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65 . 020 . 99 犅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3599 — 2009 草   菇   菌   种 犘狌狉犲犮狌犾狋狌狉犲狅犳狊狋狉犪狑犿狌狊犺狉狅狅犿 2009  04  23 发布 2009  09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和附录 D 均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农 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杨小兵 、 胡惠萍 、 吴清平 、 朱少琼 、 李森柱 、 黄龙花 、 黄晨阳 、 廖世煌 、 张一帆 、 张金霞 。 Ⅰ 犌犅 / 犜 23599 — 2009 草   菇   菌   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菇 ( 犞狅犾狏犪狉犻犲犾犾犪狏狅犾狏犪犮犲犪 ) 菌种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 质量要求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及标签 、 标志 、 包装 、 运输 、 贮存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草菇菌种的生产 、 流通和使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 / T191 — 2008 , ISO780 : 1997 , MOD ) GB / T4789.28 — 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 、 培养基和试剂 GB / T12728 — 2006   食用菌术语 NY / T528 — 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 / T12728 — 2006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拮抗现象   犪狀狋犪犵狅狀犻狊犿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状边缘的现象 。 3 . 2   角变   狊犲犮狋狅狉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 、 生长缓慢 、 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 。 3 . 3   高温抑制线   犺犻犵犺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犱犾犻狀犲 食用菌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影响 , 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 、 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 现象 。 4   质量要求 4 . 1   母种 4 . 1 . 1   容器规格 按 NY / T528 — 2002 中 4.7.1.1 的规定执行 。 4 . 1 . 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 1 犌犅 / 犜 23599 — 2009 表 1   母种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容器 完整 , 无损 棉塞或硅胶塞 干燥 、 洁净 、 松紧适度 , 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灌入量 试管总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斜面长度 顶端距棉塞或硅胶塞 40mm ~ 50mm 接种块大小 ( 接种量 ) ( 3mm ~ 5mm ) × ( 3mm ~ 5mm )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长满斜面 菌丝体特征淡白至黄白色 、 半透明 、 旺健 、 丰满 、 爬壁力强 、 气生菌丝旺盛 、 菌种表面允许有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 菌丝体表面 舒展 、 无角变 菌丝分泌物 无 菌落边缘 整齐 杂菌菌落 无 斜面背面外观 培养基不干缩 , 颜色均匀 、 无暗斑 、 无色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 无酸 、 臭 、 霉等异味 4 . 1 . 3   微生物学要求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 表 2   母种微生物学要求 项    目 要     求 菌丝生长状态粗壮 、 丰满 , 显微镜下观察 , 有直径 ≥ 8 μ m 的粗壮菌丝 , 菌丝线形 , 分枝均匀 , 呈直角或近于直角 细菌和霉菌 无 4 . 1 . 4   菌丝生长速度 在 PDA (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 培养基上 , 在黑暗 、 适温 ( 32℃±1℃ ) 条件下 , 菌丝长满斜面的时间为 3d ~ 5d 。 4 . 1 . 5   母种栽培性状 供种单位所供母种需经出菇试验确认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等种性合格后 , 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出 售 。 产量性状在正常条件下 , 以采用附录 B 中提供的栽培培养基为例 , 生物学效率应不低于 20% 。 4 . 1 . 6   菌丝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特征 电泳图谱在 Rf=0.75 ( Rf 为电泳条带的相对迁移率 ) 处具染色很深的蛋白带 。 4 . 1 . 7   犐犜犛 ( 内部转录间隔区 ) 序列特征 供试菌株的 ITS 序列与草菇 V23 的 ITS 序列进行比对 , 相似性应达 98% 以上 。 4 . 2   原种 4 . 2 . 1   容器规格 使用 650mL ~ 750mL 且耐 126℃ 高温的无色或近无色的玻璃菌种瓶 , 或 850mL 耐 126℃ 高温白 色半透明的塑料菌种瓶 , 或 ( 13cm ~ 15cm ) × ( 26cm ~ 28cm ) 耐 126℃ 高温的聚丙烯塑料袋 , 各类容器 都应使用棉塞或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 。 4 . 2 . 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 2 犌犅 / 犜 23599 — 2009 表 3   原种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容器 完整 , 无损 棉塞或无棉塞塑料盖 干燥 、 洁净 、 松紧适度 , 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 ( 袋 ) 口距离 50mm±5mm 接种量 ( 每支母种接原种数 , 接种物大小 ) 4 瓶 ( 袋 ) ~ 6 瓶 ( 袋 ), ≥ ( 12mm×15mm )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菌丝显淡白或灰白色 , 生长旺健 、 饱满 , 菌种表面允许有 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 培养物表面菌丝体 无角变 、 无高温抑制线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壁 、 无干缩 培养物表面分泌物 无 杂菌菌落 无 拮抗现象 无 子实体原基 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 无酸 、 臭 、 霉等异味 4 . 2 . 3   微生物学要求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 4 . 2 . 4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 , 在适温 ( 32℃±1℃ ) 条件下 , 菌丝长满容器的时间为 7d ~ 12d 。 4 . 3   栽培种 4 . 3 . 1   容器规格 按照 4.2.1 的规定执行 。 4 . 3 . 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 表 4   栽培种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容器 完整 , 无损 棉塞或无棉塞塑料盖 干燥 、 洁净 、 松紧适度 , 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 ( 袋 ) 口的距离 50mm±5mm 接种量 [ 每瓶 ( 袋 ) 原种接栽培种数 ] 30 瓶 ( 袋 ) ~ 50 瓶 ( 袋 )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菌丝显淡白或灰白色 , 生长旺健 、 饱满 , 菌种表面允许有 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 不同部位菌丝体 生长齐整 , 色泽一致 , 无角变 , 无高温抑制线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 ( 袋 ) 壁 、 无干缩 培养物表面分泌物 无 杂菌菌落 无 拮抗现象 无 子实体原基 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 无酸 、 臭 、 霉等异味 3 犌犅 / 犜 23599 — 2009 4 . 3 . 3   微生物学要求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 4 . 3 . 4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 , 在黑暗 、 适温 ( 32℃±1℃ ) 条件下 , 菌丝长满容器的时间为 7d ~ 12d 。 5   试验方法 5 . 1   感官检验 按表 5 逐项进行 。 表 5   感官要求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容器 肉眼观察 接种量母种 、 原种 肉眼观察 、 测量 栽培种 检查生产记录 硅胶塞 、 无棉塑料盖 测量培养基上表面距瓶 ( 袋 ) 口的距离肉眼观察 母种培养基灌入量 肉眼观察菌种外观各项 ( 杂菌菌落除外 ) 肉眼观察 母种斜面长度 测量 杂菌菌落肉眼观察 , 必要时用 5 倍 放大镜观察 母种斜面背面外观 肉眼观察 气味 鼻嗅 5 . 2   微生物学检验 5 . 2 . 1   表 2 中菌丝生长状态用放大倍数不低于 10×40 的光学显微镜对培养物的水封片进行观察 , 每 一检样应观察不少于 50 个视野 。 5 . 2 . 2   细菌检验 : 取少量疑有细菌污染的培养物或菌块 , 按无菌操作接种于 GB / T4789.28 — 2003 中 4.8 规定的营养肉汤培养液中 , 36℃ ~ 38℃ 振荡培养 1d , 观察培养液是否混浊 。 培养液混浊 , 为有细 菌污染 ; 培养液澄清 , 为无细菌污染 。 5 . 2 . 3   霉菌检验 : 取少量疑有霉菌污染的培养物或菌块 , 按无菌操作接种于 PDA 培养基 ( 见 A.1.1 ) 中 , 25℃ ~ 28℃ 培养 3d ~ 4d , 出现白色以外色泽的菌落或非草菇菌丝形态菌落的 , 或有异味者为霉菌 污染物 , 必要时进

.pdf文档 GB-T 23599-2009 草菇菌种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3599-2009 草菇菌种 第 1 页 GB-T 23599-2009 草菇菌种 第 2 页 GB-T 23599-2009 草菇菌种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0:54: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