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71 . 060 . 01 犌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3834 . 5 — 2009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 :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犆犺犲犿犻犮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犿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狊狋犪狀狀狅狌狊狊狌犾犳犪狋犲 — 犘犪狉狋 5 :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犪狉狊犲狀犻犮犮狅狀狋犲狀狋 — 犛犻犾狏犲狉犱犻犲狋犺狔犾犱犻狋犺犻狅犮犪狉犫犪犿犪狋犲狊狆犲犮狋狉狅狆犺狅狋狅犿犲狋狉狔 2009  05  18 发布 2010  0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GB / T23834 — 2009 《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 分为六个部分 : ——— 第 1 部分 : 硫酸亚锡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 第 2 部分 : 盐酸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 第 3 部分 :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硫酸盐总量的测定   重量法 ——— 第 4 部分 : 铅 、 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 5 部分 :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第 6 部分 : 铁含量的测定   邻菲啉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 GB / T23834 的第 5 部分 。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 ( SAC / TC63 / SC1 ) 归口 。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精细化学品集团 有限公司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林文霜 、 叶素娟 、 解惠芳 、 王宙晖 、 刘幽若 、 郭凤鑫 。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 Ⅰ 犌犅 / 犜 23834 . 5 — 2009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 :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亚锡中砷含量的方法原理 、 安全提示 、 一般规定 、 分析步骤 、 结果计算 。 本部分适用于硫酸亚锡中砷含量的测定 。 测定范围 : 0.001% ~ 0.050%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 / T23834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 GB / T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 / T602 — 2002 , ISO63531 : 1982 , NEQ ) GB / T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 GB / T603 — 2002 , ISO63531 : 1982 , NEQ ) GB / T6682 — 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 ISO3696 : 1987 , MOD ) HG / 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 / T3696.3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方法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 , 用氯化亚锡还原砷 , 同时与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新生态氢反应形成砷化氢气体 , 导 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 [ Ag ( DDTC )] 吸收溶液中 , 形成黄色或棕红色银溶胶 , 其颜色深浅与砷含 量成正比 , 符合朗伯  比尔定律 ,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 通过工作曲线获得硫酸亚锡中的砷含量 。 4   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 , 操作时须小心谨慎 ! 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 即用水冲洗 , 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 5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 ,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GB / T6682 — 2008 中规定的三 级水 。 试验中所用杂质标准溶液 、 制剂及制品 ,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 均按 GB / T602 、 GB / T603 或 HG / T3696.2 、 HG / T3696.3 之规定制备 。 6   试剂和材料 6 . 1   无砷锌粒 : 粒径 3.0mm±0.2mm ; 1 犌犅 / 犜 23834 . 5 — 2009 6 . 2   硫酸溶液 : 1+4 ; 6 . 3   酒石酸溶液 : 200g / L ; 6 . 4   碘化钾溶液 : 150g / L ; 6 . 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 ( AgDDTC )  三乙胺  三氯甲烷溶液 : 2.5g / L ; 6 . 6   氯化亚锡盐酸溶液 : 溶解 40g 氯化亚锡 ( SnCl 2 · 2H 2 O ) 于 50mL 盐酸溶液 ( 1+1 ) 后用水稀释至 100mL 。 6 . 7   砷标准溶液 : 1mL 溶液含砷 ( As ) 0.001mg ; 用移液管移取 50.0mL 按 GB / T602 配置或 5.00mL 按 HG / T3696.2 配置的砷标准溶液 ,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 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此溶液一星期内使用 。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砷标准溶液 2.00mL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 加 1mL 盐酸 , 稀释至刻度后摇匀 。 此溶液现用现配 。 6 . 8   乙酸铅脱脂棉 。 7   仪器 、 设备 分光光度计 : 带 1cm 吸收池 。 8   分析步骤 8 . 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 0.5g 试样 , 精确至 0.001g , 置于 50mL 烧杯中 , 加入 5mL 硫酸溶液 , 加热 , 微沸 2min 。 冷却后完全转移至定砷瓶中 , 加入 25mL 酒石酸溶液 , 摇匀 , 加水至 40mL 。 8 . 2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 , 其他操作和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测定试验相同 。 8 . 3   工作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砷标准溶液 : 0.00mL 、 2.00mL 、 4.00mL 、 6.00mL 、 8.00mL 、 10.00mL 分别置于六个 砷发生瓶中 , 各加入硫酸溶液 10mL , 加水稀释至 40mL , 摇匀 。 按 8.4 操作后测其吸光度 , 求出回归方 程 , 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 砷的质量 ( mg ) 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 8 . 4   还原反应与比色测定 于试样溶液和工作曲线溶液中分别加入 2mL 碘化钾溶液 , 摇匀 , 再加入 2mL 氯化亚锡盐酸溶液 , 摇匀 , 静置 15min 。 移取 5.00mLAgDDTC 三乙胺  三氯甲烷溶液置于干燥的吸收瓶中 , 连接好发生吸收装置 ( 密闭 , 导管塞有蓬松的乙酸铅棉花 )( 见图 1 )。 向发生瓶中迅速加入 3g 无砷锌粒 , 反应 45min ( 当室温低于 15℃ 时 , 反应延长至 1h )。 反应中轻摇发生瓶 2 次 , 反应结束后 , 取下吸收瓶 , 用三氯甲烷定容至 5mL , 摇匀 。 立即用 1cm 吸收池进行测定 , 以原吸收液为参比 , 在 520nm 处 , 测定吸光度 。 用试验溶 液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 , 再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中砷的质量 。 2 犌犅 / 犜 23834 . 5 — 2009 单位为毫米    1 ——— 砷化氢发生器 ; 2 ——— 导气管 ; 3 ——— 吸收瓶 ; 4 ——— 乙酸铅棉花 。 图 1   砷化氢发生及吸收装置 9   结果计算 砷含量以砷 ( As ) 的质量分数 狑 计 , 数值以 % 表示 , 按式 ( 1 ) 计算 : 狑 = 犿 1 × 10 - 3 犿 × 100 = 犿 1 10 犿 ………………………………( 1 )    式中 : 犿 1 ——— 由工作曲线查得的被测试样溶液的砷质量的数值 , 单位为毫克 ( mg ); 犿 ———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 , 单位为克 ( g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002% 。 犌犅 / 犜 23834 . 5 — 2009

.pdf文档 GB-T 23834.5-2009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3834.5-2009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 1 页 GB-T 23834.5-2009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 2 页 GB-T 23834.5-2009 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0:59: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