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1.100.15
CCSQ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453—2025
代替GB/T23453—2009
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
Naturallimestoneslabforbuilding
2025-04-25发布 2025-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453—2009《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与GB/T23453—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b) 删除了“石灰华”的术语和定义(见2009年版的第3章);
c) 删除了圆弧板的分类、等级、要求和检验方法(见2009年版的4.1.2、4.2、5.2.3、5.2.5、5.2.7、
5.2.9、6.1.3、6.1.5、6.1.7、6.1.8和6.1.9);
d) 更改了产品的等级(见4.2,2009年版的4.2);
e) 增加了石材防护的一般要求(见5.1.1);
f) 更改了板材常用尺寸(见5.1.2,2009年版的5.1);
g) 更改了厚度偏差(见5.2.1和5.2.2,2009年版的5.2.1和5.2.2);
h) 增加了异型板的加工质量要求(见5.2.7);
i) 删除了外观质量中色斑、砂眼缺陷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5.3.2);
j) 增加了体积密度的项目指标(见5.4);
k) 增加了产品应用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见5.5和6.4);
l) 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表(见7.1.1);
m) 增加了型式检验项目表(见7.2.1);
n) 增加了物理性能和产品应用性能检验试样表(见7.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材协会、南安市质量计量检测所、福建省华
辉石业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德莱品石材化工有限公司、环球石材(福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仁杰、周俊兴、许婉芬、钟文波、张丽红、王炜煊、贺姣阳、蔡英伟、吴大伟、
房芳。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3453—2025
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的产品分类、等级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粘贴法施工的建筑装饰用板材的生产和交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9966.1 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1部分: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
GB/T9966.2—2020 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2部分: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弯曲强度试验
GB/T9966.3 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试验
GB/T9966.4—2020 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4部分:耐磨性试验
GB/T9966.14 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断裂能量的测定
GB/T13890 天然石材术语
GB/T17670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GB/T18601—2024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24264 饰面石材用胶粘剂
GB/T32837 天然石材防护剂
JC/T1050 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1389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产品分类、等级与标记
4.1 分类
4.1.1 按密度分为:
a) 低密度石灰石:密度不小于1.76g/cm3且小于2.16g/cm3;
b) 中密度石灰石:密度不小于2.16g/cm3且小于2.56g/cm3;
c) 高密度石灰石:密度不小于2.56g/cm3。
4.1.2 按形状分为:
a) 毛光板(MG);
1GB/T23453—2025
b) 普型板(PX);
c) 异型板(YX)。
4.2 等级
按加工和外观质量分为:
a) 毛光板按厚度偏差、平面度公差和外观质量等将板材分为A、B、C三个等级。
b) 普型板按规格尺寸偏差、平面度公差、角度公差及外观质量将板材分为A、B、C三个等级。
4.3 标记
4.3.1 名称:采用GB/T17670规定的名称或编号。
4.3.2 标记顺序:名称、类别、规格尺寸、等级和标准编号。
示例:用广西银线石灰石荒料加工的600mm×600mm×20mm、普型、A级板材标记如下:
广西银线石灰石(L4525)PX600×600×20AGB/T23453—2025
5 技术要求
5.1 通则
5.1.1 板材应选用适宜的防护剂进行防护,防护剂应符合GB/T32837要求。
5.1.2 板材的常用尺寸系列见表1,异型板和特殊要求的普型板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1 板材常用尺寸系列
单位为毫米
边长系列 300、305、400、500、600、800、900、1000、1200
厚度系列(H) 10、12、15、18、20、25、30、35、40、50、60、70、75
5.2 加工质量
5.2.1 毛光板平面度公差和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毛光板平面度公差和厚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技术指标
A级 B级 C级
平面度允许公差 0.80 1.00 1.50
厚度(H)H≤12 ±0.5 ±0.8 ±1.0
12<H≤75 ±1.0+1.5
-1.0+2.0
-1.0
5.2.2 普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2GB/T23453—2025
表3 普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允许偏差
A级 B级 C级
长度、宽度0
-1.00
-1.5
厚度(H)H≤12 ±0.5 ±0.8 ±1.0
12<H≤75 ±1.0+1.5
-1.0+2.0
-1.0
5.2.3 普型板平面度公差见表4。
表4 普型板平面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长度(L)公差
A级 B级 C级
L≤400 ≤0.20 ≤0.30 ≤0.50
400<L≤800 ≤0.50 ≤0.60 ≤0.80
>800 ≤0.70 ≤0.80 ≤1.00
5.2.4 普型板角度公差见表5。
表5 普型板角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长度(L)公差
A级 B级 C级
≤400 ≤0.30 ≤0.40 ≤0.50
>400 ≤0.40 ≤0.50 ≤0.70
5.2.5 普型板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应大于90°。
5.2.6 板材的表面工艺和镜向光泽度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7 异形板的有效尺寸和形位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厚度要求,平
面度公差按外形轮廓尺寸划分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 外观质量
5.3.1 同一批板材的色调应基本调和,花纹应基本一致。
5.3.2 板材正面外观缺陷应符合表6的规定。
3GB/T23453—2025
表6 正面外观缺陷要求
缺陷名称 规定内容技术指标
A级 B级 C级
裂纹 长度≥10mm 0
缺棱a长度≤8mm,宽度≤1.5mm(长度≤4mm,宽度≤1mm不
计),每米长允许个数
缺角a沿板材边长顺延方向,长度≤3mm,宽度≤3mm(长度≤
2mm,宽度≤2mm不计),每块板允许个数0 1 2
a对毛光板不做要求。
5.3.3 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接和修补后应不影响板材的装饰效果,也不应降低板材的物理性能。
5.4 物理性能
板材材料物理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板材材料物理性能要求
项 目技术指标
低密度石灰石 中密度石灰石 高密度石灰石
体积密度/(g/cm3) ≥1.76 ≥2.16 ≥2.56
吸水率/% ≤12.0 ≤7.5 ≤3.0
压缩强度/MPa干燥
水饱和≥12 ≥28 ≥55
弯曲强度/MPa干燥
水饱和≥2.9 ≥3.4 ≥6.9
耐磨性a/(cm-3) ≥10 ≥10 ≥10
a仅适用在地面、楼梯踏步、台面等易磨损部位的板材。
5.5 产品应用性能
板材应用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工程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表8 板材应用性能要求
项 目 技术指标
抗冻性能a≥80%
耐冲击性能/J ≥1.5
地面防滑系数 ≥0.5
耐污染性能 表面无污染
抗渗性能 外观无变化,无水斑出现
4GB/T23453—2025
GB-T 23453-2025 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0:47: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