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180
CCSX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532—2024
代替GB/T23532—2009
D-木糖质量要求
QualityrequirementsforD-xylose
2024-09-29发布 2025-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质量相关技术要求,食品安全相关要求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等
文件。
本文件代替GB/T23532—2009《木糖》,与GB/T23532—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D-木糖”(见第3章);
———删除了卫生要求(见2009年版的4.3);
———更改了pH范围(见5.2表2,2009年版的4.2表1);
———更改了透光率的测定方法(见6.3,2009年版的5.3);
———更改了水分的测定方法(见6.4,2009年版的5.4);
———更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7.3,2009年版的6.4);
———更改了判定规则(见7.5,2009年版的6.6);
———更改了包装要求(见8.2,2009年版的7.2);
———删除了保质期要求(见2009年版的7.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四川雅华生物有限公司、焦作市华康糖醇科技
有限公司、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乡市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传生物科技(厦门)有
限公司、河南豫鑫糖醇有限公司、欧尚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志合、方春雷、王晋、杨晓明、徐艳艳、肖林、吴限智、郑晓阳、张秀梅、肖长征、
洪诗群、魏坤城、唐海静、王成福、刘丽萍。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GB/T23532—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3532—2024
D-木糖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D-木糖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式;规定了D-木糖的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和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D-木糖的生产、检验和销售,也适用于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含D-木糖成分的产品加
工而成的D-木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0880 食用葡萄糖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木糖 D-xylose
以含多缩戊糖的植物为原料(如玉米芯、玉米皮、秸秆、甘蔗渣、木质、竹质等),用酸解或酶解,经净
化、结晶、离心、烘干制成的一种右旋五碳醛糖。
4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式
4.1 分子式
C5H10O5。
4.2 相对分子质量
150.13(按201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1GB/T23532—2024
4.3 结构式
O
C
H
CH OH
CHOH
CH OH
CH OH
H
5 质量要求
5.1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白色
气味、滋味 无异味
状态 结晶体或结晶粉末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5.2 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级品 一级品
D-木糖含量(以干基计)/% ≥ 99.0 98.5
透光率(10%水溶液)/% ≥ 98.0 96.0
水分/% ≤ 0.30
灼烧残渣/% ≤ 0.05
比旋光度αm(20℃,D)/(°)·m2·kg-1+18.5~+19.5
pH 4.0~7.0
氯化物/% ≤ 0.005
硫酸盐/% ≤ 0.005
2GB/T23532—2024
6 试验方法
本文件所用试剂和水除另有注明外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6.1 感官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用温开水漱
口后品其滋味,正常视力下观察有无杂质。
6.2 D-木糖含量
6.2.1 概述
样品用水溶解,液相色谱法检测,根据保留时间用外标法或面积归一化法定量,以外标法为仲裁法。
6.2.2 仪器和设备
6.2.2.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示差检测器和柱恒温系统。
6.2.2.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6.2.2.3 超声波溶解器。
6.2.2.4 微量进样器:50μL或自动进样器。
6.2.3 试剂和材料
6.2.3.1 水: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6.2.3.2 D-木糖标准品:纯度≥99.0%。
6.2.3.3 D-木糖标准溶液:将D-木糖标准品配成40mg/mL的水溶液。
6.2.3.4 水相微孔滤膜:0.22μm。
6.2.4 色谱参考条件
6.2.4.1 色谱柱:以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为填料的分析柱,300mm×7.8mm(或同等分析效果的色
谱柱)。
6.2.4.2 流动相:水。
6.2.4.3 柱温:75℃。
6.2.4.4 流速:0.6mL/min~0.8mL/min。
6.2.4.5 进样量:10μL~20μL。
6.2.5 分析步骤
6.2.5.1 样品制备
称取在105℃下干燥4h的样品2g(精确至0.0001g,D-木糖含量应在6.2.5.2.2标准溶液线性范
围内),用水定容至100mL,摇匀后,用0.22μm水相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作为待测试样溶液。
6.2.5.2 测定
6.2.5.2.1 安上色谱柱,接通示差折光检测器电源,预热稳定,以0.1mL/min的流速通入流动相平衡。
正式进样分析前,将所用流动相以0.1mL/min的流速输入参比池20min以上,再恢复正常流路使流
动相经过样品池,调节流速至0.6mL/min~0.8mL/min走基线,柱温逐步升高至75℃。待基线走稳
后即可进样。
3GB/T23532—2024
6.2.5.2.2 将标准溶液在0.4mg/mL~40mg/mL范围内配制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系列,分别进样
后,以标样浓度对峰面积作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为0.9990以上,否则应调整浓度范围。
6.2.5.2.3 将标准溶液和制备好的试样分别进样。根据标样的保留时间定性样品中各种糖组分的色谱
峰,根据样品的峰面积,以外标法或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种组分的百分含量。
6.2.5.3 结果计算
样品中D-木糖的百分含量(外标法)按式(1)计算:
X1=Ai×ms
Vs
As×m
V×100 …………………………(1)
式中:
X1———样品中D-木糖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
Ai———样品中D-木糖的峰面积;
ms———D-木糖标准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Vs———D-木糖标准品的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mL);
As———D-木糖标准品的峰面积;
m———称取样品的质量(以干物质计),单位为克(g);
V———样品的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样品中D-木糖的百分含量(面积归一化法)按式(2)计算:
X2=Ai
∑Ai×100 …………………………(2)
式中:
X2 ———样品中D-木糖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
Ai———样品中D-木糖的峰面积;
∑Ai———样品中所有成分峰面积的总和。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6.2.5.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平均值的5%。
6.3 透光率
6.3.1 原理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溶液的吸光度越
小,则透光率越大,溶液越清澈透明。
6.3.2 仪器和设备
6.3.2.1 分光光度计(波长380nm~850nm)。
6.3.2.2 比色皿:1cm。
6.3.3 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0g,加水至100mL溶解完全,摇匀,即为10%浓度的待测液。用水作空白调零点,在
420nm波长下测其透光率,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4GB/T23532—2024
GB-T 23532-2024 D-木糖质量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0:52: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