf
ISO 11299-3 2018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renovation of underground gas supply networks Part 3 Lining with close-fit pipes.pdf
ISO 60 2023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density of material that ca.pdf
ISO 8153-2 2021 Aerospace 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 Vocabulary — Part 2 Fittings and couplings.pdf
ISO 5073 2021 Brown coals and lignites — Determination of humic acids.pdf
ISO 7165 2017 Fire fighting —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pdf
ISO 24070-2 2021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sealants — Determination of cured thickness of one-component sealant — Part 2 Cylindrical cup test method.pdf
ISO 2612 2023 Analysis of natural gas — Biomethane —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conte.pdf
GB-T 40936-2021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服装革防水性能的测定.pdf
GB-T 19252-2010 电子商务协议样本.pdf
GB-T 26644-2011 无损检测 声发射检测 总则.pdf
GB-T 27823-2011 化学品 急性经皮毒性 固定剂量试验方法.pdf
GB-T 21938-2021 土方机械 液压挖掘机和挖掘装载机下降控制装置 要求和试验.pdf
GB-T 311.6-2005 高电压测量标准空气间隙.pdf
GB-T 25867-2010 根菜类 冷藏和冷藏运输.pdf
GB-T 42082-2022 矿用岩石钻机和锚固钻机 安全要求.pdf
GB-T 1473-1988 铅及铅锑合金棒.pdf
GB-T 19028-2023 质量管理 人员积极参与指南.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654.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